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呈孔毅父

戏呈孔毅父【戏呈孔毅父】《戏呈孔毅父》是宋朝着名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该诗首二句写自己的贫贱 , 三、四句论文章应以经世致用为贵 , 五、六句转写当前仕途生活的无聊 , 末二句突然想到江湖的野趣 。四层意思 , 看似不相衔接 , 但实际上层层相扣 , 与作者仕途失意的主旨贯穿始终 。此诗多用典故 , 联想奇特 , 情趣诙谐 , 再加之有意以律诗的变格来作古诗 , 句法变化多端 , 颇见功力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戏呈孔毅父
创作年代:宋
作品体裁:七言古诗
作者:黄庭坚
作品出处:《全宋诗》
作品原文戏呈孔毅父⑴管城子⑵无食肉相⑶ , 孔方兄⑷有绝交书⑸ 。文章功用不经世⑹ , 何异丝窠⑺缀露珠 。校书⑻着作⑼频诏除⑽ , 犹能上车问何如⑾ 。忽忆僧床同野饭 , 梦随秋雁到东湖⑿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孔毅父:即孔平仲 , 字毅父 , 临江新淦(今江西新乾)人 , 治平二年(1066)进士 , 黄庭坚好友 。⑵管城子:即毛笔 。⑶食肉相:即封侯之相 。据《后汉书·班超传》记载 , 看相的人曾说班超“燕颔虎颈 , 飞而食肉 , 此万里侯相也” , 后来班超投笔从戎 , 立功西域 , 果然封侯 。⑷孔方兄:即钱 。古时的铜钱中有方孔 , 故有此称 , 语出鲁褒《钱神论》:“亲爱如兄 , 字曰孔方” , 暗含鄙视与嘲笑之意 。⑸绝交书:嵇康有《与山巨源绝交书》 。这里借指与钱财无缘 。⑹经世:治理社会 。⑺丝窠(kē):这里指蜘蛛网 。⑻校书:即校书郎 , 旧章校勘书籍 。⑼着作:即着作郎 , 旧掌编撰国史 。⑽诏除:朝廷下令拜官授职 。⑾问何如:近来身体怎幺样 。⑿东湖:在江西南昌市东南 。白话译文像我这等靠执笔写文章过活的人 , 生来就没有封侯拜相的命了 , 那位孔方兄早向我发出了绝交的文书 。我以笔墨谋生 , 博取功名利禄 , 钻研不息的文章 , 但没有经邦治世的功用 。我纵有“经天纬地”的才华 , 文章也被人视为无益于世 , 跟蜘蛛网上缀着的露珠又有何两样 。朝廷下诏将我召入京城 , 却随意封我一个校书郎、着作郎这样位卑言轻的职务 , 我也只能登上马车问候别人身体怎幺样了 。突然想到与你同在江西之时 , 同宿僧寺 , 同桌而餐 , 虽清贫但惬意无穷 。做这贫苦清寒的官 , 还不如你我在梦中随那南飞的秋雁 , 回到东湖 , 过那自由悠闲的归隐生活啊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元祐二年(1087)作者在京任着作佐郎时所作 。作者一生政治上不得意 , 所以常有弃官归隐的念头 , 而有时还不免夹带一点牢骚 。黄庭坚与孔毅父本为同乡 , 今又同事 , 这首赠诗就因两人关係较亲密 , 故题头冠一“戏”字 , 也通过自我解嘲的方式来抒写政治上不得志的苦闷 。作品鉴赏文学赏析开头两句写得很别致 , 作者不明说自己靠着一支笔桿子立身处世 , 既升不了宫 , 也发不了财 , 而是精心选择了四个本无关联的典故 , 把它们巧妙地组合到一起 , 构成了新颖奇特的联想 。笔既然称“子” , 就可以食肉封侯;钱既然称“兄” , 也就能够写绝交书 。作者将自己富贵无望的牢骚 , 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 非但不显得生硬 , 还产生了谐谑幽默的情趣 。三四句承上作进一步阐述 , 将自己未能博取功名富贵的原因归咎于文章无益于世 , 表面看来是自责 , 实际上以反语暗指文章不为世人赏识 , 在自嘲中寓有自负的意味 。丝窠缀露珠 , 用清晨缀附于蛛网上闪闪发亮的露水珠子 , 来比喻外表华美而没有坚实内容的文章 。构想新奇动人 。五六句转入当前仕宦生活的自白 。这两句诗不单纯是记实 , 同时也在用典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中谈到 , 梁朝全盛之时 , 贵家子弟大多没有真才实学 , 却担任了秘书郎、着作郎之类官职 , 以致当时谣谚中有“上车不落则着作 , 体中何如即秘书”的讽刺语 。诗意表面上说他尸位素餐 , 其实是对于碌碌无为的官场生涯的不满 。仕宦既不如意 , 富贵又无望 , 于是逼出了最后两句的追思 。这是诗人在内心矛盾解脱不开的情况下所能想到的唯一出路 。不直说退隐 , 却写对往事的追忆 , 也给诗篇结尾添加了吞吐含茹的风韵 。这首诗抒写不得志的苦闷 , 却採用了自我嘲戏的笔调 , 感情上显得比较超脱 , 而诗意更为深曲 。文字技巧上的最大特点是善用典故 , 不仅用得自然贴切 , 还能通过生动的联想 , 将不同的故事材料串联组合起来 , 形成新的意象 , 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名家点评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如李光弼将郭子仪之军 , 一经号令 , 精彩数倍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起雄整 , 接跌宕 , 俱入妙 , 收远韵 。”作者简介黄庭坚(1045—1105) , 字鲁直 , 自号山谷道人 , 晚号涪翁 ,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治平年间(1064—1067)进士 。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 , 迁着作佐郎 。后因修史“多诬”遭贬 。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 ,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与苏轼齐名 , 世称“苏黄” 。诗以杜甫为宗 , 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 , 风格奇硬拗涩 , 开创江西诗派 , 在宋代影响颇大 。又能词 。兼擅行书、草书 , 为“宋四家”之一 。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