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散热器


液冷散热器

文章插图
液冷散热器水冷散热器一般指本词条
【液冷散热器】水冷散热系统利用泵使散热管中的冷却液循环并进行散热 。在散热器上的吸热部分(在液冷系统中称之为吸热盒)用于从电脑CPU、北桥、显示卡上吸收热量 。吸热部分吸收的热量通过在机身背面设计的散热器排到主机外面 。
基本介绍中文名:液冷散热器
外文名:Liquid cooling radiator
用途:散热
仪器:电脑cpu、北桥、显示卡等
原理:冷却液循环
优势:静音、散热快
简介当今个人计算机散热领域中,风冷散热器虽然基本脱离了高噪音暴力散热的怪圈,但却普遍朝着大体积,多热管,还有超重量的方向发展,这对用户在散热器的实际使用和安装方面带来了很大不便,同时也对电脑配件的承重承压能力带来很大的考验 。鑒于上述后风冷时代所出现的困境,液冷散热器渐渐的被广大电脑用户所接受 。作为一种成熟的散热技术,液冷散热方式一直以来都被广泛套用于工业途径,如汽车,飞机引擎的散热 。将液冷散热技术套用于计算机领域其实并非是因为风冷散热已经发展到了尽头,而是由于液体的散热速度远远大于空气,因此液冷散热器往往具备不错的散热效果,同时在噪音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由于在散热效率和静音等方面有着的种种优势,在计算机风冷散热流行不久后,液冷散热也随之出现 。令人可喜的是,时至今日,计算机领域的液冷散热正在普及开来,这种状况归根结于液冷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了很大的进步 。
液冷散热器

文章插图
功能原理一套典型的水冷散热系统必须具有以下部件:水冷块、循环液、水泵、管道和水箱或换热器 。水冷块是一个内部留有水道的金属块,由铜或铝製成,与CPU接触并将吸收CPU的热量 。循环液由水泵的作用在循环的管路中流动,如果液体是水,就是我们俗称的水冷系统 。吸收了CPU热量的液体就会从CPU上的水冷块中流走,而新的低温的循环液将继续吸收CPU的热量 。水管连线水泵、水冷块和水箱,其作用是让循环液在一个密闭的通道中循环流动而不外漏,让液冷散热系统正常工作 。水箱用来存储循环液,换热器就是一个类似散热片的装置,循环液将热量传递给具有大表面积的散热片,散热片上的风扇则将流入空气的热量带走 。
液冷散热器

文章插图
水冷散热与风冷散热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水冷利用循环液将CPU的热量从水冷块中搬运到换热器上再散发出去,代替了风冷散热的均质金属或者热管,其中的换热器部分又几乎是风冷散热器的翻版 。水冷散热系统最大的特点有两个:均衡CPU的热量和低噪声工作 。由于水的比热容超大,因此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而保持温度不会明显的变化,水冷系统中CPU的温度能够得到好的控制,突发的操作都不会引起CPU内部温度瞬间大幅度的变化,由于换热器的表面积很大,所以只需要低转速的风扇对其进行散热就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因此水冷大多搭配转速较低的风扇,此外,水泵的工作噪声一般也不会很明显,这样整体的散热系统与风冷系统相比就非常的安静了 。水冷这种昂贵而複杂的散热方式对于PC来说是最强的可操作型散热器(液氮等製冷方式无法付诸于实际使用),具有探索精神的超频玩家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它创造超频极限纪录,产品本身也从早期的自製型转变到由专业厂商设计定型批量生产,并且进入零售渠道销售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设计製造经验的逐渐积累,目前我们已经能购买到相当便宜的名牌水冷散热器,它们的身价已经不再会是想当初那样甚至超过用户CPU和主机板价格总和,并且除了价格方面的诱惑力之外,最新的水冷散热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也有长足的进步,种种原因促成了如今水冷散热器能够进入普通DIY玩家机箱内的态势 。优势超静音液冷散热系统利用泵使散热管中的冷却液循环并进行散热 。在散热器上的吸热部分(在东远液冷系统中称之为吸热盒)用于从电脑CPU、北桥、显示卡上吸收热量 。吸热部分吸收的热量通过在机身背面设计的散热器排到主机外面 。也就是说液冷最大的优点在于不提高机身内部的温度即可把热量传导给散热器,而不是利用液体来冷却电脑配件 。只要能提高散热器向空气中排放散热管所传导的热量的冷却性能,就能够通过降低冷却散热器的风扇转速或者採用无扇设计来实现静音设计 。散热快液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就是液体的热容量大,温升慢,有利于计算机在出现突发事件时确保不会瞬间烧毁CPU 。从开机后,温度缓慢上升,而风冷的温度是很快上升到一个稳定值,而在CPU有大型运算等突发事件时,尖峰可能会瞬间突破CPU的温度上限 。而液冷则可以将这个尖峰很好的过滤掉,保证CPU的安全 。实际套用随着液冷散热系统的批量生产,液冷散热套装的价格也到了平民可接受的範围 。发烧级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按需组装液冷设备,当然一般玩家还是推荐使用风冷套装 。很多液冷厂家都提供了详细的安装教程 。液冷技术即将套用于智慧型手机设备中,苹果、三星和 HTC 将考虑在未来的设备中採用这种技术,採用液冷技术的样机最早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