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肉食恐龙


十大肉食恐龙

文章插图
十大肉食恐龙【十大肉食恐龙】肉食性恐龙绝大部分都属于兽脚亚目,它们常常被称为食肉恐龙或兽脚类食肉恐龙 。体型最大的十大肉食恐龙有:棘龙、霸王龙、蛮龙、马普龙、鲨齿龙、奥沙拉龙、南方巨兽龙、诸城暴龙、魁纣龙、 西雅茨龙,(按照体型),目前所有食肉恐龙里棘龙的体型最大 。此外,惧龙、吉兰泰龙,高棘龙 索伦龙 等也是体型极大的食肉恐龙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十大肉食恐龙
别称:十大食肉恐龙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蜥形纲
亚纲:双孔亚纲
目:蜥臀目
亚目:兽脚亚目
分布区域:世界各地
埃及棘龙棘龙模式种是埃及棘龙 ,最大个体MSNM v 4047,它的背部有明显的长棘,是由脊椎骨的神经棘延长而成,长度可达2米,长棘之间可能有皮肤连结,形成一个帆状物;然而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长棘是由肌肉覆盖着,形成隆肉或是背脊 。对于这帆状物的功能,如今已有数种看法,包括调节体温、视觉展示物 。棘龙的头颅骨长而低矮,外形类似上龙类,棘龙被认为是以鱼为食,并且有时掠食鲨鱼的顶级掠食者,但偶尔也食小型到中型植食恐龙 。一项针对棘龙科牙齿的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推测棘龙是半水生动物,可在陆地、水域中生存,类似现代棕熊 。根据最近的估计,棘龙是已知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和兽脚亚目恐龙,也很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食肉动物,甚至大于霸王龙、蛮龙 。也是目前发现最强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 。这些推算显示棘龙身长20米,臀高4.25米,体重为4-26吨 。根据研究,棘龙的最大咬合力为4吨,掌击力可达8吨 。
十大肉食恐龙

文章插图
棘龙霸王龙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的一种,模式种雷克斯霸王龙,最大个体化石编号UCMP137538,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 。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着名的食肉恐龙,最大个体化石编号UCMP137538,不过MOR1126也可以与之争锋 它是恐龙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种类之一,体长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4米,最高5.2米 。平均体重8吨,最重14.85吨,头部1.4-1.75米 。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恐龙种类之一 。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以及墨西哥,分布範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加广泛,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也是陆地史上已知的最强的食肉动物 。
十大肉食恐龙

文章插图
蛮龙坦尚尼亚蛮龙,是第3大兽脚亚目恐龙,属于斑龙超科班龙科蛮龙亚科蛮龙属,于2011年在坦尚尼亚发现,化石编号MHNUK R 6758 2012年被归入蛮龙属并建立新种坦尚尼亚蛮龙,比马普龙更大 。化石只有一颗巨大的牙齿,齿冠达到了15.5厘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食肉恐龙和陆地食肉动物的牙齿,刷新了吉尼斯纪录 。根据牙齿推算,其体型达到了惊人的14.2米12.2吨重,超过了鲨齿龙等其他巨型食肉龙,最大个体体重仅次于棘龙、霸王龙 。
十大肉食恐龙

文章插图
蛮龙马普龙马普龙(属名:Mapusaurus)意为“大地蜥蜴”,是种巨型肉食龙下目恐龙,体型仅次于棘龙、霸王龙、蛮龙 。生存于晚白垩纪的阿根廷 。马普龙与它们的近亲南方巨兽龙非常类似,它们的最大身长达到14.5米,体重达到了12吨!马普龙的化石是在1997到2001年期间,由一群阿根廷与加拿大共同组成的团队,在一个包含至少7个不同个体的骨床中所挖掘出来;该地属于Rio Limay群的乌因库尔组(Huincul Formation),地质年代为森诺曼阶,后来重新研究发现是科尼亚克阶 。在2006年,罗多尔夫·科里亚(Rodolfo Coria)与菲力·柯尔(Phil Currie)推测这个骨床可能是许多尸体堆积而成,是某种掠食者陷阱,也许能提供马普龙行为的线索 。已知的其他兽脚类骨床包括:犹他州克利夫兰劳埃德採石场的异特龙骨床、亚伯达省的阿贝力龙骨床、以及蒙大拿州的惧龙骨床 。马普龙可能群居生活,能打倒阿根廷龙那样的大猎物,是最货真价实的史上第一大杀手军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