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太戊陵【太戊陵】太戊陵位于河南省内黄县亳城乡刘次范村东侧 。该陵坐落在一处古文化遗址上,也称“刘次范遗址”,是目前国内所存唯一的一处商代王陵 。1986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汉代建陵寝,唐代继修,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重修,明、清又多次修葺增建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太戊陵
地理位置:河南省内黄县亳城乡
别称:“刘次范遗址”
地位: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简介太戊陵俗称商陵,内黄十二景的“商陵烟云”便是所指 。据《史记·殷本纪》载述,雍己在位时“殷道衰,诸侯多不至”,及至太戊即位,“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由此,太戊陵又称“商中宗陵” 。商中宗陵坐北面南,占地百亩,围墙筑高墙,前后分区,规模宏大,布局奇特 。前区为陵墓区,后区为祭祀区,中间甬道为中轴线,直通拜殿,甬道东为太戊陵,西为嫔妃墓,历代王朝祭祀不绝 。陵内宋开宝七年(公元947年)所立《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庙碑》高耸雄伟,通高7.2米,宽1.6米,厚0.59米,由翰林梁同翰撰写,碑有铭有序,雕刻精湛,字迹清晰,笔法变化多端,妙趣横生,刀工娴熟,骨刀坚凝,堪称一绝 。陵地两米深处有黑土文化层,地面能见到仰韶、龙山文化和商、周时期灰色陶片 。流传在内黄人心里的太戊,始终是一个敢于抗争和积极进取的帝王:他曾使一度衰萎的商王朝重新崛起,成就了王者霸业,并依託这片土地开创了商朝中兴的历史局面 。在太戊之后,商朝的第十三代王河亶甲又把都城建在这里 。自此,颛顼、帝喾、夏相、春秋卫成公、商朝太戊、河亶甲等均在这块建都谋猷、成就大业 。亳城东南1公里的次范村有商中宗太戊陵 。古史记载从商汤至太戊之间未从王都,太戊葬在这里,说明商汤灭夏之后,又回亳城建都,使商王朝兴盛起来 。太戊陵和传统帝王陵有不同处 。一般陵园帝王墓葬在享堂拜殿之后,享堂以祭祀拜祖之用 。但太戊陵墓则在享堂拜殿之前东南隅 。说明享堂拜殿之后墓葬已满所至 。有史记载,商汤的嫡长孙太甲继位,不遵守商汤的法度,胡作非为,于是伊尹把竺放逐桐宫,令他学习成汤法度,悔过反善,三年后复职为王,使商朝政治又出现清明的局面 。这个桐宫,可能就是伊尹在汤王墓地修建的享堂,祭祀先王之拜殿 。拜殿后葬殷墟出土甲骨文的记载,证明商亳在今内黄亳城 。《夏商史稿》 曰:“甲骨文有以下卜辞:癸丑王卜,贞,旬无祸,在十月又一,王征人方在亳《金》584,辞中重要的一句是‘征人方在亳’,人方在商之东南,既然征人方在亳,则亳之地望应在商之东南 。”九王,已无空穴,只好将太戊葬在拜殿东南隅 。
文章插图
享堂拜殿内部陵区情况商中宗陵为商帝太戊陵,《史记·商本记》载:“帝太戊,契二十一代孙,商雍己之弟 。”据中丁由亳迁嚣(又称隞)在今郑州 。河亶甲由嚣迁相(即今内黄亳城) 。太戊继而勤商,商中兴,死后葬于亳城东南曰:商中宗陵 。《内黄县誌》载:“商王中宗陵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次范村 。陵高一丈五尺有余,环绕数十丈许 。庙在陵后,正殿五间,旁有碑亭,庙门二重,前有丰碑……祭以春秋二仲 。” 经调查昔日陵外筑城(俗称皇城),占地4.5亩,内筑太戊陵,嫔妃墓,古柏森森,祭碑142块,还有接官厅等附属设施 。陵区内发现有仰韶、龙山文化及商代文化层(陶片、石器等),另县誌载有明、清时代谕祭商中宗陵祭文42道 。现存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庙碑铭并序》,螭首龟趺,通高6.45米,宽1.6米,厚0.59米,是河南现存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碑之一 。雕刻精湛,书法刚劲,碑文记述丰富,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