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田家

折桂令·田家【折桂令·田家】这首小令歌咏元代的夏日田家生活 。首三句将描写重心放在两个天真淳朴又贪玩的乡下小孩身上,他们刚从河里上来,为了捞虾,两腿满是青泥 。“沙三”和“伴哥”是元代农家常用来呼唤孩子的俗名,“嗏”是非常口语化的语末助词 。四至六句描写村庄里的老人家在杨柳树荫下闲坐乘凉,当孩子来时,愉快地撞开西瓜,享受夏日清凉;在不远处摆放碌碡和其他农具的空地上,是一位衣着邋遢看得流口水的小二哥 。“碌轴”即“碌碡”,是晒场上辗物的石滚子;此处的“琵琶”指形似琵琶的农具 。末四句以景作结,看着开花的荞麦,发芽的绿豆,生机盎然,快乐的庄稼汉,只有夏日辛勤后的入目美景和未来丰收的希望,没有是非烦恼 。曲中有人有景,捕捉农村忙里偷闲的闲适生活片段,歌咏摆脱人世是非纷扰的淳朴愉悦 。此曲是一首非常具有口语特色和元曲蒜酪风味的本色作品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折桂令·田家
创作年代:元代
文学体裁:散曲·小令
作者:卢挚
宫调:双调
曲牌:折桂令
基本信息名称:【双调】折桂令·田家年代:元代作者:卢挚体裁:散曲·小令宫调:双调曲牌:折桂令作品原文【双调】折桂令田家沙三伴哥来嗏⑴,两腿青泥,只为捞虾 。太公庄上⑵,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⑶,碌轴上渰着个琵琶⑷ 。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译文:作品注释⑴沙三伴哥:元曲多用作村农名字 。嗏:语尾助词 。⑵太公:複姓 。⑶涎刺塔:垂涎馋嘴的样子 。⑷碌轴:又作“碌碡”,石滚碾 。可碾豆、麦之类的农具 。作者简介卢挚(约1243-1315后)元代文学家 。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先祖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后世居河南 。元世祖即位后较早起用的汉族文人之一,曾供职宫廷,为世祖侍从,后累官至翰林承旨 。他在元初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作家,人称其文与姚燧比肩,诗与刘因齐名;而散曲作品成就更高,代表了元代前期杨果、刘秉忠等一批达官文人的创作成就 。《全元散曲》收其小令一百二十首,其数量之多,在前期散曲作家中仅次于马致远 。今有李修生《卢疏斋集辑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