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传统建筑 贡井人民公园


四川省传统建筑 贡井人民公园

文章插图
贡井人民公园(四川省传统建筑)【四川省传统建筑 贡井人民公园】张家花园(四川省传统建筑)一般指本词条
贡井人民公园前身是“张伯卿公馆”,民间俗称“张家花园”,张伯卿公馆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解放前张伯卿的私人会馆,位于四川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境内,地处太平山南麓金鱼河侧的青槓林 。20年代末,张相中此地后,依仗权势,强购杨姓地皮,耗白银4万两,于1923年动工修建,历时3年,建成贡井最早的“洋房”和独有的花园 。张伯卿公馆,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国内极其罕见的中西合璧近代建筑 。
基本介绍中文名:贡井区人民公园
外文名:Gongjing District People's Park
原名:张家花园或张伯卿公馆
建造年代:1923年动工
地理位置: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
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
总投资:4万两白银
地理位置贡井人民公园位于自贡市贡井筱溪境内,地处太平山南麓金鱼河侧的青槓林 。贡井区人民公园花园介绍张家花园是自贡民间俗称,实际上应为“张伯卿公馆” 。张伯卿公馆始建于民国十二年,即1923年,是按当时重庆德国领事馆的建筑式样,仿罗马建筑设计建造的 。公馆的主楼俗称罗马楼 。罗马楼及其花园内的亭、台、楼、阁、湖、榭、花径,构成了一座既恢宏大气,又紧凑美观的园林式建筑群 。在贡井区文物管理所的登记中,该建筑群仅仅为一处普通的文物点 。2009年5月11日,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複合教授,到张家花园考察后震惊地表示,该建筑并非罗马楼,而是设计师的独创,在全国不是惟一,也是罕有,“张伯卿公馆设计师运用娴熟的东西方各种建筑基因,而成就了他‘独创性’的建筑艺术丰碑——中西合璧之经典杰作 。
四川省传统建筑 贡井人民公园

文章插图
内部格局“张园”主楼建筑,由四川边防军自流井提款处处长德阳名士黄秋帆设计,按当时德国领事馆式样仿罗马式楼房建造的,有大小房屋14间,三合土地面,室内家具均以名贵木材製作,客厅内摆有太平天国天王府中的遗物,紫檀镂空宝玉交椅8座,楼房面积1148米 。楼房建筑工艺十分考究,墙壁及望板为石灰粉刷,望板及墙壁饰有花、草、鱼、果等泥塑小品,内侧走廊以园柱承办,柱面以水泥、白灰=糯米浆调製的沙浆涂抹,再嵌以卵石抹平,由着名工匠杨锡三製作 。楼房布局典雅,装饰华丽,青瓦屋面,横开木窗採光通气 。门前为石砌月台,前面有人工挖筑的140平方米的池塘,池中建有砖木结构的船形亭阁,取名望湖(今为桂影湖),施工所用河沙、卵石均从百里之遥的内江运来,整个花园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
四川省传统建筑 贡井人民公园

文章插图
为了配合文化自贡、幸福自贡建设,贡井区“三园建设”蓬勃开展,其中将继续打造张家花园,结合张家花园南大门段棚户区改造,修建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昔日的张家花园将以更加美丽的身姿,展现出动人的魅力 。罗马楼张伯卿公馆的主楼俗称“罗马楼”,罗马楼及其花园内的亭、台、楼、阁、湖、榭、花径,构成了一座既恢宏大气,又紧凑美观的园林式建筑群,因此成为川南地区近代建筑中现存的最具有西洋特徵的一处宅院建筑 。据史料考证,张伯卿公馆主楼建筑面积达1148米,有房间14间,室内家俱门窗均以名贵木材製作 。由于“罗马楼”的历史距今已经快近百年,部分建筑已成为危楼 。大量的屋面漏雨严重、楼体建筑糟朽严重、墙体局部坍塌倾斜等,部分建筑几度面临坍塌危险,许多经典之处,游人也只能在外面观赏 。关于张家花园的修缮保护工作,自贡市和贡井区都一直在不断努力争取 。在其被列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自贡正积极利用国保资金开展维修工作 。相关部门完成了涵盖遗存构成、价值评估、现状评估、保护管理综合评估、利用规划、管理规划、研究规划、投资估算等内容详实的《张伯卿公馆保护规划》和《张伯卿公馆维修保护设计方案》上报国家文物局 。日前,上报的修缮方案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正式批覆,787万元专项资金也已经到位 。目前,各部门正有序推进属地财政评审、招标投标、进场準备等前期工作,预计年底将启动全面修缮 。按照方案要求,修缮工程应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儘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建筑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在维修过程中以现有传统做法为主要修复手法,修缮将儘可能完整保存建筑原貌 。于2016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修缮工作,历时8个月,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伯卿公馆的本体修缮工作已于8月中旬基本完毕,23日通过初验 。下一步,施工单位将按照初验时专家们提出的建议意见再做整改,之后按相关程式上报省文物厅,申请工程项目正式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