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 二 )


血栓

文章插图
老年人防治血栓老年人血管老化,血管壁受损,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产生的凝血激酶增多,促进凝血酶形成,凝血黄素A2也增多,同时製造抗凝物质前列环素减少,易诱发血栓形成 。如血糖增高时,糖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全身组织缺氧,这时血小板凝集性增强,粘度增大,容易促进血栓形成 。怎样才能防止血栓发生呢?防止血栓方法参加体育活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稀薄,粘滞性下降 。如打太极拳、体操、跳舞、骑脚踏车、慢跑、游泳、舞剑等 。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它不沉积在血管壁上,还能促进已沉积在血管壁上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溶解,使血流通畅,防止动脉硬化 。运动和饮食调节,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还可经常吃些洋葱、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黄瓜、胡萝蔔、苹果、葡萄等 。药物预防 。遵医嘱每次服用少量阿斯匹林,可使血小板环氧化酶乙醯化,失去活性,防止血栓形成,而大剂量服用,能抑制前列腺素I2生成,加速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故不宜大剂量服用 。複方丹参片有活血化瘀,使血液流畅作用,每天三次,每次服三片 。晚睡前喝杯开水,可防止血栓形成,平时也要养成饮水习惯,每天饮水1000-1200毫升,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对预防血栓很有好处 。多吃洋葱、海带、捲心菜、深海鱼油、黑木耳、韭菜、生菜等,适当饮醋、饮茶 。抗血栓药分类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溶血栓药三大类:A、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B、抗血小板聚集药分为三代:阿司匹林为第一代,噻氯匹啶为第二代,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为第三代 。其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问世是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C、凝血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可经纤溶酶作用从精氨酸-赖氨酸键上分解成可溶性产物,使血栓溶解 。纤维蛋白溶解药(fibrinolytic drugs)激活纤溶酶而促进纤溶,也称溶栓药(thrombolytic drugs),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第一代的溶栓药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至今仍然是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品种,随着尿激酶原(Pro-UK)等新一代溶栓药的问世,这类药物正在临床逐渐推广套用 。血栓与水蛭素水蛭素是一类很有前途的抗凝化瘀药物,它可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疾病,尤其是静脉血栓和瀰漫性血管凝血的治疗;也可用于外科手术后预防动脉血栓的形成,预防溶解血栓后或血管再造后血栓的形成;改善体外血液循环和血液透析过程 。由于水蛭素不与Ⅱ型肝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抗体形成複合物,故与肝素不同,不会诱发血小板减少症 。水蛭素不使其它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失活,便于脑血栓治疗过程的监控 。其作用机制主要有:①与凝血酶结合后,使凝血酶的蛋白酶解作用和与内皮细胞血栓调理素的结合作用受到抑制②使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功能受抑;③使凝血酶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和平滑肌细胞收缩等作用受抑制④使血栓形成中凝血酶作用于受损血管的收缩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发挥良好的抗凝效果 。水蛭素在体内无降解,以活性成分经肾脏排泄 。水蛭素机体易接受,免疫性弱,不影响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红蛋白含量,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 。通常条件下,水蛭素十分稳定,单纯的温度升高(100 ℃水浴)和pH值的改变不影响其活性,因此水蛭素治脑血栓的效果是公认的 。病癥结局1.软化、溶解和吸收:小的血栓可被完全溶解和吸收;大的血栓则可被部分溶解而软化,易受血流冲击脱落形成栓子 。2.机化与再通:血栓形成后,从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形成肉芽组织并逐渐取代血栓,这一过程为血栓机化 。3.钙化:血栓形成后,既未被溶解吸收,又未被完全机化时,可发生钙盐沉积 。静脉中的血栓钙化后称静脉石 。血栓分类1.白色血栓(pale thrombus)发生于血流较快的部位(如动脉、心室)或血栓形成时血流较快的时期〔如静脉混合性血栓的起始部,即延续性血栓(propagating thrombus)的头部〕 。镜下,白色血栓主要由许多聚集呈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构成,其表面有许多中性白细胞粘附,形成白细胞边层,推测是由于纤维素崩解产物的趋化作用吸引而来 。血小板小梁之间由于被激活的凝血因子的作用而形成网状的纤维素,其网眼内含有少量红细胞 。肉眼观呈灰白色,表面粗糙有波纹,质硬,与血管壁紧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