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向线


等风向线

文章插图
等风向线【等风向线】等风向线(isogon)是指在一定参考面上风向相同各点的连线 。若以单站高空风图上的等风向线为例 。由极点O向外呈辐散状的许多直线是等风向线,在各直线的端点标有风向的方位 。风向方位以度数表示,内圈数值表示风的来向,外圈数值表示风的去向 。分析等风向线,是比较準确地进行单站高空风图分析的準备步骤 。
中文名称等风向线英文名称isogon定  义在一定参考面上风向相同各点的连线 。套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天气学(二级学科)基本介绍中文名:等风向线
外文名:isogon
学科:天气学
定义:一定参考面上风向相同各点的连线
特点:由极点O向外呈辐散状
方位表示:以度数表示,分为内外圈数值
定义等风向线(isogon)是指在一定参考面上风向相同各点的连线 。表示方法若以单站高空风图(一张将某站测得的高空风风向、风速填在极坐标上的图)上的等风向线为例 。由极点O向外呈辐散状的许多直线是等风向线,在各直线的端点标有风向的方位 。风向方位以度数表示,内圈数值表示风的来向,外圈数值表示风的去向 。套用分析等风向线,是比较準确地进行单站高空风图分析的準备步骤 。热成风曲线在摩擦层以上风随高度的变化遵从热成风原理 。所以从摩擦层顶(高度为数百米)开始,由下向上按测风报告填写各层风的记录 。填写的方法是,根据测风报告中的某层风向, 在图上找到相应的等风向线,再根据该层的风速,沿此风向线找到相应风速值的点,在这里点上点子,在该点旁注明风记录的高度(以公里为单位,填写到小数一位) 。其它各层按同法填写 。图1就是一张已经填好的单站高空风图,图中A、B、C、……H 各点是根据各 高度的测风记录点的点子 。矢量
等风向线

文章插图

等风向线

文章插图
、……
等风向线

文章插图
分别表示各高度上的风向、风速 。
等风向线

文章插图

等风向线

文章插图
、……
等风向线

文章插图
分别表示两相邻高度之间的热成风方向和大小 。A、B、C到H点的连线称为热成风曲线 。
等风向线

文章插图
图1 单站高空风图冷暖平流分析根据热成风原理可知,在自由大气中的某层若有冷平流时,则该层中的风随着高度升高将发生逆时针偏转;若有暖平流时,则风随高度升高将发生顺时针偏转 。利用单站高空风分析图可以很清楚地判断风随高度而所偏转的方向,因而也就很容易地用它来判断测站上空冷暖平流的实际情况 。例如在图2 中,在地面以上1 - 3公里的气层中,风随高度升高而呈逆时针偏转,因此表示该气层中有冷平流,在3公里以上的气层中,风随高度升高是呈 顺时针偏转的,表示该层中有暖平流 。大气稳定度分析(1)相对不稳定区的分析
等风向线

文章插图
图2 相对不稳定区的分析在单站高空风分析图上,据根各层的热成风方向就可以判断出各层中相对冷暖区的分布 。如有上下相邻两个较厚的气层(通常厚度大于1000米),热成风方向有明显的不同, 则可将两气层的热成风平移到图上的空白处,绘成交叉的两条直线,因而如图2 所示的那样构成四个部分 。交点表示本站所在处,四个部份分别表示相对于测站的部位 。凡是上层为冷区,下层为暖区的那个部位,就是相对的不稳定区,如图中偏西的区域 。(2)大气稳定度变化的判斩利用单站高空风分析图,还可以通过对各层的冷暖平流符号以及平流强度的变化来判断大气稳定度的变化 。例如,当下层有冷平流,上层有暖平流时,则气温直减率趋于减小, 气层稳定度将增大 。反之,当下层为暖平流,上层为冷平流时,则气温直减率趋于增大, 气层稳定度将减小(或不稳定度增大) 。图1 中给出的实例是,上层有暧平流,下层有冷平流,说明气层稳定度将趋于增大(或不稳定度趋于减小) 。不过务必注意,不稳定度将趋于增大或减小只能表示不稳定度演变的一种趋向,而不应理解为气层已经处于不稳定或稳定的状态之下 。气层实际的稳定度状况应同时套用温度-对数压力图等工具来作深入的分析 。锋面分析利用单站高空风分析图,还可判断锋面性质、锋区所在的位置、锋区的强度、以及锋的移速和走向等 。在锋区内,因温度水平梯度很大,热成风也就很大 。同时,当测风气球向上穿过冷锋时,因有较强的冷平流,所以风随高度的升高而有明显的逆时针偏转,而当气球向上穿过暖锋时,因有较强的暖平流,所以风随高度的升高而有明显的顺时针偏转 。根括这些特点, 我们就可根据风随高度发生怎样的偏转来判断有无锋面存在以及锋面的性质 。气压系统的分析和判断利用单站高空风图还可判定本站处于什幺气压系统之中以及在系统的哪一部位等 。在没有天气图时,这就可作为判断天气系统的一种参考性的依据 。在不同性质的气压系统中, 风随高度的变化的情况是不同的;在同一气压系统的不同部位上,风随高度的变化情况也各不相同 。这是套用单站高空风分析图来判断测站附近的气圧系统的性质和本站相对于系统的部位的根据 。例如,冷高压是浅薄系统,其高度一般只有3 - 4公里 。在冷高压的东部,近地面风向偏北,向上则转为偏南风 。风向随离度升高而逆转,同时风随高度升高而出现一风速减小层 。又如冷低压,这是一种深厚系统,气旋式环流随高度升高而加强,所以在冷低压内风向随高度变化不大,而风速则随高度升高而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