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古桥名 枫桥


江苏省苏州市古桥名 枫桥

文章插图
枫桥(江苏省苏州市古桥名)【江苏省苏州市古桥名 枫桥】枫桥是江苏苏州西郊的一座古桥,位于姑苏区,跨上塘河 。枫桥以唐代诗人张继的七绝《枫桥夜泊》而闻名天下,现与寒山寺、铁铃关和枫桥古镇共同组成枫桥景区 。
基本介绍中文名:枫桥
外文名:Feng Bridge
位置: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西郊枫桥街道
跨河:上塘河
桥长:39.6米
桥宽:5.7米
跨径:10米
类型:单孔石拱桥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门票价格:25元
开放时间:全天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可
地理位置枫桥位于姑苏区,跨上塘河(古运河) 。地名典故旧名“封桥”,因漕运夜间封此桥禁止船只通行 。后讹为“枫桥” 。《吴郡志》卷十七:“枫桥,在阊门外九里道傍 。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 。”一说原名枫桥,一度讹称封桥,宋王珪亲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一字遂正视听 。
江苏省苏州市古桥名 枫桥

文章插图
历史沿革始建于何时,待考 。唐诗人张继写有《枫桥夜泊》诗,遂为今名 。现桥为清乾隆三十五年重建 。鹹丰十年毁 。同治六年又重建 。
江苏省苏州市古桥名 枫桥

文章插图
枫桥老照片桥樑现状桥长39.6米,宽5.7 米,跨度10 米 。西坡踏步二十八级,东坡落于铁铃关内 。额镌“重建枫桥”四字 。桥南石柱上刻有“仁济堂安仁局董事经办”,“同治六年丁卯八月建” 。
江苏省苏州市古桥名 枫桥

文章插图
枫桥相关诗词枫桥(唐·杜牧)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
江苏省苏州市古桥名 枫桥

文章插图
枫桥夜泊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文解释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瀰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蕩到了客船 。词语解释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姑苏:苏州的别称 。作者简介张继[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懿孙,襄州(州治在今湖北襄阳)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肃宗至德初前后在世 。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 。与皇甫冉交,情逾昆弟 。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进士 。尝佐镇戎军幕府,又为盐铁判官 。大曆末,入内为检校祠部员外郎 。又分掌财赋于洪州 。后来夫妇俱殁于其地 。继诗以枫桥夜泊一首最着名,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作品鉴赏这首七绝,是大曆诗歌中最着名之作 。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前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相衬托,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 。全诗以一愁字统起 。《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 。"《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 。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 。"《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 。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範的艺术境界 。其名句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七绝·游苏州枫桥景区李祚忠游园览景到枫桥,隔水寒山寺尚萧 。曲径长廊花木绕,运河船队破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