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古县城


泾县古县城

文章插图
泾县古县城【泾县古县城】泾县,秦代置县,县城三次迁建,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县城迁移至今县城所在地,至民国间均为县治衙署所在地,现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泾县古县城
地理位置: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气候类型:副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
所属地区:安徽省宣城市
历史历史上,古县城建城 240年后始建城门,又相隔近50年,因战争需要始建城墙 。古城门二次大建,二次小建,四次更名;古城墙多次毁坏,四次大建,历任官员多次修缮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令蒙古族巴邻部人、伯颜(1237~1295年)为主将进军江南攻灭南宋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军占领泾县 。伯颜任命泾县白塔里(今琴溪)人施正大为县尹(注:元改县令为县尹),协助蒙古人达鲁花赤(注:官名,蒙古语,意为“镇守者”)发黑治理泾县 。时泾县县城位于泾溪东岸地势低洼的留村,常遭水患 。施正大便将县城迁至敬天坊(即今县城原址)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北直隶静海(今天津)人,进士、知县郑气始建城门三座,东门名“延河”、西门名“通津”、北门名“宾阳”,为今县城雏型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督抚中丞(注:地方军政长官、巡抚)姚江巡察城防至宁国府泾县,发现泾县境内晋、唐时期战争中用以防守的堡垒尚存,但泾县县城没有城墙,非常气愤,责令抓紧修建城墙 。不到一年,50多名日本倭寇从徽州奔袭泾县,由于无城墙可防守,官员、老百姓都跑到山里躲起来,倭寇进城肆意抢劫走后,大家都认为有修建城墙的必要,但苦于无钱,迟迟没有动工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秋,姚江再次巡防到宁国府城,听说泾县还没有动工修建城墙,甚怒,拟免除宁国府和泾县官员 。宁国府知府罗汝芳“锐身为图,力排哗议 。请于两台,协谋允臧”,上奏免除了建城不力的黄冈人、知县萧濂的职务,乞求任命宛平人、进士陈廷芝为泾县知县,负责修建城墙 。陈廷芝修建的城墙,高1丈9尺、厚8尺、周长932丈、1865步,城垛1696个 。城门四座,知府罗汝芳题额:东门曰“迎晖”,意为“和气充积”;南门曰“保泰”,意为“万祀承平”;西门曰“文明”,意为“休声赫奕”;北门曰“拱辰”、意为“仰祝神京” 。另筑小东门1座,南北水关各1座 。东、南、北三面沿城墙外挖有护城河,亦称城壕,深约3.3米、宽约15米,西面利用青弋江天然水道 。城壕自南门城左墙梅园里(泾县中学大门口)起,经东门城至北门城,左绕出凤凰桥(原酒厂附近)入青弋江,用石堤护墙角,内外俱以方石筑火道各1丈有余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春,刚刚建成的城墙部分被洪水沖毁,知府罗汝芳巡防至此,下令重新维修 。知县陈廷芝调离,贵溪人、刘崇礼任知县 。刘崇礼下令用长宽八尺的巨石加固墙基,历时4个月竣工,前后费白银4万多两 。修复后的城墙,城楼上垛墙星罗棋布、石障林立,甚为壮观 。万曆二十四(1596)年,江西浮梁人、进士、知县陈大绶自西门至北水关重筑石堤十余丈,改“文明门”为“水西门” 。崇祯四年(1631),湖广嘉鱼人、进士尹民兴任泾县知县 。期间,盗贼蜂聚、奸宄枭孽,泾县城池毁损严重 。七年(1634),知县尹民兴用石块重砌城墙5450丈,外涂油灰,并改“拱辰”门为“拱极”门,在四个城门上建造了望楼,历时7个月 。西城门相对薄弱,第二年又在西城门外建有月城,在东门、北门将原护城河加宽加深、用石垒砌,上建横桥,在城墙上建炮台40座,台基用大石块砌成,上与城垛平行,横木上加盖土壤,既可以左右旋沖,又能登高?望远处 。顺治十六年(1659年),由于西城墙濒临青弋江,受洪水沖毁严重,韩城人、解元、知县刘鸿磐在西门外筑护城墙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钱塘人、知县蒋云翼令人将护城墙拆除 。自此,顺治二十五年(1686年)至雍正八年(1730)年的44年间,南门西角城墙先后6次被洪水沖塌,3次倒塌城垛十多处,北城西角被遭洪水沖塌城垛十余垛,县城两次被洪水淹没 。乾隆九年(1744年),县城又一次被洪水淹没,南门内城正南倒塌三丈有余,小东门倒塌六丈有余,城内城外东北角全部倒塌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大兴人、进士知县李元标奉文请帑(tǎng)大修城垣 。一月开工、九月工程竣工,重修后的城墙周长1035丈,垛口2027个;水城高1丈九尺,长174丈6尺;旱城高1丈1尺,长65丈1尺;新建石坡长34丈,高1丈7尺,护堤159丈5尺;修复损坏的护城堤55丈2尺;建城门楼四座,营房6间,工时、材料费用合计银元35042两,其中,动用府库资金24068两,民间捐助10074两 。嘉庆五年(1800年),河水再次沖损西南城二处,共数十丈,护堤48丈有余 。林州人、举人、知县杨荣先发动老百姓捐款,修复南水关城墙18丈5尺,护堤2处,计47丈5尺 。北水关城墙15丈 。工程尚未完工,劳累致死 。抗日战争期间,县城屡遭日军空袭,为便于疏散人口防空,民国28年(1940)夏秋,沿北门口经东门至南门口城墙及东门城楼均予拆除,仅保留西、南、北3座城楼 。新中国成立后,分别于1952年和1956年拆除西、南、北3城门,拆除城墙1900米 。现环城南路即南门至东门城墙旧址,环城东路为东门城至北门口城墙旧址,由北门至酒厂路是北城墙部分旧址 。沿青弋江河岸石砌城墙基脚(即城西沿河城墙)及护堤,仍保留原貌 。旧城的城门均为双扇木製铁皮门 。门板厚14.5公分,铁皮厚0.5公分,用大头铁钉铆合,钉帽为半球形体, 直径约0.3公分 。铁钉间距约6.6公分,门边镶有0.5公分厚的铁箍2道,门拱高、宽各8米 。城门洞拱形纵深10米多,中有长条石板路心,两边孵石嵌镶 。拱门外墙上方嵌有镌刻门名的门额 。城区街道清末至民国时期,城内街道呈“T”字形 。从西门向东至东城门(城关粮站),向南至南城门口;向北至北城门口,3条街道各长约500—600米,宽不足4米,街心铺花岗岩长条石,旁嵌卵石 。巷道主要有牌山巷、九甲苍、王家巷、道士湖巷、左家巷、花井苍、西达仓巷、赏溪巷、方家巷、他巷、文昌巷、观前巷、华家巷、姚家巷、上坊口巷等,街道主要有通南街和通横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