血清澱粉样物质A

血清澱粉样物质A【血清澱粉样物质A】血清澱粉样物质A(serum amyloid A,SAA)是组织澱粉样蛋白A的前体物质,属于急性时相蛋白,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时升高,影响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和聚集 。目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可分为5类,即:①参与抑制蛋白酶作用的APP;②参与血凝和纤溶的APP;③属于补体成分的APP;④参与转运的APP;⑤其他多种APP,包括C反应蛋白(CRP)、纤维连线蛋白、SAA等 。
基本介绍中文名:血清澱粉样物质A
外文名:serum amyloid A
缩写:SAA
结构功能SAA是由同一簇基因编码的一组多形性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合成,肝外也有部分合成 。急性反应期,肝细胞合成的SAA以游离蛋白进入血浆后,迅速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结合,代替ApoA-I成为急性期HDL的主要载脂蛋白 。SAA前端有18个胺基酸的信号肽,成熟的SAA由104个胺基酸组成,其N末端的11个胺基酸是脂质结合部位,敲除或突变会影响SAA与HDL的结合 。实验表明N末端10~15个胺基酸是澱粉样纤维形成区,重组人的SAA第8位胺基酸的定点突变或敲出前11位胺基酸会减少澱粉样纤维的合成 。第29~42位胺基酸包含两个元件,与细胞外基质细胞黏附糖蛋白(层黏连蛋白和纤维结合素)有相似的细胞结合区,人工合成的这些元件的肽段可特异抑制受体介导的人T淋巴细胞黏附至层黏连蛋白和纤维结合素 。SAA经蛋白酶解后形成的N末端76个胺基酸,即组织澱粉样蛋白A,在澱粉样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第77~104位胺基酸是中性粒细胞结合区,有免疫相关的生物学功能 。SAA的表达受细胞因子的调节,文献报导认为IL-1和IL-6可诱导SAA表达,并且两者有协同作用 。目前发现人类SAA超家族包括4个成员,均位于11号染色体llpl5.1,跨度为150Kb 。SAA基因是具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的结构,和其它大多数载脂蛋白的基因一样 。SAA能诱导细胞外基质降解酶,如胶原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的表达,在组织损伤后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体外证实SAA可作为一些免疫细胞,包括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趋化因子 。研究发现SAA拥有载脂蛋白的全部特性,生理状态下,HDL的载脂蛋白主要是ApoA-I,炎症反应时SAA可取替ApoA-I作为HDL,尤其是HDL3的主要载脂蛋白 。SAA进入循环后与HDL形成複合物,SAA-HDL与肝细胞结合的能力降低,而与巨噬细胞的结合位点增加,可以加速循环中HDL的清除 。含SAA的HDL3体积较正常HDL3大,但密度相同 。SAA的降解快于ApoAI,ApoAII,分解途径不同于其它与HDL结合的蛋白 。体外实验发现,SAA可以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抑制免疫反应,认为SAA是T细胞的抑制因子 。SAA可以降低IL-1和TNF-a引起的前列腺素E2产生,从而抑制由前列腺素E2引起的高热 。另有研究表明SAA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有抗凝作用 。也有报导认为SAA与其它载脂蛋白一样,可与中性粒细胞结合,抑制中性粒细胞氧化暴发,在防止炎症过程中组织的氧化损伤起一定作用 。且SAA的这一作用与局部浓度有关,只有低浓度的SAA具有抑制氧化呼吸暴发的作用 。澱粉样变性即细胞外澱粉样物质沉积于血管管壁及组织中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澱粉样变(AL)、继发性澱粉样变(AA)和遗传性澱粉样变等 。其中继发性澱粉样变病变组织处主要是澱粉样蛋白A沉积,而形成组织澱粉样蛋白A的先决条件是循环中持续高水平的S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