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无明

二种无明二种无明 , 教义名数 。对“无明”的一种分类 。(1)“相应无明”与“独行无明” 。《瑜伽师地论》卷五八等说 , “无明总有二种”:一、“烦恼相应无明” , 谓“无明”体现在贪等根本烦恼中 , 由于与此烦恼相应 , 为此烦恼所有 , 故曰:“非无愚痴而起诸惑 , 是故贪等余惑相应所有无明 , 名烦恼相应无明 。”略称“相应无明” 。二、“独行无明” , 指不与其他烦恼相应 , 唯单独作为一种具有障覆谛理功能的“心所性”的存在:“若无贪等诸烦恼缠 , 但于苦等诸谛境中 , 由不如理作意力故 , 钝慧士夫补特伽罗诸不如实简释 , 覆障、缠裹、闇昧等心所性 , 名独行无明 。”此“独行无明”又名“独头无明”、“不共无明” 。“不共” , 泛指不与“他”相共 , 即独特、自有等 。又据《成唯识论》卷五等引契经说:“不共无明微细恆行 , 覆蔽真实” , “障圣慧眼” , 是故“异生类恆处长夜 , 无明所盲 , 惛醉缠心 , 曾无醒觉” 。即此作为第七“末那”识的性能 。但此“不共” , 亦可分为二种:“恆行不共” , 所谓“余识所无” , 即唯第七识末那具有的“无明” 。“独行不共” , 所谓“此识非有” , 即不在第七识而是第六识所有之无明 。(2)“俱生无明”与“分别无明” 。《广五蕴论》等所说:“无明者” , “谓于业、果、谛、宝无智为性 , 此有二种:一者俱生 , 二者分别 。”所谓“俱生” , 指与生俱有的先天性无明 , “谓禽兽等”;“分别” , 指后天与诸多错误观念有关的种种虚妄分别的无明 , “谓诸见相应 , 与虚妄决定、疑烦恼所依为业” 。此论又说一种“不俱生无明” , “谓贪相应等” , 相当上述之“相应无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