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麻绳的最细处


不做麻绳的最细处

文章插图
不做麻绳的最细处【不做麻绳的最细处】《不做麻绳的最细处》是2016年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金岩,张梅 。
基本介绍书名:不做麻绳最细处
作者:金岩,张梅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
书籍信息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ISBN: 9787515815947作者:金岩 张梅译者:出版日期:2016-05-01开本:16开点击率:466装帧:平装图书价格:$35元内容简介麻绳的作用常被人忽视,但如果它在关键时断裂,损失的就不只是麻绳,甚至可能是人的生命 。“麻绳断在最细处”,一只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都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根麻绳无论有多粗,它的牢固程度都取决于最细的那个环节 。不做麻绳最细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自省态度,是一种查漏补缺的高度自觉,是一种如履薄冻的危机意识 。“绳在细处断”对职场人士有相当大的启示,如果把一个单位比作麻绳,那幺“最细处”的员工往往就是跟不上企业整体步伐的员工,他们的工作有盲区、有短板、有疏漏 。要想真正不做“麻绳最细处”,就要在各个方面提升自己,让“细处” 变为“粗处” 。只有麻绳前后一般粗,企业才会稳定,才能顺利发展,也才能具有始终如一的竞争力 。作者简介 金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读博士,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乐器学会专职副秘书长,京桥基业建设集团文化顾问,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 。已出版着作《实用文案与活动策划撰写技巧及实例全书》《无界行销》《做个懂幽默能包容心淡定的女人》等 。张梅,现在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工会负责宣传工作,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兼任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地学哲学委员会委员,北京物联网研究会理事 。曾任北京地质学会副秘书长,成功策划组织过多项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地学科普活动、决策谘询调研工作,参与多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织出版了多部科普图书 。图书目录目?录“绳在细处断”——你发现“麻绳”的问题了吗? /麻绳哲学:麻绳断了,损失的不只是麻绳 /有盲区:意识盲区比视觉盲区更危险 /有短板:取决于最细处而非最粗处 /有疏漏:小细节背后隐藏大灾祸 /你是没发现,还是熟视无睹? / 麻绳变细的思考——为什幺存在薄弱环节/“麻绳变细”在于平时“想不到”“不去想”/“麻绳变细”在于缺乏忧患和操心意识/“麻绳变细”在于缺乏认真和负责态度/“麻绳变细”在于缺乏学习和进取精神/“不做麻绳的最细处”——让自己从短板变为长板/不做“差不多”先生/不做“负能量”人物/不做“滑头型”员工/不做“藉口型”员工/不做“糊弄型”员工/预防麻绳变细负责任:对自己该做的事负起责任来/选择了工作,就意味着责任/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提升能力/尽职尽责是标準,尽善尽美是目标/勇于承担责任,乐于担当责任/守忠诚:把企业的事看成是自己的事/企业兴亡,人人有责/不背叛,面对诱惑要经得住考验/不离弃,与企业同舟共济/不浪费,节约的都是利润/共成长,把忠诚看成是生存智慧/执行到位:真正把每件事都做到100%/“100-1=0”:做到位才能创造价值/不打折:以“做好了”为标準/不走样:以“流程化”为标準/不跑偏,以“结果导向”为标準/不拖延:以“日事日清”为标準/让麻绳不断增粗主动性:比要求更进一步/“期望二,做到十”:树立更高的标準/“多一盎司定律”:主动多做一点事/“眼里要有活”:比别人更自觉/“积极的补位意识”:做公司需要的事/“态度决定一切”:永远不要说足够好了/找方法:不要为自己找寻藉口/别说难,先问问是否竭尽全力/找方法,就一定有方法/做正确的事,也要正确地做事/少说一些如果,多说一些如何/时代在变,方法也要变/勤学习:练就以一当十的本领/孜孜求索,学习力就是竞争力/边学边乾,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勤学苦练,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不断充电,告别本领恐慌/善于学习,笔桿再沉也要拿/让麻绳永远不断忧患意识:即使居安,也要时刻思危/警钟长鸣:心中常存危机感/顺境危机感:谁动了你的乳酪/海因里希法则: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适者生存:像雄鹰一样适应环境/奔跑起来:永恆的竞争法则/团队精神:不要让自己成为掉队的人/认同团队,与团队目标一致/减少内耗,不要在窝里斗/与人分享,实现合作共赢/融入团队,抛弃个人英雄主义/协作配合,打造最优秀的狼性团队/追求卓越:成为团队里的领头雁/坚持标準,严格要求/感恩做人,负责做事/没人要求,自我要求/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完美执行,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