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症


佝偻症

文章插图
佝偻症【佝偻症】佝偻病(Rickets),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 。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 。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併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
基本介绍西医学名:佝偻病
其他名称:缺钙
主要病因:维生素D缺乏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
多发群体:新生儿,孕妇
传染性:无传染性
是否进入医保:否
检查血清骨硷性磷酸酶是目前检查和诊断佝偻病的常用指标,具有灵敏特异简便快速的优点,目前已经代替了传统的“佝偻病三项”(血钙,血磷和血硷性磷酸酶),成为早期诊断佝偻 小儿佝偻病病主要辅助检查 。虽然,骨硷性磷酸酶没有血清25-(OH)D3和1,25-(OH)2 D3灵敏和特异,但基本可以满足临床诊断佝偻病的要求,目前很多医院都开展了该项检查(省妇幼保健院就有开展这项检查),价格不是很昂贵,30~400元左右 。幼儿期(1~3岁) 1. 宝宝要多晒太阳和户外活动,这一点作为第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也最经济、最有效 。2. 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1岁~1岁半,每天一粒鱼肝油,《方案》的建议每天400~800IU(相当于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 。1岁半以后,如果经常晒不到太阳,也要经常补充鱼肝油,可以每周3~5粒鱼肝油 。3. 要每天补充适量的钙剂 。4. 多喝奶 。(每天500~600毫升) 如何科学专业的诊断宝宝是否患有佝偻病? 这一点也是很对家长感兴趣的东西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诊断佝偻病不能单凭某一方面,一定要综合分析 这就包括是否有缺钙的易感因素、是否有缺钙表现、是否有骨骼的变形、还要结合生化检查的结果 。一. 预防胎儿期孕妇和胎儿对维生素D、钙、磷的需要日益增加,孕妇应该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食用营养丰富的物质,患有低钙血症及骨软化症者应该积极治疗 。对孕妇缺少日光照射者、食慾低下者、体弱多病者或妊娠后期在冬季者,应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预防先天性佝偻病 。于妊娠中、晚期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800IU,或者每月5~10万IU,一次或分次口服;或者只投一次,15~20万IU,同时口服钙剂 。婴儿期既然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对小儿发育有很大影响,而该病又源于各种因素所致的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的一系列病变,所以佝偻病可以预防 。人体皮肤中有7一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变成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也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所以佝偻病的预防就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即日光浴、补充维生素D 。婴儿应儘早接触阳光,只要户外气温在18度以上,风不太大时就抱婴儿到户外晒太阳,但要避免眼睛直晒,春、夏、秋、冬都应坚持户外活动,每次时间可由短时间逐步延长到20~30分钟 。不要久居室内 。另外母乳中维生素的含量约4~6IU/dl,与牛乳中的含量相差不大,所以不管母乳餵养还是人工餵养都应在小儿出生后1个月左右开始给予维生素D预防,400Iu/日(即每日400国际单位) 。早产儿应提早2周给予维生素D,量也需在前3个月加倍即每日800国际单位 。3个月后改为每日400国际单位,一般在2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不易发生佝偻病,也无须再补充维生素D进行预防 。幼儿期小儿1岁后可採用“夏季晒太阳,冬季服维生素D”的预防方法 。一般在冬季投给20~30万IU一次,其他时间应多晒太阳,增加营养 。在高发地区可间隔2~3个月再投给维生素D20~30万IU一次 。其他时间应多晒太阳,增加营养 。儿童期5岁以后至青春期儿童可出现晚发性佝偻病,对于经常易疲劳、乏力、两腿酸软、腿痛、关节痛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应进一步检查并给予防治 。维生素D预防方法、剂量与幼儿期相同 。在套用维生素D预防时,母乳餵养小儿可不加钙剂,但对6个月后断母乳的婴儿、人工餵养、食慾低下、生长过快、青春期儿童或有急慢性疾病者可补充适当钙剂 。并发疾病本病主要是引起婴儿抬头、坐、站、行走都较晚 。关节鬆弛而有过伸现象,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贫血等症状 。在一些比较严重的佝偻病的患儿中,还会出现其他的骨骼变形,如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肋串珠、手镯和脚镯等 。佝偻病临床分期与分度1961年在黑龙江召开的全国儿科学术会议制订了佝偻病的诊断标準,以后在1977年和1980年两次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会议作了修订 。为便于开展防治工作,现再修订如下 。临床分度佝偻病的主要病理是骨样组织增生、骨基质钙化不良等骨骼变化 。依据骨骼改变体徵的程度可分为: 1、轻度:可见颅骨软化、囟门增大、轻度的方颅、串珠、肋软骨沟等改变 。2、中度:可见典型的串珠、手镯、肋软骨沟、轻度或中度的鸡胸、漏斗胸、O或X型腿,也可有囱门晚闭、出牙迟缓等明显的改变 。3、重度:可见明显的肋软骨沟、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型、O或X型腿、病理性骨折等严重改变 。临床分期本病的发生髮展是一个连续过程 。依据年龄、病史、症状、体徵、X线及血生化等项综合资料可分为活动期(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 。无条件作X线及血生化检查者,可只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初期:多自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 。早期常有非特异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 。枕秃也较常见 。同时可有轻度的骨骼改变体徵 。X线片可无异常或见临时钙化带模糊变薄、乾骺端稍增宽 。血生化改变轻微,血钙、血磷正常或稍低,硷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2、激期:常见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 。有明显的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症状 。同时可有中度的骨骺改变体徵 。X线片可见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乾骺端增宽,边缘不整呈云絮状,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加宽 。血钙、血磷均降低,硷性磷酸酶增高 。3、恢复期:活动期经晒太阳或维生素D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徵逐渐减轻、恢复 。X线片可见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加厚 。血钙、血磷、硷性磷酸酶恢复正常 。4、后遗症:多见于3岁以后的小儿 。经治疗或自然恢复,症状消失,骨骼改变不再进展 。X线及血生化检查正常,仅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治癒标準:症状已消失1-3个月,体徵减轻或恢复正常,观察3-6个月无变化 。轻、中度者一般不留后遗症 。重度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X线及血生化检查正常,或仅表现有临时钙化带增宽、密度加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