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

文章插图
绿色农业【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指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 , 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保证农产品的绿色无污染的农业发展类型 。绿色农业涉及生态物质循环、农业生物学技术、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轮耕技术等多个方面 , 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概念 。
基本介绍中文名:绿色农业
外文名:Green Agriculture
前提: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多样化特点
目的:使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涉及学科:农学、生态学
提出来源: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实践
简介绿色农业概念的提出源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约二十年长足发展的丰富实践 。事实证明 , 绿色食品的思想理念、管理方式和标準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适合现代农业发展新形势的 。绿色农业是指一切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形态与模式 。绿色农业在其循序高级化过程中会逐步採用高新绿色农业技术 , 形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产业高级化的关键是规模、市场和技术 , 目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 , 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 满足新世纪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 。绿色农业的发展是成熟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模式向农业的全面推广和示範 , 是一种“精英平民化”的发展模式 。绿色农业涵盖一个“大农业”整体由低级逐步向高级演进的漫长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随着社会和居民消费偏好的逐步升级 , 农业科学技术与管理手段的进步 , 绿色等级认证的规範化和标準化在整个农业产业链条的实施 , 初级绿色农业模式渐进演变为高级绿色农业模式 。当前 , 绿色农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应该是绿色等级认证制度和产业标準化的构建及相应制度环境的构建与完善 。内涵(1)绿色农业及其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地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新鲜的空气、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 , 使人类能够世代繁衍生息 。但是 , 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使资源遭到了浪费与破坏 , 环境受到了污染 , 这种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伤害 , 按反馈规律最终都回报给行动主体的人类本身 , 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综合徵、“文明病”及各种怪病在折磨着人们 。于是 , 出于本能和对科学的认识 , 人们开始越来越关心自身健康 , 注重食品安全 ,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特别是对来自没有被污染、没有公害环境的农产品备加青睐 。在这样的背景下 , 绿色农业及绿色农业产品以其固有的优势被广大消费者认同和接受 , 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必然产物 。(2)绿色农业是受到保护的农业绿色农业既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环保产业 , 同时也是需要支援、加以保护的弱质产业 。绿色农业儘管没有立法 , 但是作为绿色农业的特殊产品——绿色农业产品是在质量标準全程控制下进行生产的 。绿色农业产品认证除要求产地环境、生产资料投入品的正确和合理使用外 , 还对产品内在质量、执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都有极其严格的质量要求标準 , 可以说从土地到餐桌 , 从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加工、管理、储运、包装、销售的全过程都是靠监控来实现的 。因此 , 较之其他农产品 , 绿色农业及其产品更具有生态性、优质性和安全性 , 也是我国政府在努力追求的食物发展目标 。(3)绿色农业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的农业模式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型的小农业 , 其优势是节约能源、节约资源、节约资金、精耕细作、人畜结合、施有机肥、不造成环境污染 , 但也存在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种植单一、抗灾能力弱、劳动生产率低等弊端 。绿色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 , 以高产、稳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 , 不仅增加了劳力、农肥、畜力、机械、设备等农用生产资料的投入 , 还增加了科学技术、智力、信息、人才等软投入 , 使绿色农业发展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徵 。(4)绿色农业是多元结合的综合性大农业绿色农业融第一、二、三产业为一体 , 以农、林、牧、渔业为主体 , 农工商、产加销、贸工农、运建服等产业链为外延 , 大搞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 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与农民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水平 , 体现了多种生态工程元件複式组合 。(5)绿色农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从1996年到2000年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曾多次组织专家到绿色产业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 。多数项目地区水质、土壤、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 绿色食品原料资源丰富 。但由于缺少科学规划、市场信息不灵、科技素质低下 , 一些贫困地区只能出售绿色食品原料 , 产品深加工不足 , 附加值没有得到有效体现 , 效益不高 。实施绿色食品开发之后 , 贫困地区发挥了受工农业污染程度轻、环境相对洁净的资源优势 , 原料转化为产品 , 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拉动了贫困地区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振兴 。这一点对我国边远山区、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特徵开放兼容性绿色农业既充分利用人类文明进步特别是科技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 依靠科技进步、物质投人等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 , 又重视农产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 以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 体现了开放兼容的特点 。持续安全性持续安全即在合理使用工业投入品的前提下 , 注意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自然流动和循环转移 , 把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 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 并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 做到可持续发展 。全面高效性全面高效即绿色农业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有机统一 。绿色农业既注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 注重保障人类食物安全 , 也注重发展农业经济 , 特别关注推动开发中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规範标準化规範标準即绿色农业鲜明地提出农业生产要实行标準化全程控制与管理 , 而且特彆强调绿色农业发展的终端产品一绿色农业产品的标準化 , 通过绿色农业产品的标準化来提高产品的形象和价格 , 规範市场秩序 , 实现“优质优价” , 并提高绿色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示範区概况我国幅员辽阔 , 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差异较大 , 根据区域的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组合大致相同 , 区域气候的成因基本相似 , 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方面有一定共同性 , 对自然环境和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也基本一致的原则将全国划分为7个自然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内蒙古、西北、青藏 。(1)东北地区是温带冷湿性的森林、森林草原大景观 。国家商品粮大基地 , 土地利用为一年一熟制 , 克服低温冷害 , 保护森林和草原是长期应着重注意的课题 。(2)华北地区是暖温带半湿润半乾旱夏绿林、森林草原景观 。为两年三熟 。春旱 , 水土流失及土壤次生盐渍化 , 农业环境污染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3)华中地区是湿热的亚热带、常绿林景观 , 北部混有落叶阔叶林 。华中西部地形複杂 , 自然界的垂直分带显着 , 不少地区由于旱季明显 , 日照偏短、气温略低、水热状况组合的特徵同本区东部有不少差异 。提高複种指数 , 改良土壤 , 发展林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工程) 。(4)华南地区包括具有热带性的地区 , 即把南亚热带划人华南地区 。从气候土壤、植被以及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条件看 , 南亚热带与热带有较大的相似性 , 而以现南岭山地及其以北的地区差异较大 。儘管有冬季强冷空气南下时所受到影响 , 但仍不失为我国发展热带作物的地区 。南亚热带的北界基本上是我国热带作物的北限 。将南岭南麓以南地区划在一起 , 使华南地区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地区 。在大农业生产中 , 属于国家安全物质的天然胶林生产殊为重要 。(5)内蒙古地区是温带乾草原景观 。东部农业比重较西部重 , 发展畜牧业优于西部 。东、西二部均存在以改良草原为主要课题的科研工作 , 西部荒漠草原改良工作量较大 。(6)西北地区为暖温带乾旱荒漠景观 。山麓地带绿洲是农业生产重点区域 。植被修复 , “草、灌、乔”结合 , 集雨节水工程是本区域最重要措施 。(7)青藏高原以独特的高寒景观出现在我国西南部 , 深入揭示青藏高原自然条件 , 自然资源条件 , 自然资源潜力 , 进行农产品、畜产品数量和质量评价 , 提出合理利用开发的途径 , 还有待长期做基础工作 。现今 , 地质学者们对青藏高原北界划界存有不同看法 。所以 , 绿色农业示範区 , 只布局在西宁周边的河流谷地 , 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头这样一个特殊的区域 , 农业环境保护重于资源开发利用 。建议中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一是在一个模式中採取多物种与主物种相结合的方式 , 形成物种的合理竞争 , 充分利用单位空间的各种能源;二是在空间分配上做到物种的搭配形式、密度、空间的适度套用 , 并进而提高时间的利用长度;三是在生产结构上按照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进行 , 通过延长或完善食物链 , 增加营养级 , 以提高模式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效率 。如果能做到由一熟变两熟 , 变农闲为农忙 , 庭院种植、养殖和加工的一体化则可有利解决农村剩余闲散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四是技术方面发挥各种技术措施的科学组合 , 形成机械技术和食物技术相结合 , 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结合的农业系统 , 实现长远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宜林则林 , 宜牧则牧 , 宜水则水 , 宜观光旅游则发展旅游的高效农业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