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八景


犍为八景

文章插图
犍为八景【犍为八景】龙池春涨;金粟秋芳;云亭晓烟;沉犀秋月;圣泉玉漱;孝渡流芳;凤岭梧荫;清溪渔唱合称犍为八景 。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年) , 在原南安县境南设定沉犀郡 , 立武阳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 , 废沉犀郡 , 改武阳县为犍为县 。设县已有1400余年历史 。经过一千年的积澱 , 至迟在清初 , 文人雅士推选出犍为八景 。并流传到今 。
基本介绍中文名:犍为八景
地区:四川犍为
时代:清代
着名人物:扬子云、李白、邵伯温、杨升庵
八景由来清嘉庆十九年《犍为县誌》记载:“八景:龙池春涨—县城西南隅;金粟秋芳—县北五十里;云亭晓烟—县南二十五里 , 即扬子云遗址;沉犀秋月—县东(疑似误作应为“县西”)十五里;圣泉玉漱—县西一里;孝渡流芳—县西南二十里有孝女叔先雄祠;凤岭梧荫—县北三里 , 原名凤集梧冈;清溪渔唱—县西十五里 。按:八景名目 , 历载县誌 , 今仍照旧 , 附录于后 , 以存古蹟云 。”根据此 , 不难看出 , 犍为八景 , 系历来有之 , 至少在嘉庆十九年(1814年)之前 , 县誌便有记载 。随着时代的变迁 , 行政区的调整 , 犍为八景已经所剩无几 , 其中龙池春晓、圣泉玉漱、清溪渔唱都已不复存在 。龙池春涨“龙池春涨”是“犍为八景”之首 。
犍为八景

文章插图
70年代犍为龙池曾经的“龙池春涨”是美不胜收的——龙池居于县城中心 。岷江河水经北门沿池壕沟灌入 , 在西门附近过水闸入池 。龙池呈哑铃形 , 北端有一宽阔的方塘 , 南端有一横池 。横池南方有水闸 。池水经闸外水渠曲曲弯弯穿桐子林出南门 , 融入城外黄旗坝牛陂凼 。像纵贯半壁城池的一条水龙 , 龙池之名大约由此而来 。《犍为县誌》说:池名因杨升庵(杨慎)与安磐等游犍为时 , 有“泉头自古生龙角 , 池上于今有凤毛”之联而命名 。龙池北端方塘内巍然屹立一组古建筑群 , 是乾隆时重建的龙池书院和蕊珠宫 , 四面环水 。蕊珠宫是传说中读书人得道成仙居住的地方 , 赭墙花窗 , 楼台亭榭 , 古香古色 , 东西各有一桥连线池坎 。书院前有一大平台 , 旁立赭红雅古横匾一方 , 刻“龙池春涨”四个大字 , 是嘉庆年间犍为知县王梦庚所题 。台前一汪碧水 , 水波不兴 , 清澈见底 , 游鱼可数 , 景色动人 。夏秋时节 , 天高云淡 , 每逢晨昏日出日落 , 在书院门前平台左侧向东看:岷江东岸文峰山上九层高的文峰塔尖 , 倒映池中 , 但抬头仰望又不见塔 , 确是天造地设的一道奇观 , 故有“玉笔点丹池”之说 。有清代举人秦拱北诗《玉笔点丹池》为证:隔江古塔毛锥如 , 挥毫欲向空中书 。峰峦远映何处觅 , 倒影惊走龙池鱼 。这些美丽景致已经不复存在 。但是 , 但是 , 人们仍可从古人的诗词歌赋中觅得它们曾经的倩影 。沉入梦中 , 清人李元模《龙池春涨》中清新的诗句便会随风飘来 , 轻声向人们描绘着两百多年前的龙池美景:一槛横开百亩池 , 春来渥泽自天施 。凌空远塔浮青影 , 夹岸垂柳蘸碧丝 。得意渊鱼飞跃处 , 会心风雨到来时 。龙文浩蕩波千迭 , 好在伊人自领之 。把目光放逐于“龙池春涨”的抒情岁月中 , 习遍平平仄仄里的奼紫嫣红 , 在柔风细雨的涤荡中 , 又怎能躲得开清人张芑《龙池春涨》里的桃红点点 , 流歌一曲:桃花密密柳阴疏 , 万斛银涛走碧渠 。自是春波能润物 , 敢云膏雨解随车 。洋洋直活西江鲋 , 浩浩应腾北海鱼 。我欲临流歌一曲 , 苍茫烟水意何如 。1970年代 , 这方胜景也只有“龙池” , 不见“春涨”了 。池壕沟已经成为街道 , 岷江水早就不能流进城来 , 龙池中只剩死水微澜 。1990年代 , 龙池被填 , 改造而来的是龙池广场 。如今 , 龙池“月上三五夕 , 更看点珠奇 。一池一珠点 , 珠圆水沦漪 。五池连五珠 , 累累如贯丝”(秦拱北《龙角池》)的景致已是往日黄花 , 就连龙池也被今人夷为平地 , 成了游人如织的“龙池广场”了 。所幸 , 广场的名字中还保留有“龙池”二字 。不然 , 子孙后代绝不会知晓曾经“池水半消沙岸白 , 江楼三面柳丝黄”(清·钱淌《龙池闲眺》)的龙池究竟身在何处了 。圣泉漱玉“圣泉漱玉”指翠屏山麓邵子祠(安乐窝)旁的一眼山泉 。其泉清纯如玉 , 冬暖夏凉 , 甘甜可口 , 呼为圣泉 , 堪称“沧浪之水” 。《孟子》曾以沧浪之水的清澈喻为官清白廉洁 。而“圣泉漱玉”成为“犍为八景”之一 , 还与邵伯温及安乐窝有极大关联 。邵伯温 , 宋代洛阳人 , 着名理学家邵雍之子 。邵雍临终嘱咐伯温 , 举家迁蜀以避时乱 。邵伯温一家入蜀后 , 先居犍为子云山 , 后筑庐于犍为翠屏山麓 , 沿用洛阳住宅旧名 , 取名安乐窝 。犍为安乐窝三面环山 , 松涛阵阵 , 修竹蓊郁 , 是绝佳的风水宝地 。宅旁一道清泉漱洗山石 , 泠泠而下 , 出山谷流向县城 。邵伯温之所以在此筑宅建屋 , 自然源于这里宜人的环境和这一眼清澈的泉水 。邵伯温后来终老犍为 , 葬于红花沖 , 被尊称为邵夫子 。为了纪念他 , 明嘉靖年间在安乐窝修建邵公祠 , 清乾隆年间重修 , 改建邵子祠 。所以 , “圣泉漱玉”之景 , 实际上包括了漱玉泉、安乐窝和邵公祠 。为官一方的嘉定知州张芑当然要写诗称讚其治下的犍为“圣泉漱玉” , 轻吟沧浪之曲 , 以表心迹 。泠泠漱玉泉 , 入手清可掬 。常怀廉让名 , 一唱沧浪曲 。——清·张芑《圣泉漱玉》张芑的四句诗把“圣泉漱玉”的胜景描摹得有声有韵 , 文字深处蕴含着无限喜爱之情 。每次吟之 , 便觉耳旁泠泠作响如翠玉轻击 , 心中丝丝凉意袅袅升起 , 唇齿间缕缕甘甜回味无穷 。似乎 , 每一个毛孔都通透起来 , 整个人也神清气爽 。不管岁月如何地起伏迷离 , 诗人们对美的眷顾始终显得那幺情深意重 , 同时又情不自禁地要藉助于文字的抒写来寄託自己不老的灵魂 , 换得活鲜鲜的文字绽放成经久不衰的芬芳 。乾隆年间犍为知县宋锦赋诗《邵子祠落成同人宴集》 , 歌吟邵子祠:簿书碌碌愧才疏 , 此日登临兴有余 。竹里泉声添雨后 , 林间鸟语噪晴初 。翠屏自古烟霞地 , 安乐当年高士庐 。胜迹久埋萧寺里 , 而今始得荐芹菹 。后来邵氏后裔邵墩来犍为寻先人蹤迹 , 游翠屏山 , 观安乐窝 , 睹邵子祠 , 饮漱玉泉 , 不禁唏嘘 , 慨然赋《游犍为翠屏山志感》 , 云:圣泉沁心脾 , 岚翠粘衣屦 。名区得名人 , 岩谷乃成趣 。溯昔有宋时 , 先世曾此住 。窝乃安乐名 , 疑有鬼神护 。乾隆年间犍为另一知县杨礼行也有诗云:“绕座山开屏叆叇 , 一湾泉漱玉珑玲 。莓苔字蚀残碑绿 , 榆柳烟迷远树青” 。从中 , 是否可以窥见安乐窝的宜人风光和漱玉泉的玲珑剔透呢?(杨礼行《清明偕同人游安乐窝》)邵墩于乾隆51年写下《安乐窝赋》 , 算是为“圣泉漱玉”一景添上了最华丽的篇章 , 既表达了他对先人的景仰之情 , 也再现了安乐窝的美丽风光:“……山不在高 , 屏环以翠 。围岗峦之层叠 , 面面玲珑;俯雉堞之嵯峨 , 重重密緻 。盻绿荫兮清圆 , 挹红泉兮涨赋 。藉此浮家泛宅 , 万象皆涵;由兹立壁持门 , 纤尘不至 。……翠屏之山环周遭兮 , 翠屏之水静波涛兮 , 仰上寓公风流人兮 , 祠堂有记水长山高兮 。”“圣泉漱玉”胜景虽然风光不再 , 但犍为人心中永远藏有一个安乐窝 。安乐窝虽然现已是县医院所在 , 但犍为人还是习惯叫它安乐窝 。每天晚饭后 , 城里的老老小小都要去翠屏山上汲水回家 , 烧水泡茶 , 煮饭洗菜 。泉水还是那道泉水 , 永远清澈甘凛 , 一如厚重的文化底蕴 , 滋养着犍为人民 。沉犀秋月《犍为县誌》记载:沉犀山峭临江岸 , 延绵十余里 , 其下有龙泉三湾 , 所谓上有赤壁数丈 , 下有沅水千尺 。山下有犀牛沱 , 栏江突兀 , 诸水汇流 , 潭深莫测 , 折左而出清溪 。每当皓魄当空 , 波心印月 , 不减西湖三潭之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