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回民起义


云南回民起义

文章插图
云南回民起义【云南回民起义】云南回民起义是指19世纪50~70年代 , 中国云南地区回民在太平天国起义影响下掀起的大规模反清起事 。1856年(鹹丰六年) , 在清朝地方官挑拨下 , 回、汉人民为争夺南安石羊银矿而发生冲突 , 遂转化为起事 。1873年 , 清军兵临大理城下 , 杜文秀服毒后出城与清军议和 , 被清军所杀 , 云南回民起事宣告失败 。
基本介绍中文名:云南回民起义
时间: 1856年
民族:云南回族
类型: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
历史背景云南地处西南边疆 , 境内多山 , 土地瘠薄 , 清政府每年向云南徵收赋税达白银四十万四千二百两以上 , 各级地方政府的费用和官吏的“养廉”以及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 , 随征科派 。鸦片战争失败后的赔款 , 也分摊到云南各族人民头上 , 使其负担越来越重 。清朝在云南驻有绿营兵近四万人 , 每年所需俸饷及军械弹药、恤赏等费甚巨 , 其中半数以上由地丁银中支取 , 余由江南各省的协饷银补给 。太平天国起义后 , 江南各省自顾不暇 , 断绝了协饷银的来源 , “军费不足 , 则加赋税;赋税不足 , 则抽厘金;厘金不足 , 则逼捐输” 。各地团练“任意科敛 , 弊窦丛生” 。为转移云南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目标 , 统治阶级不断挑起民族矛盾和民族纠纷 。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之一 , 有汉、回、彝、白、哈尼、壮、傣、苗、景颇等几十个民族 。除汉、回两族外 , 清统治者对其他民族统称之为“夷” 。回族人数约占全省人口的十分之一二 。回民和汉族之间不断发生纠纷 。早在嘉庆初年 , 就因回汉上层分子争夺厂矿利益 , 开始发生仇杀 。道光朝以后 , 回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 械斗和仇杀的次数越来越多 , 并愈演愈烈 。这种情况 , 使得云南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複杂地交织在一起 。1855年(鹹丰五年)冬 , 云南临安府(治今建水)的汉族和楚雄府(治今楚雄)回民为了争夺楚雄府南安州(治今楚雄南)石羊厂银矿 , 发生纠纷 。楚雄府知府崔治中等地方官吏乘机施展“暗中挑拨 , 意在两伤 , 借邀功利”的伎俩 , “见临人(按:即临安府汉人)势强 , 则召临人杀回人;见回人势强 , 又使回人以杀临人” , 导致事态扩大 , 矛盾激化 , 从争吵发展到回汉械斗 。1856年春 , 临安汉族恶霸煽动汉人入南安州和楚雄府城捕杀回民 , “老弱鲜得免者” 。楚雄府的汉族官绅也残暴地屠杀 回民 。临安汉族恶霸等在广通(今禄丰县广通镇)、罗川(今禄丰县西南)、禄丰等地逞凶之后 , 拟前往省城昆明屠杀回民 , 回众起而自卫 。新兴(今玉溪)回民首领马凌汉率回民千余 , 在距昆明二十里的小板桥 , 将临安汉人恶霸打败 。云南巡抚舒兴阿和团练大臣黄琮以“饬各府厅州县聚团杀回” , 署布政使清盛也下达了对昆明回民“格杀勿论”的命令 。历程胜利发展1856年6月 , 姚州(今姚安)回民首先起事 , 7月即攻占州城 。1856年8月 , 杜文秀乘云南提督文祥率兵离大理赴楚雄的有利时机 , 在蒙化率众起事 。9月7日 , 杜万荣、蓝金喜在大理府城起事 。杜文秀闻讯 , 立即率军前往大理 , 与当地回民会合 , 大败清军 , 毙迤西道林廷禧、太和(今大理)知县毛玉成等 。9月16日 , 大理知府唐惇培败逃宾川(今宾川南) , 回民军胜利占领大理城 。夺据大理的胜利 , 使一部分起事军首领昏昏然 , 他们不去组织力量防御清军的进攻 , 却自恃有功 , 争权夺利 。10月23日 , 滇西回民军齐集大理校军场 , 筑坛拜帅 。杜文秀以原提督署为大元帅府 , 组织大理伊斯兰政权 。授蔡发春为扬威大都督 , 总各路军事 , 其他文武官员也各有职称 。宣布“遥奉太平天国南京之召号 , 革命满清” , 并通令“改正朔 , 蓄全发 , 易衣冠” 。1857年夏 , 马如龙、马德新、徐元吉等率领滇东、滇南回民军二万人 , 经晋宁(今昆明市晋城)、呈贡向昆明进发 。7月12日 , 回民军占据距城仅五里的江右馆为大营 , 分据大树营、王家桥、堡基、马街子、碧鸡关、红庙、西坝等村寨 , 随即发动对省城的围攻 。城内粮源断绝 , 战守无兵 , 云贵总督恆春自缢而死;巡抚舒兴阿也“引疾乞假” , 藏匿家中 。1857年夏 , 文祥指挥清军进攻下关东面的赵州 。时值滇东、滇南回民军围攻昆明 , 滇西回民军便乘机袭击文祥部后路 。清军腹背受敌 , 溃不成军 , 文祥退回镇南州(今南华) , 弥渡和云南县(今祥云)为回民军占领 。1858年春 , 滇东、滇南起事军的主要领导人马德新和马如龙与官方订约 , 承诺“永不滋事” , 并将围攻省城的回民军撤离 , 散归各地 , 滇东、滇南回民军第一次围攻省城遂告结束 。1858年 , 滇东、滇南回民军从昆明撤围散归各地之后 , 当时任巡抚的张亮基即调集清军向回民进攻 , 回民自卫 。马德新、马如龙乘机再次起兵 , 于是滇东、滇南回民起事军又得到了发展 。1859年2月 , 董家兰指挥“兴义营”团练军水陆两路对大理髮动突然袭击 。潜伏在大理城下的数百名练勇利用夜暗 , 用棺木装火药将城墙炸开 , 夺占了东门城楼 , 但从洱海进攻的团练主力因遇到大风浪 , 未能按期到达 , 以致对大理的袭击又遭失败 。不久 , 董家兰因援邓川(今洱源东南)被起事军击毙 , 张正泰亦因内讧被部下杀死 。张董二人既死 , 所部团练军一蹶不振 , 陆续被起事军消灭 。1860年春 , 马如龙受马德新之命 , 率部西援 , 4月底与李芳园部会合 , 共万余人 , 由南安州直逼楚雄 。5月3日 , 攻克广通 。5日 , 在回镫关(广通西南)大败楚雄援军 , 毙游击高天泽 。8日 , 又在小腰站歼灭楚雄清军千余人 , 毙千总苏镇东 。“5月21日 , 滇东、滇南回民军包围了楚雄府城 。楚雄知府杨觐向褚克昌求救 。褚克昌正在进攻弥渡、红岩 , 无兵可派 , 只得尽撤镇南大营清兵赴援楚雄 。6月4日 , 褚克昌亲抵楚雄府城 。马如龙、李芳园指挥回民军昼夜围攻 , 于6月11日 , 用地雷轰塌城垣二十余丈 , 攻入城内 。清军一部投降 , 大部被歼 。知府杨觐、副将庆连等被打死 , 褚克昌逃往镇南 。1860年1月 , 新任云贵总督张亮基于奏请以总兵褚克昌署理云南提督 , 办理滇西军务 。褚克昌率兵西上 , 经禄丰、楚雄 , 于3月间至镇南州 , 接任提督 。他一面分兵进攻回民军占据的姚州、大姚 , 一面率主力继续西进 。回民军为了收缩兵力 , 主动放弃沙桥(镇南西北)、云南驿(云南县东南)等据点 , 退守云南县城 。褚克昌尾追至云南县城下 , 指挥所部清军进攻县城和弥渡、红岩(弥渡西北)等地 。面对褚克昌部清军的大举进攻 , 杜文秀一面派人发动滇东、滇南回、汉、彝各族人民起事 , 以牵制清军 , 一面催调正在进攻缅宁(今临沧)的大都督蔡发春率军回援 。同时 , 致书澂江马德新 , 请求派兵支援配合 , 以切断褚克昌部的后路 , 造成东西夹击的态势 。1860年4月底 , 回民军大都督蔡发春攻陷缅宁后 , 即率领云州、顺宁、蒙化、缅宁起义军二万余东下 , 杨德明等也率大理、蒙化回民军八千余人 , 在云南县与之会合 , 联合向弥渡、红岩等地进攻 , 红岩、弥渡先后失守 。回民军随即进攻云南县清军大营 , 并分兵一路 , 由虎应龙、保文明、桂春亮率领 , 北攻宾川 。滇东、滇南回民军也先后攻占了南安州、镇南州和定远(今牟定)县城 , 控制了楚雄府全部州县 。8月18日 , 回民军发起进攻 , 9月9日攻破宾川清军大营 , 全歼守军 , 并杀死褚克昌 。褚克昌全军覆灭 。不久 , 马如龙等第二次围攻昆明 , 徐元吉战死 , 围城仅十日即被迫撤围 。在杜文秀的指挥下 , 滇西回民军迅速扫清了大姚、姚州等地的残余清军 , 各将领乘胜向滇西各地清军发起进攻 。蔡德春到楚雄与已参加了滇西回民军的李芳园会合后 , 于11月率军攻占了禄丰县和安宁州城 。与此同时 , 陈义、杨德明、马金保、张遇泰等率部攻占了鹤庆、剑川和丽江城;虎应龙、桂春亮率部进攻永北厅(治今永胜);蔡发春则率部返回云州、顺宁 , 转攻永昌府(治今保山) 。1861年3月 , 蔡发春、陈义率部由南北两路包围了永昌府城 , 经数月围攻 , 于7月底攻克 。8月 , 杨荣、张遇泰克云龙州城(今云龙) , 姚得胜、保文明、虎应龙克永北厅城 。9月 , 马成克龙陵厅城 。10月 , 蔡发春、马国玺克腾越厅城(今腾冲) 。在此期间 , 滇西回民军还粉碎了署云南提督申有谋进攻大理 , 夺回了被清军一度占领的广通、禄丰等城 。申有谋率残兵不足千人逃回省城 。至此 , 西达龙陵、腾越、云龙、永昌 , 东至楚雄、广通、元谋、禄丰 , 南至缅宁、顺宁、云州 , 北抵剑川、鹤庆、丽江、永北 , 滇西二十余厅州县都在大理政权的控制之下 。1861年底 , 马如龙联合昆阳杨振鹏和新兴田庆余部回民军 , 再次向昆明进发 , 开始对省城的第三次围攻 。1862年(同治元年)初 , 云南府所属各州县大都被回民军占据 , 昆明成为一座孤城 。当时 , 兼署云贵总督的云南巡抚徐之铭迫于形势 , 改变了一意主剿的态度 , 一面準备向回民军发动军事进攻 , 一面派署提督林自清和署澂江知府岑毓英到回民军中“议和” , 用高官厚禄引诱他们投降 。1862年3月 , 马如龙、马德新、杨振鹏等人正式向政府投降 。为了表示对清朝的“忠顺” , 马如龙等亲自到各地说降 , 胁迫回民军将士解散或撤退 , 将回民军占据的昆明四周的昆阳、新兴、晋宁、呈贡、嵩明、罗次、易门、富民等城拱手献给清军 。清廷授予马如龙“署理总兵”的官职 , 授予马德新以“二品伯克”之衔 。1862年夏 , 马如龙写信给杜文秀 , 并派杨振鹏前往大理 , 一面以高官厚禄诱劝杜文秀投降 , 一面以军事进攻相威胁 。1863年夏 , 马如龙又派他的亲信马负图到大理劝降 。1864年 , 马德新亲自出马 , 前往大理游说 。东征昆明1863年6月 , 清廷调前两广总督劳崇光为云贵总督 。劳崇光令署云南提督马如龙防守省城 , 筹集粮饷军火 ;令署理布政使岑毓英率军进攻滇西 。8月 , 岑毓英率清军从昆明出发 , 于11月20日占领楚雄 。此后 , 岑毓英以楚雄为基地 , 分兵向大理进犯 。清军虽先后占领了大姚、永北、邓川、宾川、浪穹(今洱源)、赵州、云南、鹤庆、丽江等地 , 逼近大理的南北门户上下两关 , 但岑毓英所率主力却被回民军阻挡于镇南和姚州 , 无法前进 。1864年2月 , 回民军在上关大败清军 , 并收复邓川、浪穹、鹤庆、丽江;不久 , 又败敌于下关 , 收复云南、赵州、弥渡 。杜文秀乘胜派马得才率领援军从弥渡、三街间道插到镇南清军侧后 , 突然向清军发起猛攻 。清军大败 , 岑毓英逃回楚雄 。杜文秀领导滇西回民军乘胜向外发展 , 南面达于镇沅 , 北面达于维西 。至1866年初 , 回民军控制了滇西二十三座城市 。3月 , 劳崇光到达昆明 , 便积极部署对大理的进攻 。1867年2月 , 云南提督马如龙率领兵练八千九百余人由昆明出发 , 并指挥督标中军副将杨振鹏、楚雄协副将李维述、参将杨先芝、游击合国安、昭通镇总兵杨盛宗、腾越镇总兵田仲兴、普洱镇总兵李锦文等部清军和地方团练 , 分数路向滇西进攻 。但李维述败于镇南 , 杨振鹏溃于宾川 , 杨先芝、合国安溃于姚州 , 楚雄、大姚两地的清军先后告急 。杨盛宗、田仲兴等也因粮饷不继 , 分别从永北、蒙化、威远等地败退 。回民军占领定远、大姚之后 , 进而包围了楚雄 。昆明外围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