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屯街道办事处


黄屯街道办事处

文章插图
黄屯街道办事处黄屯镇地处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部 , (兖州区西南部) , 济宁、兖州、邹城三“金三角”的中心地带,驱车到济宁只需7分钟 。黄屯是建设中的鲁西南大都市的中心地带 。面积49.6平方公里 , 耕地5.1万亩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黄屯街道办事处
所属地区:济宁市
面积:4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1万亩
地理位置黄屯街道办事处 , 即原来黄屯镇 , 汉樊城遗址 在济宁市黄屯 。经纬度 东经116°43′北纬35°28′ 行政隶属关係:兖州市 邮编:272104历史古西周樊国即今济宁黄屯镇 。前文曾介绍那里是西周樊国 。据文物部门的调查 , 其他至今尚存有古城墙基础 , 长宽名约500米 。曾用名:黄屯乡 , 由于镇政府驻黄屯村 , 故名黄屯镇 。2003年黄屯镇(连同王因镇)划入为济宁高新区2010年8月2日 , 撤镇改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辖32个行政村:黄屯村、蒋屯村、孙店村、张厂村、茶庵村、于厂村、李屯村、辛庄村、祖营村、褚屯村、卓村、郭营村、高刘屯村、任桥村、吴营村、固城村、孙闸村、三仙庙村、丁庄村、高汪庄、赵庄、于屯村、南二十里舖村、庞庄村、岗上村、马庄村、蒜园村、谢村、鹅厂村、东岗村、西张庄、黄金屯 。各行政村黄屯村面积:800亩 , 人口:430 , 地理位置:镇驻地 , 邮编:272104该村始建于清初 。据《阙里志》记载:明、清两代皇帝先后赐给衍圣公府土地二千顷 , 分属于一○八个屯、厂 , 多分布在曲阜、滋阳一带 。该村即其一 。因黄姓是大户 , 故得名黄屯 。庞村面积:1100亩 , 人口:831 , 地理位置:镇北部该村较古老 。村内原有庙宇一座 。庙内大铁钟铸有铭文 , 载称:该村圣庙初建于北宋 。钟上捐款人庞姓甚多 。元末明初 , 庞姓成为大户 , 村名庞家村 , 后简作庞村 。谢家村面积:960亩 , 人口:550 , 地理位置:镇北偏东该村建于清朝初年 。据村内谢姓的《谢氏支谱》记载:谢氏祖居滋邑城西北谢家楼 , 清圣祖时分支迁此建村 。因谢姓来此最早 , 故名谢家村 。西张庄面积:220亩 , 人口:180 , 地理位置:镇北偏东据清康熙十一年(1672)版《滋阳县誌》记载:清初时此村称“铺北村” 。因张姓来居最早 , 发展成大户 , 改称张庄 。后又迁入别姓 。因该乡有两个张庄 , 此在西 , 习称西张庄 。高汪庄面积:1553亩 , 人口:757 , 地理位置:镇西北部该村建于明初 , 由山西迁民来此 , 原为两村:南部王姓多 , 称南汪庄;北部高姓多 , 称北高庄 。至清朝末年 , 两村合併 , 始称高汪庄 。赵庄面积:1500亩 , 人口:932 , 地理位置:镇西北部该村始建于明朝初年 。赵姓最先由山西省来此落户 , 故村得名赵庄 。丁庄面积:855亩 , 人口:503 , 地理位置:镇西北部传说明朝时候 , 驻兖州的鲁王府派了三名兵丁 , 长期驻在这里 , 管理附近村庄的治安 。后来又迁来些住户 , 形成村庄 , 名为丁庄 。1980年地名普查时 , 因与王因镇丁家庄重名 , 更名为丁庄 。三仙庙面积:820亩 , 人口:582 , 地理位置:镇北偏西该村始建于明代 , 村东首原有三圣庙一座 , 内奉张仙、华佗、吕祖三位神圣的塑像 , 清康熙十一年(1672)建 。庙碑记载 , 村原名金家村 。自建庙后改称三圣庙 , 后又改称三仙庙 。于家屯面积:2254亩 , 人口:1071 , 地理位置:镇北部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3) , 于姓由三西省迁此建村 。此村属皇封衍圣公府“六厂、七屯、十八官庄”之一的“洸河屯” , 是曲阜孔府的佃户村 。由于于姓来得早 , 后发展成大户 , 故得名于家屯 。鹅鸭场面积:1380亩 , 人口:632 , 地理位置:镇北部据传明朝时候 , 驻兖州的鲁王府来过此处 , 见地势低洼 , 积水很多 , 就命人长住在这里 , 饲养鹅鸭 , 以供王府蛋食之用 。后发展成村落 , 名为鹅鸭厂 。南二十里舖面积:2003亩 , 人口:1179 , 地理位置:镇北偏东此村建于明初 , 是兖州去济宁大道上的“铺递”(驿站)1980年地名普查时 , 因与大安镇二十里舖重名 , 更名为南二十里舖 。黄金屯面积:1528亩 , 人口:1002 , 地理位置:镇东北部该村始建于清初 , 是曲阜孔府的佃户村 , 属皇封衍圣公府“六厂、七屯、十八官庄”之一的“洸河屯 , 原名“嘬琐屯” , 后来人们觉得“嘬琐”意欠雅训 , 改同音字为左所屯 。为改变贫困面貌 , 1953年民众提议 , 更名为黄金屯 。孙氏闸面积:2676亩 , 人口:1536 , 地理位置:镇北偏西该村古名杏林闸 , 是府河上的拦水石闸 。村靠近此闸 , 故亦得名杏林闸 。明代 , 村内孙姓当了鲁王府的管家 , 势力很大 , 闸和村都改名为孙氏闸 。于家厂面积:250亩 , 人口:164 , 地理位置:镇西部该村过去是曲阜的佃户村 。明、清两代皇帝先后赐给衍圣公府土地 , 分属于一○八个屯、厂之一 。因村中佃户于姓甚多 , 故名于家厂 。茶庵面积:500亩 , 人口:410 , 地理位置:镇北部该村明朝时候称“稀水屯”,在兖州通往济宁的大道旁 , 东至兖州城 , 西至济宁城都是三十里 , 后改称三十里舖 。相传到了清代 , 兖州有一位官员经常去济宁 , 路经此处 , 在村头休息饮茶 。因而村渐改名为茶庵 。交通运输黄屯交通便捷:境内有济曲快道、327国道、新石铁路、日菏高速公路;年吞吐量达1100万吨的淄博矿物局济北矿区铁路编组站及货运站 , 已与京沪、新石铁路联网;两纵(黄山路、黄金大道)、两横(北戴河路、渡河路)四条主要干道将高新区与黄屯连成一体;乡村公路四通八达 , 独特的交通运输结构 , 使黄屯镇铁路、公路密度、运输能力均居全市之冠 。全面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 并率先建成鲁西南第一个电话镇和有线电视镇 。自然资源黄屯资源丰富:周边分布着兖州矿物局、淄博矿物局济北矿区的十几个矿井 , 煤炭储量200多亿吨 , 年开採量2000多万吨 , 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丰富 , 水质良好 , 是山东省三大丰水区中尚未大量开发利用的区域 , 水利设施齐全 , 全镇村村实现了统一供水 。经济产业黄屯基础优越:全镇境属平原 , 土地肥沃 , 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 。全镇共铺设电下电缆136.5公里 , PVC管道41公里 , 有效灌溉面积达100%;大手笔写就农业结构调整文章 , 按照2—3年建无粮镇的总体思路 , 积极引导民众种植特色珍果1800亩 , 绿化苗木2300亩 , 绿色通道23公里 。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全镇以“解放思想 , 干事创业 , 加快发展”为发展经济的最佳切入点 , 把招商引资作为“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来抓 , 在全镇干部中树立“人人都是政府形象 , 事事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 , 努力打造“服务高地” , 营造“政策洼地” , 为来黄屯投资兴业者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目前 , 全镇新近引进项目26个 , 投资110亿港元的山东德源紧密纺项目、投资27亿元的兖矿集团大型煤化工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投资7000万元的兖州环宇公司机械加工项目即将开工;投资1200万元运营的淄博矿务局济北矿区铁运处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正日益显现;投资1500万元的中国一汽鲁西南销售中心 , 年产值达2.2亿元;投资8000万元的济宁公安驾驶学校已开始招生 。5月19日 , 山东省第一座110千伏智慧型变电站——110千伏济宁黄屯智慧型变电站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智慧型电网建设试点项目 , 将採用“常规设备﹢智慧型终端”的形式 , 建成以智慧型自动化系统、智慧型线上监测系统、智慧型辅助系统三大智慧型系统为支撑的智慧型化变电站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镇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 坚持抓重点、抓骨干 , 使骨干民营企业快速膨胀 , 成为推动全镇经济的最大“亮点” 。鲁南最大农村商贸城--黄屯商贸城地图信息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济宁高新区黄王路中国邮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