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比克内尔·杜鲁门


大卫·比克内尔·杜鲁门

文章插图
大卫·比克内尔·杜鲁门【大卫·比克内尔·杜鲁门】大卫·比克内尔·杜鲁门(David Bicknell Truman,1913.6.1-2003.8.28)是20世纪的一位美国学者、政治科学家 。同时,他也是曼荷莲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第15任院长 。
基本介绍中文名:大卫·比克内尔·杜鲁门
外文名:David Bicknell Truman
国籍:美国
出生地:埃文斯顿
出生日期:1913.6.1
逝世日期:2003.8.28
职业:学者,政治科学家
毕业院校:艾姆赫斯特学院
主要成就:曼荷莲学院第15任院长,政治多元化理论
代表作品:《行政分权》(1940),《政治过程》(1951),《国会政党》 (1959)
人物生平杜鲁门于1913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埃文斯顿(Evanston, Illinois),并在这里成长 。他于1935年在艾姆赫斯特学院取得学士学位(B.A.),并于芝加哥大学取得政治学博士学位 。2003年,杜鲁门去世于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享年90岁 。学术贡献杜鲁门是一位杰出的政治科学家,并以关于政治多元化的研究贡献而闻名,发展了阿瑟·本特利提出的集团理论学说 。杜鲁门是20世纪美国研究利益集团政治的最为着名的学者 。他认为关于政治生活的研究,仅从制度规範的层面进行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政治权力通常受到利益集团等组织的巨大影响,利益集团是美国民主过程中基本的和积极的成分,因而将集团视为观察世界和社会的基本出发点 。在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经验性研究基础上,他将美国政治和政府描绘为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作用和讨价还价的结果 。教职与行政职务在1951年加入哥伦比亚大学之前,杜鲁门先后在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威廉士学院任教 。在哥大期间,除了教授政治学,他还担任过一些行政职务,包括公法和政府部部长( 1959 - 1961年)、哥伦比亚学院院长( 1962 - 1967年)以及副校长和教务长( 1967 - 1969年) 。1969年,杜鲁门在经历了一年动荡的学生运动后离职 。在主导运动的哥大学生接管大学的过程中,杜鲁门常被称作是一名留有对学生团体尊重的大学管理者 。杜鲁门于1969年成为曼荷莲学院的第十五任院长,直至1978年 。杜鲁门在1971年监督了保留曼荷莲作为女子学院的决定 。1978年杜鲁门从曼荷莲学院离职后,在罗素·塞奇基金会担任了一年时间的主席 。主要着作《行政分权》(Administrative Decentralization)(1940);《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1951);《国会政党》(The Congressional Party) (1959) 。人物评价曼荷莲学院发布的讣告中评价杜鲁门说,“在哥伦比亚和曼荷莲,杜鲁门参与了处理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的重大学生骚乱 。在这两所大学,他都面临着学生的抗争,涉及种族和越南战争等棘手问题 。儘管在越南时代,这些挑战在大学校园里很普遍,但作为一个热情和关心他人的领袖,杜鲁门留下了影响深远的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