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文章插图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 。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彙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
基本介绍中文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来源:《孟子·梁惠王下》
读音:dú yuè lè bù rú zhòng yuè lè
句释:自己高兴不如大家一起高兴
基本解释出处《孟子·梁惠王下》详细解释原文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文章插图
孟子像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yuè)之音,举疾首蹙頞(è)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注释①庄暴:人名,齐国大臣 。②见(xiàn)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③乐(yuè):《说文》:“五声八音总名 。”《易》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 。”《礼记·乐记》:“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天地之和”“德之华也” 。可见,古代的乐是为了身心合德而作 。音乐是道德感情的心声,也是回归天地万物和谐境界的途径 。④庶几:差不多 。朱熹《集注》云:“近辞也,言近于 。”,这里指“差不多治理好了,有希望了” 。⑤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朱熹《集注》云:“变色者,惭其好之不正也 。”赵注则说是宣王恼怒庄暴把他“好乐”的事告诉孟子 。⑥直:不过、仅仅 。⑦独乐乐:独自欣赏音乐的快乐 。前一个“乐(yuè)”,名词用如动词,指欣赏音乐;后一个“乐(lè)”,名词,快乐,乐趣 。⑧钟鼓之声,管龠之音:这里泛指音乐 。⑨举:皆、都 。⑩疾首蹙頞(cù è):疾,《说文》:“病也 。”蹙,《说文新附》:“迫也 。”引申为聚也 。赵注云:“疾首,头痛也;蹙,愁貌 。”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 。”頞,《说文》:“鼻茎也 。”⑾极:《说文》:“栋也 。”《通训定声》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引申为极致,极端 。⑿田猎:在野外打猎 。在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项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活动 。由于它要发动百姓驱赶野兽,各级地方官员都要準备物资和亲自参与,所以古人主张应该在农闲时候有节制地举行,以免扰乱正常的生产秩序 。⒀旄:旄,《说文》:“幢也 。”通“毛” 。古代用氂尾装饰的旗子,这种旗子为前军所持,故曰“前旄” 。⒁诸:相当于“之乎”,“之”是代词,代之前的“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译文庄暴来见孟子,(他对孟子)说:“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没有什幺话用可来回答 。”庄暴又问:“爱好音乐,那怎幺样呢?”孟子说:“如果齐王(果真)很喜欢音乐,那幺齐国治理得大概很不错了吧 。”有一天,孟子被齐宣王接见,(孟子向宣王)说:“君王曾经把(您)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有这回事吗?”宣王变了脸色说:“我不是能爱好古代圣王的雅乐,只是爱好世俗一般流行的音乐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