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


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

文章插图
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是201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崔永和 。本书立足于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倡导入与自然的双重主体和双重价值的共生原则,主张把人际伦理之“善”扩驳到自然界,从学理上前瞻性地问答了如何善待自然、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走出生态危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 。
基本介绍书名: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
作者:崔永和
ISBN:9787010095608
定价:35.00元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2月1日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首先,着重探讨了后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其次,系统探讨了近现代以来的生态危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问题;再次,深入探时了中困特殊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通过对现代实践方式的冷静反思,《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提出并阐述了”三种生产理论”和“三维伦理原则”,呼吁在建设后现代环境伦理中把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文化传统同马克思的“两个尺度”相统一的思想结合起来.切实关注人的环境需要与环境生产;在实践层面强调中围的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均衡发展,走后现代农业的生态化道路,因地制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天人和谐型社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简介崔永和,1942年生,河南清丰县人 。1968年毕业千武汉大学哲学系,1981年获河南大学哲学硕:七学位 。现任河南师範大学教授、湖南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唯物史观、生态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研究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2项,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 。主要着作有:《思维差异与社会和阶》、《哲学方法论纲》(合着)、《五十年中国哲学风云》(合着)、《主体生产力沦》(合着)、《全球化与生态文明论纲》(合着)等 。在《哲学研究》、《社会科学辑刊》等?物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 。《全球化与生态文明论纲》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崔永和,1942年生,河南清丰县人 。1968年毕业千武汉大学哲学系,1981年获河南大学哲学硕:七学位 。现任河南师範大学教授、湖南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唯物史观、生态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研究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2项,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 。主要着作有:《思维差异与社会和阶》、《哲学方法论纲》(合着)、《五十年中国哲学风云》(合着)、《主体生产力沦》(合着)、《全球化与生态文明论纲》(合着)等 。在《哲学研究》、《社会科学辑刊》等?物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 。《全球化与生态文明论纲》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图书目录导 论第一章 人的自然与自然的人第一节 自然史与人类史的耦合互动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三重基本矛盾第三节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第四节 人与自然的相互生成第二章 伦理关係中主体的对等性与非对等性第一节 主体对等性伦理与主体非对等性伦理第二节 主体非对等性伦理高于主体对等性伦理第三节 人在环境伦理中的责任及其价值实现第三章 自然价值的多重解释维度.第一节 价值与自然价值第二节 经济维度下的自然价值第三节 科学维度下的自然价值第四节 生态系统维度下的自然价值第四章 自然价值与环境伦理第一节 环境伦理的自利一利他原则第二节 环境伦理的公平原则第三节 环境伦理的构建与实施途径第五章 自然价值与人的生存第一节 自然界:人类活动与生活的基地第二节 自然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关係第三节 从“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第六章 现代化实践的生态悖论乙第一节 工业经济对生态良知的遮蔽第二节 个人利益原则的合理性及其限度第三节 从片面的个人到全面的个人第七章 “三维伦理”并存的后现代伦理第一节 “三维伦理”并存时代的来临第二节 多样化主体与多维价值选择第三节 环境伦理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第八章 中国的后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节 “天人合一”与后现代“天地人和谐”第二节 “交往理性”对“工具理性”的扬弃和超越第三节 “后现?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参考文献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