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 三 )


林纾

文章插图
林纾和他翻译的《茶花女遗事》翻译特色林译小说的译笔有其独自的特色和成功处 。如所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 颇能保有原文的情调 , 人物也能传原着之神 。《孝女耐儿传》中 , 写胖妇劝主妇之母为主妇出气以重罚其夫一段 , 不仅原作情调未改 , 有时连最难表达的幽默也能表达出来 。他的译笔一般轻快明爽 。翻译速度林纾译书的速度是他引以自豪的 。口述者未毕其词 , 而纾已书在纸 , 能一时许译就千言 , 不窜一字 。他是古文家 , 喜欢用古文义法来讲他译的小说 。他讚美狄更斯"扫蕩名士美人之局 , 专为下等社会写照" , 善于"刻画市井卑污龌龊之事" , 善叙"家常平淡之事"(《孝女耐儿传自序》) , 而用《史记·外戚传》写窦长君的话作比 , 认为《史记》中此等笔墨亦不多见 。又说《红楼梦》虽亦"善于体物 , 终竟雅多俗寡" 。通过用《史记》、《红楼梦》作比 , 赏识狄更斯的笔墨 , 为中国读者打开了眼界 。他在《不如归序》里 , 称德富健次郎"夹叙甲午战事甚详 。余译既 , 若不胜有冤抑之情 , 必欲附此一伸" 。又说:"纾年已老 , 报国无日 , 故日为叫旦之鸡 , 冀吾同胞警醒 。"这说明他翻译小说 , 不光要把外国小说艺术技巧介绍到中国来 , 更要把他的爱国热诚 , 通过翻译感动读者 , 加上他凭着自己的文学素养 , 用来补有些原作的不足 , 使他的译作竟胜过有些原作 。他藉助他人口译来翻译的小说 , 其中的成功译作至今还具有生命力 。翻译不足林纾的翻译亦被认为有不足之处 。钱钟书在收录于《七缀集》中的《林纾的翻译》一文中评论道:“林纾近30年的翻译生涯 , 以1913年译完《离恨天》为界 , 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林译十之七八都很醒目 , 后期译笔逐渐退步 , 色彩枯暗 , 劲头鬆懈 , 使读者厌倦 。”其他作品林纾除翻译小说外 , 文有《畏庐文集》、《续集》、《三集》 , 诗有《畏庐诗存》、《闽中新乐府》 , 自着小说有《京华碧血录》、《巾帼阳秋》、《冤海灵光》、《金陵秋》等 , 笔记有《畏庐漫录》、《畏庐笔记》、《畏庐琐记》、《技击余闻》等 , 传奇有《蜀鹃啼》、《合浦珠》、《天妃庙》等 。还有古文研究着作《韩柳文研究法》、《春觉斋论文》以及《左孟庄骚精华录》、《左传撷华》等 。人物评价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 , 认为中国要富强 , 必须学习西方 。中年而后 , “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 , 提要钩元而会其通 , 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 。他不懂外语 , 不能读原着 , 只靠“玩索译本 , 默印心中” , 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 。后来他与朋友王寿昌、魏易、王庆骥、王庆通等人合作 , 翻译外国小说 , 曾笔述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 。一生着译甚丰 , 翻译小说达二百余种 , 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 , 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 。曾朴认为 , 林纾没有认识到白话文为大势所趋 , 坚持使用古文体翻译外国小说 , 是他翻译生涯最大的缺陷 。这是中肯的评价 。倘若林纾能在翻译创作盛期用白话文翻译小说 , 将会有更多中文基础薄弱的民众读到外国文学 。林纾乐善好施 , 在他译作畅销海内的那几年 , 月收入近万 , 他大部分都用来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上学 。他自己不会外文 , 却资助了许多学生到国外深造 。晚年 , 林纾的古文体受到新文学运动的冲击 , 终于丢了北大的教席 , 从此经济情况大不如前 。那些曾受到他接济的学生 , 此时都学成回国 , 在社会上崭露头角 。他们聚在一起 , 商量了一个既能帮助恩师度过窘境又不使恩师难堪的计策:他们捐款成立了一个基金会 , 名义上是为了支持林纾的翻译工作 , 实际上款项都由林纾自行使用 , 常常用于他私人的日常开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