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


磁带

文章插图
磁带【磁带】磁带是一种用于记录声音、图像、数字或其他信号的载有磁层的带状材料,是产量最大和用途最广的一种磁记录材料 。通常是在塑胶薄膜带基(支持体)上涂覆一层颗粒状磁性材料或蒸发沉积上一层磁性氧化物或合金薄膜而成 。曾使用纸和赛璐珞等作带基,现主要用强度高、稳定性好和不易变形的聚酯薄膜 。
基本介绍中文名:磁带
英文:magnetic tape
别称:录音带
属性:紧凑音频盒带
用处:记录声音、图像或其他信号
分类: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带等
简介定义英文名称:magnetic tape在中国大陆,通常“磁带”或者“录音带”一词都指紧凑音频盒带,因为它的套用非常广泛 。在台湾,reel-to-reel tape被称为盘式录音带、紧凑音频盒带(Compact audio cassette)被称为卡式录音带、8轨软片(8-track cartridges))被称为匣式录音带 。
磁带

文章插图
title磁带54年1963-2017年:承载记忆的AB面磁带,作为承载一个时代记忆的载体,已有50年的历史,即从最初的数据存储到主流的音乐存储介质 。196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研製成了全球首盘盒式磁带,大小仅为早期的菲德里派克(Fidelipac)循环卡式录音机的1/4,磁带双面都由塑胶外壳包裹,可最大程度保护其中的数据,每一面可容纳30到45分钟的立体声音乐 。
磁带

文章插图
1965年,8声轨磁带诞生 。3年后,TDK的超级动态系列上市,宣告了第一款“高保真”磁带诞生 。1970年,第一盘120分钟磁带诞生,即每一面可容纳60分钟的音频数据 。1971年,Advent公司推出了201型磁带机——其搭载杜比B型降噪系统,磁带才被更加认真地用于录製音乐,为之后开始的高保真卡带和播放器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索尼Walkman系列为代表的携带型随身听出现,造就了磁带在全世界範围内的风靡 。正是在这个时期,音乐磁带的销售开始取代密纹唱片,随身听一跃成为携带型音乐市场的象徵 。然而好景不长,在很多西方国家,磁带市场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末的销售高峰后,就开始急速萎缩 。到了90年代初期,CD的销售就超过了预录製卡带 。1998年,韩国三星公司推出了全球首台MP3播放器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尤其是进入了千禧年之后,MP3格式开始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2007年,当英国一个主要的电器零售商宣告停止销售磁带后,《太阳报》就自作主张宣告了磁带的死亡 。2009年,网路杂誌Pop Matters认为磁带已经可以圆满退场了:“一些媒介就是注定要灭亡且永无复兴之日,磁带注定是这种命运 。”2010年秋,美国媒体报导了磁带的“重生”:美国25个音乐厂牌开始重新製作磁带,着名的音乐网站Pitchfork也早就进行了类似的尝试,并且这些磁带不是老专辑的翻录,而是新发行的专辑 。一些独立乐队,如Animal Collective、Deerhoof、the Mountain Goats也推出了磁带专辑 。如今,磁带变为一种收藏,依旧在市场上活跃 。据业内行家称,老磁带的大部分品种发行量小,外加绞带、受潮等自然损耗和人为损耗,其收藏价值会越来越高 。尺寸磁带尺寸广义上讲包括磁带的宽度、长度或者磁带盒的规格 。磁带盒常见的规格:AIT磁带多为3.5英寸(8.89厘米)、DLT磁带多为5.25英寸(13.335厘米) 。工作原理为什幺磁带可以存储音频信号呢?它的工作原理是什幺呢?原来,录音磁头实际上是个蹄形电磁铁,两极相距很近,中间只留个狭缝 。整个磁头封在金属壳内 。录音磁带的带基上涂着一层磁粉,实际上就是许多铁磁性小颗粒 。磁带紧贴着录音磁头走过,音频电流使得录音头缝隙处磁场的强弱、方向不断变化,磁带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个个磁极方向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铁”,声音信号就这样记录在磁带上了 。放音头的结构和录音头相似 。当磁带从放音头的狭缝前走过时,磁带上“小磁铁”产生的磁场穿过放音头的线圈 。由于“小磁铁”的极性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它线上圈内产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断变化,于是线上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放大后就可以在扬声器中发出声音 。技术螺旋扫描记录技术的历史可追溯到40多年前 。1956年,ampex公司将螺旋扫描设备作为一种可靠的存储设备推向了视频市场 。该设备每平方英寸磁带可存储的数据大幅度增长,读数据的速度比当时线性磁带技术还要快 。螺旋扫描技术的高性能和大容量迅速使螺旋扫描技术成为视频广播业的标準 。许多电视台仍使用类似的螺旋扫描磁带驱动器,每套磁带系统的价格超过了10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