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离思

殿前欢·离思元代作者:张可久
【殿前欢·离思】月笼沙⑴,十年心事付琵琶⑵ 。相思懒看帏画,人在天涯 。春残豆蔻花⑶,情寄鸳鸯帕⑷,香冷荼蘼架⑸ 。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殿前欢·离思
创作年代:元代
文学体裁:散曲·小令
作者:张可久
基本信息名称:【双调】殿前欢·离思年代:元代作者:张可久体裁:散曲·小令宫调:双调曲牌:殿前欢作品原文【双调】殿前欢离思月笼沙⑴,十年心事付琵琶⑵ 。相思懒看帏画,人在天涯 。春残豆蔻花⑶,情寄鸳鸯帕⑷,香冷荼蘼架⑸ 。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注释译文[注释]⑴月笼沙:用唐杜牧《泊秦淮》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 。”⑵“十年”句:白居易《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⑶豆蔻花: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初夏开花,象徵春光已残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喻未嫁少女 。”⑷鸳鸯帕:绣有鸳鸯图案的罗帕 。⑸荼蘼:草本花名 。其花瓣较大,蕊紫色,枝条甚长 。[译文]月色笼罩河沙,十年的心事付与琵琶 。想念心上人懒得看那帏屏的画,心上人远在天涯 。春天过去豆蔻开花,一片深情寄去鸳鸯帕,百花谢后酴醿独开冷清肃杀 。梦中重游旧时楼台亭榭,梦醒时旭日映照窗纱 。作品简析此曲写闺中女子对对相隔遥遥的情人的思念 。情人离别已经十年,女子苦思冥想,不堪忍受,只得把一腔深情寄托在琵琶弦上,反映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无限伤感和惆怅 。全曲笼罩着深深的惆怅和急切的企盼,令人感到一种谐美的悲凉相夹杂的複杂况味 。意境空灵蕴藉、凄清幽美,情韵缠绵隽永,艺术技巧是很高的 。从韵律看,句子长短参差,始慵懒,后急切,读来令人觉得跳蕩有致 。作者简介张可久(约1270—1348后)元曲作家 。一说名久可,号小山 。庆元(今浙江宁波)人 。多年任下级官吏,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渐、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坎坷不得志 。他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作家,与乔吉并称为元散曲两大家 。现存作品有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套,为元人中最多者 。其散曲多为欣赏山光水色,抒写个人情怀和应酬怀古之作 。作品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鍊字鍊句,对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运用诗、词作法,讲究蕴藉工丽,而且常常熔铸诗词名句,藉以入于典雅 。明清以来颇为文人推重,《太和正音谱》誉之为“词林之宗匠” 。有《小山乐府》 。

殿前欢·离思

文章插图
张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