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现象 下雪


自然现象 下雪

文章插图
下雪(自然现象)【自然现象 下雪】下雪,下雪是一种自然现象,空中的水汽凝华后,又重新落到地面上的过程,水是地球上各种生物存在的根本,水的变化和运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在地球上,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这些水汽又随着风运动到别的地方,当它们遇到冷空气,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 。这种降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降水,这就是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 。
基本介绍中文名:下雪
外文名: It snows
拼音:Xia Xue
简拼:xx 
性质:既可作名词,也可做动词
介绍下雪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天空中气象条件和生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大气固态降水 。这些大气固态降水的叫法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名目繁多,极不统一 。为了方便起见,国际水文协会所属的国际雪冰委员会,在徵求各国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1949年召开了一个专门性的国际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大气固态降水简明分类的提案 。这个简明分类,把大气固态降水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 。前面的七种统称为雪 。为什幺后面三种不能叫做雪呢?原来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水汽先变成水,然后水再凝结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 。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右图为十种大气固态降水示意图,从上向下分别为: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雹) 。
自然现象 下雪

文章插图
下雪
自然现象 下雪

文章插图
近亲家族霰夏天,在高山地区,天空里经常有许多过冷水滴围绕着结晶核冻结,形成了一种白色的没有光泽的圆团形颗粒 。气象学上把这种东西叫做霰,许多地方口语称它为米雪或雪霰 。霰的直径一般在0.3到2.5毫米之间,性质鬆脆,很容易压碎 。霰不属于雪的範畴,但它也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 。
自然现象 下雪

文章插图
冰粒和冰雹夏天,在北方平原地区,常常会遇到另外两种大气固态降水,这就是冰粒和雹 。冰粒和雹是比较大的能够流淌的水滴围绕着凝结核一层又一层地冻结而形成的半透明的冰珠 。气象学上把粒径不超过5毫米的叫做冰粒,把粒径超过5毫米的叫做冰雹 。冰雹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 。据记载,世界上最大的冰雹,比拳头还大,直径超过十厘米,重量超过一公斤 。
自然现象 下雪

文章插图
霜、雨凇和雾凇除了大气固态降水之外,地面上还经常出现另一种所渭“地表生长型”的固态降水,这就是霜、雨凇和雾凇 。这些固态降水,虽不属于大气固态降水,仅仅是水汽在地表凝华结晶和冻结而形成的 。但这些固态降水,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影响较大 。霜冻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它经常让农业减产 。为了避免霜害,人们付出了艰巨的劳动 。雨凇和雾凇对人类也并不是很友好的,它们一般在高山地带出现 。在过冷天气里,微小的雨滴或雾滴碰到剧烈冷却的物体表面时,便在上面形成雨凇和雾凇 。这类固态降水的强度和规模,有时是非常惊人的,往往在一二天之内,物体迎风面上能聚结上一层一米多厚的冰壳,景色十分神异,好像童话里的意境 。形成机制条件在天空中运动的水汽怎样才能形成降雪呢?是不是温度低于零度就可以了?不是的,水汽想要结晶,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