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猎人


最后的猎人

文章插图
最后的猎人【最后的猎人】《最后的猎人》(Le dernier trappeur/The Last Trapper)是由导演尼可拉斯·凡尼尔执导,诺曼等人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2004年12月15日上映 。
影片讲述了加拿大北部地区最后一位猎人的故事 。
基本介绍导演:尼古拉·瓦尼埃
编剧:尼古拉·瓦尼埃
主演:May Loo Alex Van Bibber
出品公司:JMH Distribution
发行公司:JMH Distribution
中文名:最后的猎人
外文名:Le dernier trappeur/The Last Trapper
出品时间:2010年
製片地区:法国 / 加拿大 / 瑞士 / 德国 / 义大利
拍摄地点:加拿大
类型:纪录
片长:94分钟
上映时间:2004年12月15日
对白语言:英语 / 法语
色彩:彩色
imdb编码:tt0395514
主要奖项:2009年 第2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地球贡献奖
线上播放平台:爱奇艺
剧情简介早年定义的「猎人」,比方说美国西部英雄大卫克罗、作家杰克伦敦等人,如今已不复存在 。然而,现在还剩下一个最后的坚守猎人精神者,依旧生活在大自然中,坚守古老的猎人哲学 。这名最后的猎人名叫诺曼,50岁,与伴侣涅芭斯卡生活在一起 。製片团队跟随诺曼、涅芭斯卡和他们的狗,在远北地区待了一整年,带领观众跟随一个真实人物的脚步,深入了解他每天所面临的挑战与事件,还有以他的狗儿们为主角的精彩冒险 。《最后的猎人》完全融入一个独特绝美的环境,是一趟开创之旅,颂讚一种与动物及大自然完美结合的生活方式 。诺曼已经设陷阱诱捕动物许多年,并不需要社会所能提供给他的东西 。他和自己养的狗吃猎捕来的动物或鱼,他的雪橇、球拍、小屋、独木舟,全都是自己用森林砍伐来的木头製作而成 。皮革是伴侣涅芭斯卡用古老的方法为他鞣製,就像古代的塞坎尼印第安人那样,从动物的脑中抽取鞣酸,之后再以烟燻毛皮 。猎捕山猫、河狸、貂、狼、狼獾,则为他们提供其它所需 。每年春季来临,他都会前往白马镇或道森镇贩卖毛皮,并添购一些生活所需:菸丝、弹药、需要更换的陷阱、麵粉、火柴、蜡烛,以及无线电用的电池…… 。多年前,他因为诱捕动物赚了不少钱,于是他添购一部雪地脚踏车,不过他很快便放弃了:雪地脚踏车太吵、太昂贵,寒冷的天气也无法发动 。后来有一天,他差点因为它而丧命:一场大风雪中,它在一片荒芜的高原上故障 。他徒步穿越风雪,往有树木的地方走去,否则将面临冻死的命运 。他一直没有回去找那部雪地脚踏车,而是回去找他的哈士奇猎犬们,它们不会故障并且忠心不语,就是这些让诺曼捨不得离开 。诺曼与涅芭斯卡明白,大地如果失去了动物、植物、河流、风,甚至颜色,就一无所有 。诺曼追蹤一头动物时,会长时间观察它,理解它对周遭环境的认知:亦即印第安人所谓野生动物的「周围世界」 。涅芭斯卡说,「大多数人无法理解这一点,好比白人并不会循着各种动物的认知来分析空间 。他们只会应付一种环境,人类的环境 。」了解这一点,感受这种特殊的大地气息,也就能了解为何诺曼是拒绝现代生活,并成为最后一位诱捕猎人,现代的生活对他而言犹如蒙住眼睛滑下山坡 。诺曼是一种哲学家,坚定地相信与大自然共享及交流的观念,对位居食物链顶端的奇怪动物——人类的平衡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幕后製作一幅壮丽画面背后的故事文:Nicolas Vanier 尼可拉斯凡尼尔我们置身于荒郊野外,一个没有人知道是何处的地方 。漫天覆盖着冰雪,只看得见被风吹成各种形状的冻的雕塑……如此壮丽的景观,只有在此地才看得见 。几只狼、狐狸、北极熊、与一群猎犬出现在这片白色世界里 。这块如世界尽头的辽阔土地,就是这部影片的取景地 。但是,从来没有一部35厘米电影,曾经在摄氏35度以下低温进行拍摄工作,更别提还得将几吨重的器材、粮食、各种装备、以及二十多人的拍摄小组移师到这样冰天雪地的地方 。因此在开拍之初,我们曾遭遇重重困难:一场大风雪横扫高原,使能见度只有两公尺,一个不注意,同组工作人员便一个接着一个脱队,消失在雪地里 。我们想要呼叫同伴,但风极大,淹没了我们的叫声 。最后我们决定半途折回,以免再丢失其它伙伴 。结冻的睫毛挡住我们的视线,不过反正除了一片白色,我们什幺也看不见 。最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伙伴,并在一个伊努因人(Inuit)的小木屋重聚 。讽刺的是,其中一个伙伴、伊努因人(Inuit)Oscar Hiram,来年竟在同一个地方被风雪夺走了生命 。来年,我们这批工作小组重回此地,预计拍摄原先没有成功的画面,但当地已下了一个多月的大风雪,从无间断,要在这恶劣天候下进行拍摄工作是不可能的 。但当飞机将各项器材与装备送至当地,风雪竟然停止了,但气温陡降,低至摄氏零下五十几度 。而通常在这样的低温下,摄影机是无法运作的,但奇蹟似地,它居然动了!于是,我们终究完成了这幅阳光自白色大地升起、诺曼与猎犬同行的永恆经典画面 。製作这部影片是生命中一个极大的梦想 。北方极地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种气氛、光线、宁静…. 。初次与Norman和Alex见面时,他们很沉默,与他们在一起仿佛时间是不存在的 。在极地里,最壮观的景色就是北极光 。工作小组当中没有一个人会忘记,那一晚当极光在星星之间舞蹈、而狼群们在一旁嗥叫的景象 。在开拍前,数个月的準备工作是必要的 。我们找到了一个冰柜,将温度调至零下摄氏55度,好让摄影机、镜头、底片等能适应摄氏20度到零下55度的极端天候!对Nicolas来说,“寒冷”就像是一个人,我们在此地经历了两个冬季,并试着驯服“他” 。在极地,任何事都变得辛苦且耗费体力,而 “他”却一直以光线、风雪与我们玩游戏 。我们克服了在零下52度进行拍摄的困难 。在这样的时刻,我可以说,我的确热爱这部影片的製作…… 。这不是剧情片,也不是纪录片 。《最后的猎人》想要带领观众跟着一个真实人物的脚步,见证他在生命中某些时刻或几次冒险中,求生或重生的经验 。製片小组跟着诺曼与其纳汉尼印第安人伴侣,踏上设陷阱诱捕动物的旅程,拍摄他们打造小屋、钓鱼、诱捕动物……的过程 。他们将与主角共同生活 。这些「实地拍摄」的影像,将构成整部影片的结构;它们将是影片特质与力量的来源 。诺曼与妮丝嘉将邀请我们到一个偏远的世界,那里风雪的强劲难以言喻,冰覆盖在人的脸上会使人无法言语……那是一种与原始环境融为一体、一趟最纯粹的旅程,一种结合神圣与欢腾的思维 。製片小组将诺曼在荒野的一整年生活与众人分享,试图捕捉生命的时时刻刻,而诺曼所扮演的就是他最拿手的角色:他自己 。在这些镜头之外,其它场景将会再重新组合 。鑒于影片的需要,我们将重现诺曼生活中最艰困的一些情境 。下面的说明是为了描述其中的部份场景,以及我们将如何将它们编排在一起 。它们将被作为影片骨架、重要的线索,同时也是影片的结构,而其它部份则会自然地串连起来 。这也是经年拍摄的本片将要呈现的 。驾雪橇在寒天中长途跋涉的背后,划独木舟在激流中奔流而下的背后,在雄伟的峡谷中遭灰熊与野狼攻击……诺曼接受本片构想的原因是:揭露并留下他走过的足迹,它们会比他经常留在雪地中的足迹更为长久 。主创团队演员表角色演员备注诺曼温德诺曼·温特----——梅卢----——Alex Van Bibber----——Ken Bolton----——Denny Denison----——Robert Lafleur---- 职员表导演尼古拉斯·凡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