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


濠州

文章插图
濠州濠州 , 古地名 , 治所在今安徽省凤阳县 。
春秋战国时期 , 这里是锺离国 , 隋开皇二年(582年)改西楚州置 , 治锺离县(今安徽凤阳) 。因濠水得名 。大业初改为锺离郡 。
唐武德、乾元间复改濠州 , 辖境相当今安徽省蚌埠、凤阳、怀远、定远、明光等市县地 。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临濠府 , 二十八年复为濠州 。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升为临濠府 。现为安徽省凤阳县临淮镇 , 或称临淮关 , 临淮 , 也称濠梁等 , 着名的凤阳县小岗村就在这附近 。为历史通衢要地 , 是安徽省四大历史名镇之一 , 地处淮河中游 。
洪武七年改名凤阳府 , 府治迁往今凤阳县城 。
【濠州】本地有很多地方仍以濠州命名 , 如濠州商城 , 濠梁路等 。濠州在淮河南岸 , 距离安徽省第三大城市蚌埠市区20公里 , 这里是铁路交通要道 , 京沪线经过这里 , 所以 , 北京到上海的火车肯定经过这里 。说不定你也曾经从这里经过 , 只不过当时不知道 。古典影视作品里面 , 多称作“淮北濠州” , 淮北指的是淮河以北 , 濠州指的是凤阳东部的广大地区 , 也是历史上朱元璋及各种教派活动的重地 , 就是凤阳县 , 古称锺离国、濠州,明朝洪武七年改为凤阳县,位于安徽东北部 , 淮河南岸 。南近合肥,北依蚌埠,西靠淮南 。京沪、淮南两条铁路线贯穿东西、南北;合蚌、凤淮、明亳三条公路和合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凤阳县古称锺离国、濠州 , 明朝洪武七年改为凤阳县 , 锺离国都在今凤阳县临淮关镇东3公里李二庄乡小卞庄西锺离古城遗址 。
基本介绍中文名:濠州
类别:古地名
地点:今安徽省凤阳县
荣誉:安徽省四大历史名镇之一
历史变迁濠州 , 锺离 。上 。开元户二万五百五十二 。乡四十一 。元和户二万七百二 。乡四十二 。《禹贡》扬州之域 。春秋时为锺离子之国 , 后为吴、楚所争之地 , 《左传》“楚子为舟师以略吴疆 , 灭锺离 。”又《史记》“楚平王时 , 锺离人与吴边邑卑梁小童争桑 , 二邑交相攻灭” 。秦并天下 , 属九江郡 。汉置锺离县 , 复隶九江郡 。晋立为锺离郡 , 宋因之 。宋明帝失淮北地 , 复立徐州于此 , 后废帝改号北徐州 。梁因之 , 以昌义之为北徐州刺史 , 镇锺离 。魏中山王元英、将军杨大眼 , 率众数十万来寇 。锺离城北阻淮水 , 魏人于州东邵阳洲作浮桥 , 昼夜攻城 , 分番相代 , 义之善射 , 每弯弓所向 , 莫不应弦而倒 , 一日战数十合 , 魏军死者与城中平 。会高祖遣曹景宗、韦?率众二十万来救 , 魏军大败 , 英与大眼脱身而走 , 因轻骑追至洛口而还 。州后入高齐 , 文宣帝改为西楚州 。隋开皇三年改为濠州 , 因水为名 。大业三年改为锺离郡 。南北朝皆为重镇 。隋乱陷贼 , 武德五年 , 杜伏威附 , 改为濠州 。按濠州本属淮南 , 与寿阳阻淮带山 , 为淮南之险 , 贞元元年 , 窦参为相 , 于是越淮割地隶属徐州 , 及徐州节度使张建封死 , 子?为本军所立 , 常挫王师 , 其时朝廷几失淮南之地 , 盖参不学无术 , 昧于疆理之制所由致也 。自贞元以后 , 州西涡口对岸置两城 , 刺史常带两城使 , 以守其要 。“濠”字中?误云“水” , 元和三年又加“水”焉 。境内情况州境:东西二百六十里 。南北一百八十一里 。八到:北至上都取虹县路二千三百七十五里 。西北至东都一千五百一十里 。东北至楚州盱眙县二百二十里 , 从县至楚州一百九十里 。西南至寿州二百二十里 。东南至滁州二百三十里 。南至庐州三百三十里 。东北至泗州二百二十里 。西北至徐州四百五十里 。贡、赋:开元贡:官糹? 。赋:糹? , 绢 , 绵 , 布 。管县三:锺离 , 定远 , 招义 。锺离县 , 上 。郭下 。本汉旧县 , 属九江郡 , 至晋属淮南郡 。安帝时 , 因东郡燕县流入锺离者 , 于此置燕县 , 至高齐复为锺离县 。涂山 , 在县西九十五里 。淮水 , 西南自寿州界流入 。西濠水 , 出县西南莫耶山 , 北入淮 。东濠水 , 出县南濠塘山 , 东北入淮 。当涂县故城 , 本涂山氏国 , 在县西南一百一十七里 。禹娶于涂山 , 即此也 。荆山堰 , 在郡城西一百二十二里 。梁天监十三年 , 魏降人王足陈计于武帝 , 求堰淮水以灌寿阳 , 引北方童谣曰:“荆山为上格 , 浮山为下格 , 潼、泡为激沟 , 并灌鉅野泽 。”帝遂发徐、阳人 , 率二十户取五丁以筑之 , 令太子右卫率康绚、左卫将军昌义之护作 , 令战士二十万人 , 于锺离城南起浮山堰 , 北抵?石 。至十四年四月 , 堰将合 , 淮水漂度 , 辄複决溃 。或言江、淮多蛟龙 , 其性恶铁 , 于是引东西二冶故铁器 , 大则釜鬲 , 小则?Θ , 数千万斤沈于堰所 , 犹不合 , 缘淮百里内木石皆尽 , 负者肩上皆穿 , 士卒死者十七八 。十五年四月 , 堰乃成 , 寿阳城、戍移顿于八公山 。淮水清 , 人之坟墓皆历历见于水底 。或谓绚曰:“四渎者 , 天地所以节宣其气 , 不宜久塞 。”既而昏雾三日 , 雾解而堰决 , 杀数万人 , 其声若雷 , 闻于三百里 。水中怪物 , 随流而下 , 或人头鱼身 , 龙形马首 , 殊类诡怪 , 不可胜言 。庄周台 , 在县南七里 。濠水经其前 , 庄子与惠子观鱼之所 , 又曰观鱼台 。定远县 , 上 。北至州一百里 。本汉东城县地 , 属九江郡 。梁武帝天监初置 , 属定远郡 。高齐改为大安郡 。隋仁寿元年废郡 , 改定远县为临濠县 , 属濠州 。国朝复为定远县 。洛水 , 经县西四十里 。阴陵县故城 , 在县西北六十五里 。本汉县也 , 项羽败于垓下 , 将麾下八百骑溃围南走 , 灌婴追羽至阴陵 , 羽迷失道 , 问田父 , 田父绐曰左 , 左乃陷大泽 , 以故汉兵及之 。东城县故城 , 在县江南五十里 。项羽自阴陵至此 , 尚有二十八骑 , 南走至乌江亭 。灌婴等追羽 , 杨喜斩羽于东城 , 即此地也 。招义县 , 上 。西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汉淮陵县 , 属临淮郡 。后汉属下邳郡 。宋孝武帝自淮北徙睢陵县 , 改为池南县 。陈为招义县 。隋大业元年为化明县 , 属濠州 , 武德七年更名招义县 。淮水 , 西自锺离县界流入 。浮山堰 , 在县西北六十里 。梁天监十三年 , 与荆山堰同时修筑 。古钟离国关于锺离国的记载 , 史料匮乏 。《史记·秦本纪》作“终黎” , 嬴姓之国 。一般说来是在西周的时候 , 由伯益的后代受封建而建立 , 是西周、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之一 , 国君为嬴姓 。春秋时期被楚国所亡 。阚绪杭告诉采访人员 , 锺离国最初在山东台儿庄南峄城镇 , 后来到安徽 , 再后来南迁 。“在安徽 , 锺离国的传说在凤阳、舒城都有 。”凤阳的钟离城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 , 是安徽省现存最完整的春秋古城遗址 , 1981年公布为安徽省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书载 , 周代在此设方国锺离子国 , 春秋时位于吴楚之间 , 被两国反覆争夺 , 最后归楚 , 直至战国末期 。锺离城自建至弃 , 沿用时间长达1200多年 。武王灭商后 , 分封天下 , 一些非周王室的贵族家族也获得封爵 , 如商朝贵族伯益的后代 , 就被分封在锺离国 , 后迁至今天的凤阳县境内 。公元前522年 , 伍子胥全家被楚平王冤杀 , 伍子胥一人过昭关到达吴国 , 成为吴相 。接着 , 他向楚国的复仇计画开始 , 不断进攻楚国 。前518年冬 , 楚国联合越国水师夹攻吴国 , 取得小胜 , 二国庆贺之后 , 楚王坐船去圉阳了 。吴军紧紧追随 , 直到楚边境 , 而楚守军没有戒备 , 吴军突然袭击 , 获得大胜 , 顺手消灭了巢、锺离这两个楚的附属国 。最终 , 伍子胥率军攻破楚都 , 鞭楚平王之尸 。锺离国灭国后 , 其城池还在 , 锺离旧民还生活在那里 。至越王勾践灭吴 , 锺离城短暂归越 , 后又长期属楚 。“锺离国一直没有复国 , 楚王派大夫去锺离城主持工作 。”“夏商周时 , 江淮之间有史可查的诸侯国 , 有十多个 , 安徽省境内有20多个 。”北有锺离国和今长丰县一带的虎方国 , 南有巢国、桐国、舒国 , 西有六国(六安境内)等 。这十余个小诸侯国面积不大 , 但相当富庶 。“江淮这个地方 , 是‘吴头楚尾’ , 长期成为楚、吴的掠夺对象和交兵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