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头山


狮头山

文章插图
狮头山【狮头山】狮头山是台湾旅游景点 。狮头山位于苗栗三湾乡、南庄乡与新竹峨眉乡交界处,主峰标高492公尺,蹲踞在狮头山块的西南,山峦耸翠,佳景天成,因为外形酷似狮头而得名 。民国90年交通部观光局将狮头山、梨山、八卦山规划为“参山国家风景区” 。
基本介绍中文名:狮头山
地理位置:苗栗县和新竹县交界处
海拔高度:493米
特色景点:望月亭,狮头岩等
简介狮头山位于苗栗县和新竹县交界处,海拔493米 。从远处了望这一带起伏山岭,活像一只醒狮昂首踞地,山上的树木竹林高低参差,覆盖群山,恰似猛狮身上的捲毛 。山间多天然岩洞,光绪年间,和尚道士纷纷来此“风水”宝地利用岩洞建筑寺庙,如今山上寺庙罗列,大小佛寺十八座,晨钟暮鼓,成为人们朝圣的去处 。由开善寺和劝化堂之间的道德门,可经一又长又陡的石阶到达全山最高点望月亭 。坐于亭中,便是坐在苗栗、新竹两县的交界线上,无论四季、月夜均可观赏到别具韵味的“狮头”胜景 。从望月亭转入西南不径,可游遍“狮身”诸岩寺 。幽静的万佛庵,泉水潺潺的金刚寺,具有客家建筑风格的灵霞洞,仿大陆设四大天王堂的海会庵,以及规模宏大的天成岩洞--梵音寺(水帘洞),都是游人必到之地 。狮头山佛寺建筑讲究,各庙映于青山绿树间,若隐若现,佛光山色,相互辉映,给狮头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狮头山

文章插图
狮头山从苗栗镇南望而却步乡入山,山门附近有一大岩石,高约13米,像一头坐狮蹲在那里,昂头挺胸,两爪前踞,守卫着山口,故名为“狮头岩” 。自狮头岩上山,一路有“饶益院”(尼庵)、超升灵塔、观音瀑布、清境桥等,迂迴到狮头诸寺的大山门--紫阳门 。过了紫阳门,有互相毗邻的三座着名大庙:辅天宫、开善寺和劝化堂 。辅天宫建于1915年,寺内供奉地藏王菩萨和管地狱的诸神,壁上悬挂“十八层地狱”图,阴森恐怖 。开善寺大殿内有一约3米高的金身三宝大佛,正中又供奉一座释迦牟尼佛,高1米,纯玉雕成,润泽精美,据说是20年代从缅甸仰光运来的 。寺内藏月日本刻本《三藏经》全套,是极为珍贵的文物 。劝化堂是这里最大的寺庙,凭山而筑,大殿纳于山腹,共有三层 。最突出的是金碧辉煌的“玉清宫”,其中殿供奉关公;左为大成殿,祀奉孔子;右为雷音殿,祀奉观音菩萨 。据说劝化堂辖下三寺,玉清宫象徵天堂,开善寺像征佛国,辅天宫象徵地狱,三位一体,组成狮头山最主要的观光区 。命名由来狮头山,位于台北盆地西南,由于山形像只蹲踞的狮子,所以才被称作狮头山 。台湾旅游景点狮头山位于苗栗三湾乡、南庄乡与新竹峨眉乡交界处,主峰标高492公尺,蹲踞在狮头山块的西南,山峦耸翠,佳景天成,因为外形酷似狮头而得名 。民国90年交通部观光局将狮头山、梨山、八卦山规划为“参山国家风景区” 。历史渊源狮头山附近有磺窟城,由移民屯垦,筑城是为了与原住民对抗 。狮头山上则曾经是抗日义军詹番等人的基地,在抗日时期,日军曾多次攻打,当日军攻打时,义军就往原住民大豹、加九岸等社撤退 。根据庙史所载,日人领台之前,就有桃园大科崁人邱普捷来到南庄,见狮头山为灵秀之地,遂于山间岩洞隐居清修,创立了狮严洞开元寺,为狮头山最古老的寺院 。劝化堂创建之初,即计画建筑天堂、地府、西方三大圣剎,在代表天堂的劝化堂落成之后,奉地藏王菩萨的辅天宫、尊西方三圣的开善寺也相继建立,为狮头山的佛教根基奠下规模 。狮头山殿宇纷起,海会庵、灵霞洞、金刚寺、舍利洞等陆续开创,庙宇多依天然洞穴而凿,信奉的神明也从佛菩萨发展到道教神尊、儒教圣人,甚至拜大树公的泛灵信仰,可谓台湾宗教的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