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毅征

徐毅征【徐毅征】徐毅征,江苏邦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第二名获得者,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十大上榜富豪第二名 。
基本介绍中文名:徐毅征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江苏邦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
基本信息徐毅征 :姓名:徐毅征性别:男财富(万元):10000创办企业:江苏邦宁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区:江苏,南京主营业务:网际网路服务个人简介江苏邦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计算机软体研发为主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自身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团队,主要进行域名注册、虚拟主机、企业信箱、伺服器的託管、租用、网站建设等项目,竭诚为各个领域(个人用户、跨国公司、企业及公共机构)的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公司目前面向日本、欧美等地区企业承接软体外包业务 。公司成立以来成功完成了多个国际大中型套用系统软体的委託开发项目,与国际着名的银行、证券公司、通信运营商等大型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係,得到了客户一致、广泛的认同 。创业排行2009年6月24日,国内知名网站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网游新锐浙江渡口网路的金津以拥有高达10亿元的财富,高居“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榜首,成“80后”创业首富 。榜单显示,上榜者财富合计近26亿,近半创业富豪身价过千万;“80后”成我国自主创富生力军,“主动型创业”占据主导,IT技术催生“80后财富新贵”;创业富豪中“白手起家”者占九成,“富二代”创富能力突出 。名次:2创业历程一台电脑起家如果说把“偶然”比作一个人成功的机遇,那幺“必然”就是其成功必不可少的知识的积累 。因为,自古以来,机遇偏爱那些有準备的人 。回忆自己的经历,徐毅征提的最多的两个字是“偶然”,“其实我根本没有想着去自己创业,当时走上这条道路全是因为自己的兴趣 。”正是由于兴趣,才成就了他的今天,因为在别人看来,徐毅征就是那种善于捕捉机遇,善于积累的人 。出身贫困的徐毅征自小就明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才能在今后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当时正是网际网路时代兴起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网路 。也许是“一见如故”,他对网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他开始学习计算机知识 。因此,学校的图书馆的计算机书就成了他获取知识的途径 。“为了学习计算机知识,我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当时只要是看见有关计算机的书甚至是字条,我都会拿起来仔细地看看 。但我并没有放弃其他功课的学习 。”对知识的渴求促使他不断地学习,他的计算机理论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程度 。“之所以说是理论,是因为当时没有条件去实践 。”高中毕业之后,他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顺理成章他选择的是计算机专业 。进入大学之后,他得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于是在学校的图书馆与机房的两点一线之间就多了徐毅征的身影 。因为他迫切需要的是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并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论知识 。“为了避免学校作息时间而给自己实践带来的麻烦,我决定通过打工为自己买一台电脑 。”学习加上假期的辛苦劳作,在大二上学期,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拥有了自己的一台电脑 。而就是这台电脑成为了他事业的起点,当然这是后话 。同样是为了方便自己的学习,他搬到了寝室好友租来的房子 。这里他既能上网,又不受时间限制 。这里也就成了他的工作室,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第一笔业务 。“这得益于我利用一些免费的空间做的一个主页 。一个东北的企业通过我的主页找到了我,要求我按照他们的要求设计一个企业网站,为了锻鍊自己,我价格没谈就答应了 。”一个通宵的设计製作,徐毅征将整个网站的交给了那位老闆 。“也许是自己诚恳打动了那位老闆,我顺理成章赚取了‘第一桶金’——400元 。这是我接触网路以来第一次赚钱 。”徐毅征的眼里流露出高兴的神情,似乎回到了那个时候 。而徐毅征深邃的目光却让采访人员感到他对商业机会的敏锐 。而就是这第一桶金,他发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 。从此徐毅征一发不可收拾 。利用论坛以及其他免费的空间,徐毅征做起了属于自己的广告 。而正是这些广告的宣传加上他低廉的价格,一家家企业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这其中不乏南京熊猫集团、湖州电力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 。而他也由此拥有了30万的资产,当时的他只是一个大三学生,时间也只是2001年 。放手一博跟企业的一些企业的发展模式一样,徐毅征在初期的成功之后,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通过不断的发展来实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这就是商人敢于冒险的本性 。无论是年龄还是时间来说,徐毅征拥有的都是一笔不少的财产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陷入深深的苦恼当中 。“由于对当时没有想到会有这幺大的需求,所以是租用一个代理空间的服务商 。客户资源多之后,伺服器的稳定性和维护上就出现了问题 。这让我很苦恼 。”“我决定放手一搏,不成功则成仁 。”借着服务过的客户,以及自己的优势,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南京创网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服务的品牌是中国数据网,地点就在南京的中山电子城 。以公司的名义,徐毅征摆脱了三级空间代理利润的压制,直接租用了南京电信的伺服器,他从此也拥有了自己的公司网站,公司的员工也由初期的几个人变成了20多人 。“回想起当时的决定,现在还有点后怕 。但是如果不变,还是象以前一样小打小闹,是很难有大的发展的 。”徐毅征严肃地说,“注册自己的公司,我们的成本大大上升,而当时又是网际网路的逐步衰落的时期,如果这一步走不好,我只有回到过去了 。”徐毅征严肃的表情让采访人员感到的是他对前景的胜算 。背水一战,徐毅征迎来的是企业的快速发展 。直接租用南京电信的伺服器,徐毅征摆脱了中间代理的利润分摊;虽然租用的成本上升,但是这样更加有利于他对公司业务的控制能力 。“拥有自己的伺服器,我不但摆脱了控制,而且公司服务的稳定性以及业务增长的空间更大了,我们由此能给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在网路行业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迁址不断提升了公司形象,也增加了公司对外的谈判实力,这是原来所租的小房子是不能比的 。”良好的企业形象、更加优质的服务,徐毅征无疑给公司的发展增加了两大助推器,徐毅征也顺势将公司的服务扩展到域名注册、虚拟主机、伺服器租用和託管、网站推广和网站建设等各个领域 。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降低成本的一大举措 。此外,徐毅征更是高瞻远瞩 。在成立公司后的第一天,他更是将自己剩下的二十几万用于投放网路广告 。一方面宣传企业形象,另一方面为自己的业务提升作推动 。公司由此进入发展的两性循环,公司传播,服务质量的提高,加上口碑效应,徐毅征的公司焕发了第二春 。徐毅征,而这年(2002年)他才刚刚大学毕业 。不断创新,与客户沟通当其他同学还在为找工作而发愁的时候,徐毅征已经为自己公司的发展而思考了 。毕业之后,徐毅征又开始了自己的冒险之旅 。之所以说冒险,是因为网际网路行业正在经受着一次大的洗礼 。正当徐毅征準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网际网路大潮开始衰落,网际网路出现了寒冬 。正当其他公司因为行业状况而削减公司成本的时候,徐毅征做出了一个其他员工难以想像的决定——将公司地址再次搬迁 。搬迁后的办公这一次搬迁所带来的是公司成本的大幅度上升 。“搬迁之后公司的成本确实是上升的 。因为他逆势将公司的规模扩展到50多人,而且办公地点所花费的成本更大 。”徐毅征反其道而行之,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行业” 。正所谓大乱之后必大治,徐毅征也许看中的就是这一点 。“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企业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得企业在行业衰退之时实现更大的发展 。”于是,徐毅征加强了公司的内功修炼 。一方面,他加强公司服务质量建设,不断发展新客户 。他利用公司的网站实行免费空间的试用来吸引用户进行注册 。利用注册信息将一些企业的资料蒐集起来整理成资料库,然后通过资料库上的资料对这些潜在的客户联繫进行分析,并派专人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按照他们的需求推出个性化的服务 。“不断与客户实行一对一的沟通,不仅使得公司能更加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市场的动态,更重要的是在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减少了传播的噪声干扰 。”另一方面,与老客户实现双赢 。业界上有言,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一个老客户成本的5倍 。徐毅征深谙其中道理,不断维持与老客户的关係 。对此,徐毅征表示,“商场上最重要的是与客户实现双赢,因此在业务上不断发展代理 。当一些老客户在公司的消费金额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就可以成为中国数据的相应级别的代理 。代理我们的域名和虚拟主机在内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可以根据代理级别享受相应的折扣 。”就这样,徐毅徵用长远的眼光和独特的策略征服了公司的员工 。当竞争对手还在对徐毅征的反常举动不屑一顾的时候,中国数据已经摆脱了行业衰退的阴影,成为该行业在华东地区的第一品牌 。转战上海当一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难以突破的时候,很多企业选择的是坐守原有的市场,而要真正去实现市场的突破,需要的就是魄力 。徐毅征就是如此 。当摆脱行业衰退,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徐毅征也顺理成章拥有了上千万资产 。但是徐毅征并没有满足现在所得,他要做的是将中国数据打造成为中国网路综合服务的第一品牌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2004年11月,徐毅征成立了上海分公司,并与上海电信建立了合作关係,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上海 。此外,徐毅征将中国数据南京公司的地址又一次迁到了谷阳世纪大厦,而此时的他,不再是仅仅的租用,而是完全拥有整个15楼 。虽然,徐毅征偶尔也会站在自己的办公室,对着窗外很有成就地感受一下南京的生活气息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大,相反,为了给客户更好的服务,他仍然保持创业时期的作风;为了保持公司的凝聚力,他与员工在公司是上下级关係,在公司之外是朋友关係;为了发展他的事业,他仍然经常与员工一起通宵达旦地工作;因为在他的眼里,他一直处于创业时期,只不过现在的状况与以前相比起点高了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