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共强


王共强

文章插图
王共强【王共强】王共强,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督导师,国际TA分析师 。
基本介绍中文名:王共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医生
毕业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主要成就: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
个人履历1995年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疗一系后开始从事神经科学及心理谘询及治疗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国家执业资格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安徽中医药大学临床心理学、套用心理学专业兼职教师;国家职业心理谘询师培训特约教师 。安徽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心身医学会委员;安徽省神经病学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成员;安徽省睡眠研究会理事;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安徽省心理谘询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精神卫生与心理治疗专业进修班医师; 卫生部全国心理治疗师高级进修班学员; 国际TA心理协会TA互动分析培训班学员;上海久久婚嫁论坛特约心理顾问;国际儿童精神卫生与多动症培训班学员。学术成就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癫痫、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多系统变性以及神经心理疾病如睡眠障碍、神经症、抑郁症、婚姻恋爱家庭、亲子教育、职场就业等心理谘询和治疗 。先后在国内专业杂誌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有累计约5000小时的心理培训,心理体验,心理谘询和心理治疗经验,多次接受合肥电视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江淮晨报》等多家媒体就青少年网路成瘾,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关怀,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等心理问题的专访,先后受邀为学生,教师,医护人员,警察,以及企业员工做过10余场次大型心理健康讲座或心理专题培训 。获奖记录[1] 参与“肝豆状核变性基础与临床的研究”课题2000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指导安徽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论文“淮北市建筑工地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 2009年获安徽省学联优秀调研论文一等奖 。[3] 2013年荣获安徽省心理谘询学会授予安徽省首届优秀心理工作者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发表论文:[1] 王共强,马心锋,韩咏竹,等.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誌,2013,33(11): 1489-1493.[2] 叶群荣,胡纪源,王共强,韩咏竹.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临床症状特徵和中医证型分析.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8):34-36.[3] 王共强,张龙,马心锋,等.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Kayser-Fleischer环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研究杂誌. 2013,42(7): 98-101.[4] 许翠萍,王共强,孙岚,陈慧,韩咏竹.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述情障碍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誌,2013, 22(6):540-541.[5] 胡文彬,韩咏竹,季俊虹,胡纪源,王训,李凯,王共强,薛本春,杨任民. 葵花碟片治疗经典三叉神经痛的初步疗效观察. 安徽医药,2013, 17(5):828-829.[6] 王共强,王明姝,童广安,等.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神经心理特徵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誌,2013,33(3):316-319. [7] 何光远,王共强. Tourette 综合徵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中国儿童保健杂誌,2012,22(6):522-524.[8] 李代凤,王共强,胡纪源,等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及护理对策,安徽医学,2012, 33(3): 354-356.[9] 马心锋,王共强,胡纪源,等.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誌, 2011,20(11):1022-1024. [10] 王共强,叶群荣,马心锋. 从络病理论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誌, 2011,21(4):218-220.[11] 王共强,王伟,薛本春,等.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中医证候文献分析.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4):5-8.[12] 王共强,胡文彬,胡纪源.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神经心理功能障碍. 医学研究杂誌. 2011,40(1):147-150. [13] 金艳,韩咏竹,王共强,等. 护理干预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安徽医学, 2011,32(9): 1341-1342[14] 王共强,孙权,韩咏竹,等.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安徽医学, 2009,30(12):1429-1431.[15] 王共强,李代风,韩咏竹,等. 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认知灵活性的研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誌,2009,18(2):122-123.[16] 王共强,韩咏竹,杨任民,等.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流体智力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誌, 2009,17(5):473-476.[17] 王共强,韩咏竹,杨任民,等.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 中华神经医学杂誌, 2009,8(12):1262-1264.[18] 王共强,洪铭范,杨任民,等. 肝豆状核变性骨密度测定与骨关节症状的研究. 中国基层医药, 2005,12(3): 259-260. [19] 胡纪源,王共强,程楠,等. 肝豆状核变性合併癫痫的表现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誌, 2004,24(9):793-797.[20] 王共强,洪铭范,杨任民. 肝豆状核变性首发症状与误诊相关性分析. 实用医学杂誌, 2000, 16(2): 337-338. [21] 王共强,胡纪源,洪铭范,等. 急性脑梗死并发肩手综合徵115例:相关因素回顾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4, 8(22): 4414-4415.[22] 王共强,洪铭范,杨任民,等.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中心电图监测的套用价值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 2(1): 25-26.[23] 胡文彬,杨广娥,王共强,等. 非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和正常人记忆商数比较.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12 (3): 282-283.[24] Wen-Bin Hu, Guang-E Yang, Gong-Qiang Wang, Ren-Min Yang. Comparison of memory quotient between non-cerebral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patients andnomal people.Chinese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2004, 8(25):5384-5385.[25] 胡纪源,吕达平,王共强,等.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误诊研究.中华医学杂誌, 2001,81(11): 642-644.[26] 洪铭范,王共强,杨任民,等. 肝豆片对3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声像图及其功能的影响. 中医杂誌2001, 42(2): 93-94.[27] 王共强,洪铭范,杨任民. 肝豆状核变性首发症状与误诊相关性分析. 实用医学杂誌, 2000,16(2): 337-338.[28] 洪铭范,王共强,杨任民,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硬变及肝脏功能的改善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誌, 2000,20(12):890-892. [29] 蔡永亮任明山,杨任民,王共强. 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誌, 2000,20(10):747-749.[30] Xu SS, Cai ZY, Qu ZW, Yang RM, Cai YL,Wang GQ, Su XQ, Zhong XS, Cheng RY, Xu WA, Li JX, Feng B. Huperzine-Aincapsules and tablets for treating patients withAlzheimer disease. Zhong guo Yao Li Xue Bao. 1999;20(6):486-490.[31] 王共强,洪铭范,杨任民. GoodPasture综合徵合併胼胝体出血1例. 脑与神经疾病杂誌, 1999, 7(4): 204.[32] 韩咏竹,何光远,王训,李凯,王共强,杨任民. 中药肝豆片Ⅰ号与二巯基丁二酸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疗效的比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誌,1999,19(2): 69-70.[33] Ming-Shan Ren, Wen-Bin Hu, Zhi Zhang, Shuang-Wu Ju, Yu-Xin Fan, Gong-Qiang Wang, Ren-Min Yang. Copper-chelating therapeutic effect in Wilson disease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phenotypes and polymorphisms of ATP7B gene. World J Gastroenterol 1998; 4(4):340-342.[34] 洪铭范,王共强,杨任民. 小剂量安坦致精神障碍一例报告.临床神经病学杂誌1998,11(6):339.科研项目[1] Wilson病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準的研究.起止年:2012~2014,编号:2012zy65.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 。(主持)[2] 柴郁温胆汤联合不同锌给药治疗抑郁症的机理研究;起止年:2011~2013,编号:2011qn06. 安徽中医药大学青年自然资金 。(参与)[3] 基于DME方法的Wilson病中医证候规律及客观化研究. 起止年:2011~2013,编号:2011zr011B. 安徽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主持)[4]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治疗的规範化研究---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及评估. 起止年:2011~2013;编号:2010A016. 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 。(参与)[5] Wilson病患者认知功能的ERP和MRI研究. 起止年:2008~2011;编号:KJ2008B70ZC.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