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疗

冷疗【冷疗】冷疗(cold therapy),利用低于体温的介质接触人体,使之降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它与冷冻疗法的区别在于,它所加于人体的低温不会造成组织细胞的损伤 。短暂较深的低温可以兴奋神经系统,过长则作用相反;冷作用于局部可使血管收缩,继而扩张,有利于改善局部循环;冷使呼吸加深,临床用于高烧、软组织损伤早期、神经官能症;也常用于保健,提高机体抵抗力 。
基本介绍中文名:冷疗
外文名:cold therapy
作用:消炎、镇痛、解痉挛、退热
方法将致冷物质作用于人体,使局部或全身温度一过性降低,从而达到治病和增强体质目的的方法 。此法套用已久,但对其生理反应和治疗作用的深入研究是20世纪初才开始的 。冷疗法与冷冻治疗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利用致冷物使人体降温,但两者温度不同,人体组织的反应也很不一样,临床套用的目的和适应症并不相同 。冷疗法所用的温度一般高于0℃,降温缓慢,不会引起局部组织损伤 。而冷冻治疗所用的温度大大低于0℃,降温急骤,使组织细胞产生冰晶而被破坏 。临床上冷冻疗法是以局部套用为主,而冷疗方法则有局部或全身套用之分 。局部套用的冷疗法有冰袋、冰垫、冰水浸浴、冰块按摩、低温湿敷、冰运动疗法(将患部浸入冰水10~20分钟,或用冰块按摩5~7分钟,随即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和氯乙烷喷射 。全身套用有酒精擦澡、湿包裹、冷水灌肠等 。全身冷疗又广泛用于健身,如冷水浴、冬泳、冰块擦澡等 。作用局部冷疗法引起人体的反应有局部的直接作用和继发的全身反应两方面 。局部反应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苍白;周围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减慢,一般每降温1℃,神经传导速度将减2m/s 。冷使皮肤神经感受器功能下降,甚至一过性丧失,其中触觉和冷觉感受器最为明显;肌肉受冷后收缩能力降低,这与肌梭兴奋性减低、神经传导速度变慢、组织粘稠度增加有关;由于组织粘稠度增高,肌力减弱、关节发僵,活动範围变小;局部组织代谢功能减低;细胞通透性改变,局部渗出从而减轻 。上述局部反应均为可逆的,反应的强弱取决于降温的速度和幅度、持续时间和受冷範围 。局部冷疗引起的全身反应与局部反应的强弱有关,面积小、时间短、降温幅度不大时,全身反应很小或引不起全身反应;反之引起寒战、出汗减少、心率减慢、呼吸变深等现象 。作用和临床套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消炎:冷使血管收缩,细胞通透性改变,局部渗出及出血减少,局部炎性水肿减轻 。②镇痛:冷使神经兴奋性下降、传导速度减慢,故能缓解疼痛 。③解痉挛:为肌肉兴奋性及收缩力减低的结果 。④退热 。冷疗法在临床常常套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以及神经痛、神经炎、神经兴奋或肌肉疲劳所致的肌肉痉挛、高热、中暑等 。冷疗法的禁忌症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栓塞性静脉炎、雷诺氏病、皮肤感觉障碍、重症高血压病和肾脏病,体质过弱的老年及婴幼儿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