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的生态向度


伦理的生态向度

文章插图
伦理的生态向度【伦理的生态向度】《伦理的生态向度》是2010年出版的图书 , 作者是杨英姿 。
基本介绍作者:杨英姿
ISBN:9787500487128
页数:214
定价:26.00元
出版时间:2010-5
内容介绍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中 , 人与自然的关係问题是个恆久而弥新的话题 , 其中也不乏以道德的眼光来观照这一关係的 , 只是作为一种哲学伦理学思潮 , 明确地主张自然具有道德地位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存在道德关係 , 却是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 , 这就是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的兴起 , 它直接导源于现实中的环境与生态危机 。西方环境伦理思潮各流派在不同的层面上探究自然存在物的道德地位以及人与自然的道德关係问题 , 其中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作为环境伦?学的奠基者 , 主张自然具有内在价值 , 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是人的道德应该 。其哲学努力在于沟通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 , 构建自然价值与人类德性、自然与文化辩证互补的环境伦理学 , 开闢伦理道德的生态向度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立足于西方伦理思想的整体发展 , 通过伦理拓展主张人类的道德视阈应扩展至自然生态系统 , 通过伦理转向坚持人类价值理论和道德价值观的生态/环境转向 , 通过伦理整合论证了自然与文化、自然价值与人类德性的辩证关係 , 通过伦理反思批判了西方“现代性”道德价值观和不公正的现代资本主义?会结构 。罗尔斯顿以现代生态科学的发展为理论支撑 , 以道德是人的本质规定和存在方式为根据 , 论证了环境伦理学伦理拓展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在物质、生命、精神三个层次上作为人类根源的大自然成为道德关注的对象 , 是道德他者範围迄今为止最广泛、最彻底的扩展 , 这使得环境伦理学成为最具利他主义精神的、更具包容性、无歧视性和生命力的伦理学 , 它在关注非人存在物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目的和整体利益的同时包容了自我利益和个体利益 , 因而是最具生态性的利他主义伦理学 。针对现代西方道德意识结构的倒错?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主张“恰当的生存单元就是道德关心的恰当层面” , 强调自然观、世界观相对于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前提优先性 , 力图为人的道德价值观提供存在论基础、注人生态性内涵 。罗尔斯顿认为 , “环境伦理学使西方伦理学走到了一个转折点” , 这一伦理转向的标誌性概念就是“内在价值”和“整体主义” 。通过论证大自然及其非人存在物的内在尺度和内在价值 ,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实现了价值範式由主观工具价值论向客观内在价值论的非人类中心转换;通过论证生态系统的系统价值统摄个体生命的内在价值?工具价值 , 以及人类整体环境利益高于个体利益 ,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实现了环境整体主义转向 。客观内在价值论并不否认人的主观价值的存在 , 环境整体主义也不排斥而是包容了人类利益和个体利益 , 所以 ,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转向通过强调道德的关係性和整体性而赋予了伦理道德以涵容更广的生态性 。伦理整合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在前述分析论证基础上的具体构建 。罗尔斯顿首先论证了自然与文化各具独立性而自然又环绕文化的辩证互补的生态关係 , 进而提出在环境伦理语境下人的德性从属于自然的内在价值 , 环境伦理?应当是价值伦理与德性伦理相结合、目的论与道义论相统一的伦理学 , 表现在环境伦理实践中即是自然主义环境伦理準则与人本主义环境伦理準则的结合 。伦理整合的目的是为人的道德规定性和存在方式确立一个宇宙自然的大背景 , 促使人类道德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更趋成熟和完整 , 这也是伦理道德的生态性所内涵的 。伦理反思是反观西方“现代性”道德是否有助于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建构 。罗尔斯顿认为欧洲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西方“现代性”道德存在着个人主义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偏执和物质性的低下等问题 , 同时在人与自?的关係上存在着价值盲点 。“现代性”道德在物化、异化了自然的同时 , 也把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係物化、异化了 。可以说 , 西方“现代性”道德价值观与环境伦理理念存在着严重的不相融性 , 而建基于个人主义价值观之上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则从制度上强化了人对自然的道德无视 。所以 , 罗尔斯顿认为环境伦理学无法建基于主客二分的主体性形上学哲学体系和个人主义道德价值观体系之上 , 期望到强调人与自然两相互补、和谐共生的东方思想中寻求伦理道德的存在论根据和生态性向度 。同时 , 建基于个人主义道德价值观之上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文明?展模式 , 是全球性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 , 在资本主义和工业文明语境下无法真正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能不成为历史的选择 。罗尔斯顿所开创的“伦理的生态向度”决不仅仅是指道德关注自然生态系统 , 它至少还有如下三个重要含义:一是人的安身之处、人的居所的生态性 , 人不仅生活于文化环境中 , 也同时栖息于自然环境中 , 人固然是独立的文化存在 , 但不能把自己看作是“逃离”(exodus)了自然的存在 。这种居所的生态性决定了“伦理的生态向度”的第二个含义 , 就是作为人的本质规定和存在方式的道德的?态性 , 即同时置身于自然与文化这一生态性背景下的人须践行道德的自我他在性、关係性和整体性 , 约束个体自我和人类自我的自利性 , 坚持共同体利益的逻辑优先性 , 把自我利益和个体利益融于整体利益 , 我存在是因为共同体存在 , 而不是相反 。“伦理的生态向度”的第三个含义是 , 道德须统摄人类生活的两大领域(自然与文化) , 以环境伦理与人际伦理共同构成完整的伦理学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在于 , 在宇宙自然的视角下 , 将人同时置身于自然与文化的共同背景之中 , 在自我的他在性、关係性和整体性中为人类的道德生存开闢了新的生态?度 , 期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伦理的生态向度的开闢 , 不只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係的道德觉悟 , 更是整个人类伦理文化的进步 , 它具有普遍而深刻的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杨英姿的《伦理的生态向度——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研究》是关于研究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的专着 。《伦理的生态向度——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