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採 开矿


矿产资源开採 开矿

文章插图
开矿(矿产资源开採)【矿产资源开採 开矿】开矿是指开釆矿物 。亦指地表矿体露头及浅部矿体的露天开採 。
基本介绍中文名:开矿
外文名:mine;exploit a mine
隶属:资源开发
对象:矿石
历史原生金矿床露出地表以后,由于机械和化学的风化作用,使得含金矿脉或者含金母岩逐渐破碎成为岩屑和金粒等 。然后,在外力的搬运作用和分选作用下,使比重较大的矿物(例如金粒)沉积在山坡、河床、湖海滨岸的地方,形成一定的富集,其具有工业开採价值者,就称为砂金矿床 。
矿产资源开採 开矿

文章插图
开矿砂金矿床通常用採金船开採、水力开採,挖掘机开採以及地下(竖井)开採等 。我国砂金矿床以採金船开採为主,亦有水力开採和挖掘机开採 。砂金选矿工艺主要包括选别前的準备作业和选别作业 。準备作业主要由碎散和筛分两过程组成 。碎散主要是将采出的矿砂中的矿粒和粘土质矿泥解离 。筛分是筛除不含金的粗粒级 。常用的设备有平面筛、圆筒筛、圆筒擦洗机等 。砂金的选别主要採用重力选矿法,这是因为一方面砂金比重大(平均为17.50~18.0),粒度较粗(一般为0.074~2毫米),另一方面是因重力选矿法比较经济和简单 。重选设备一般採用各种类型的溜槽、跳汰机和摇床(常用于精选) 。金矿石的各种类型因性质不同,採用的选矿方法也有不同,但普遍採用重选、浮选、混汞、氰化的树脂矿浆法、炭浆吸附法、堆浸法提金新工艺 。对某些种类的矿石,往往採用联合提金工艺流程 。
矿产资源开採 开矿

文章插图
用于生产实践的选金流程方案很多,通常採用的有如下几种:选金流程方案单一混汞此流程适于处理含粗粒金的石英脉原生矿床和氧化矿石 。混汞法提金是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选金方法 。在近代黄金工业生产中,混汞法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由于金在矿石中多呈游离状态出现,因此,在各类矿石中都有一部分金粒可以用混汞法回收 。实践证明,在选金流程中用混汞法提前回收一部分金粒,可以明显地降低粗粒金在尾矿中的损失 。混汞法提金的理论基础为,汞对金粒能选择性地润湿,然后向润湿的金粒中扩散 。在以水为介质的矿浆中,当汞与金粒表面接触时,金与汞形成的接触面代替了原来金与水和汞与水的接触面,从而降低了表面能,亦破坏了妨碍金与汞接触的水化膜 。此时汞沿着金粒表面迅速扩散,并使相界面上的表面能降低 。随后汞向金粒内部扩散,形成了汞的化合物-汞齐(汞膏) 。混汞提金法又分为内混汞和外混汞两种 。所用混汞设备有混汞板、混汞溜槽、捣矿机、混汞筒和专用的小型球磨机或棒磨机 。混汞提金法工艺过程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 。但汞是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所以,採用混汞提金的选矿厂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使汞蒸气和金属汞对人身体的危害限制到最小程度 。混汞此流程分为先混汞后重选和先重选后混汞两个方案 。先混汞后重选流程适用于处理简单石英脉含金矿石 。先重选后混汞流程适用于处理金粒大,但表面被污染和氧化膜包裹的不易直接混汞的矿石,以及含金量低的砂金矿石 。重选(混汞)-氰化联合流程此流程适用于处理石英脉含金氧化矿石 。原矿先重选,重选所得精矿进行混汞;或者原矿直接进行混汞,尾矿、分级矿、混砂分别氰化 。4.单一浮选流程此流程适用于处理金粒较细、可浮性高的硫化物含金石英脉矿石及多金属含金硫化矿石和含碳(石墨)矿石等 。5.混汞-浮选联合流程这一流程是先用混汞回收矿石中的粗粒金,混汞尾矿进行浮选 。这种流程适用于处理单一浮选处理的矿石、含金氧化矿石和伴生有游离金的矿石 。採用这种流程比单一浮选流程获得的回收率高 。6.全泥氰化(直接氰化)流程金以细粒或微细粒分散状态产出于石英脉矿石中,矿石氧化程度较深,并不含Cu、As、Sb、Bi及含碳物质 。这样的矿石最适于採用全泥氰化流程 。氰化法是提取金银的主要方法之一 。用这种方法提金具有回收率高、对矿石适应性强、能就地产金等优点,所以得到广泛套用 。氰化法提金由含金矿石在氰化溶液中的浸出、含金贵液与浸渣的分离、浸金的沉澱和金泥的熔炼四个步骤组成 。这种提金法的缺点是氰化物是剧毒物质,易污染环境,在实践中一定要严格做好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 。7.浮选-氰化联合流程 此流程有以下两个同方案:(1)浮选-精矿氰化流程 。它适用于处理金与硫化物共生关係密切的石英脉含金矿石和石英黄铁矿矿石 。(2)浮选-焙烧-氰化流程 。该流程适用于处理含有可浮性的有害于氰化的矿物,金只有少量的与这种矿物结合 。8.浮选-重选联合流程此流程以浮选法为主,适用于金与硫化物共生密切并且只能用冶炼法回收金的矿石 。也适用于粗累嵌布不均匀的含金石英脉矿石,并比单一浮选获得较高的回收率 。9.堆浸法堆浸法是氰化法提金的一种类型,它适用于处理含金品位较低的矿石 。主要优点是工艺过程简单,投资少,成本低 。以上9种流程是原则流程,其内部结构应以所处理的矿石类型和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无论哪一种矿石,只要其中含有粗粒金,就应贯彻早收多收的原则,在矿石进入浮选作业前,应分别採用重选、混汞或单槽浮选及时回收粗粒金 。我国很早就有关于金矿的记载:晋郭璞《江赋》:“其下则金矿丹砾,云精爥银 。”《阿毘达磨俱舍论·分别智澳大利亚一露天金矿矿坑品》:“得此起依故名得此,如得金矿名为得金 。” 清吴汝纶《李文忠公神道碑》:“开採 唐山 煤鑛,漠河金鑛,皆成绩昭着,与兵备表里 。”金在地球中元素丰度为0.8×10-6,地核为2.6×10-6,地幔为0.005×10-6,地壳为0.004×10-6 。金在地壳中的丰度只有铁的1/1千万,银的1/21 。地球上99%以上的金进入地核 。金的这种分布是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形成的地壳其金的丰度较高,因此,大体上能代表早期残存地壳组成的太古宙绿岩带,尤其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金丰度值高于地壳各类岩石,可能成为金矿床的最早的“矿源层” 。综上所述,金在地壳中丰度值本来就很低,又具有亲硫性、亲铜性,亲铁性高熔点等性质 。要形成工业矿床,金要富集上千倍要形成大矿、富矿,金则要富集几千、几万倍,甚至更高 。一般认为,规模巨大的金矿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地质时期,通过多种来源、地质构造演化和多次成矿作用叠加才可能形成 。金的提取有的来自砂金,有的来自脉金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脉金产量保持在75%~85%,砂金占15%~25% 。从1990年代以来,由于环保因素,砂金产量份额进一步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