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桂珍( 二 )


倪桂珍

文章插图
倪桂珍和三个女儿在教育子女中,她崇尚林肯的“民有、民享、民治”,把基督教义主张的受苦、忍让、宽容、博爱融纳之中,也在对待子女婚姻、支持子女从政,也是坚持博爱包容之心 。特别是在对待女儿宋庆龄、宋美龄婚事上,更为突出 。当时宋庆龄婚事,丈夫宋嘉树还在人世,1915年6月,宋庆龄特地为自己和孙中山的婚事返回上海徵求父母的同意,作为母亲是善良的,她泪眼婆娑地劝导庆龄说:孙已有妻室,儿子孙科比她还大,两人年纪相差悬殊 。后在女儿离家出走后,立即与丈夫搭船追至日本拦阻,然生米已成熟饭 。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孙宋婚姻也许大逆不道,但宋家和孙中山的革命伙伴终究还是谅解了他们,1918年丈夫宋嘉树积劳成疾患胃病逝世 。而蒋与宋的结合,是在她丈夫已去世九年后的1927年,在宋美龄的婚姻上,倪桂珍给予坚持,当蒋介石去日本探视她,并正式提出求婚时候,她说我的女婿必须是一个基督徒,基于这个承诺,蒋介石在婚后,成为一个基督徒,而在蒋介石政府里头,乃至以后宋美龄生活圈子里,到处是和基督教有关的一群人,基督教不仅深深制约着蒋介石和宋美龄,也深刻地影响着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并且在早期国民党政权的政治运作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倪桂珍不仅是位良母,更是位通情达理的贤妻 。1982年《报刊文摘》中说:“宋庆龄发现她母亲照片,照片背后写有倪桂珍,浙江余姚人字样” 。在《蒋介石家事、家信》、《宋庆龄传》、《宋家王朝》、《宋氏家族第一人》等书上和记载,或是1993年南京煦园的“孙中山和宋庆龄事迹展览”中均说到:“宋庆龄的父亲是韩教準,海南文昌人,过继给舅父改姓宋,名嘉树,字耀如,娶余姚姑娘倪桂珍为妻” 。倪桂珍生于1869年,与宋嘉树所生的三男三女都是出类拨萃人物 。民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蒋、宋、孔都是她的儿子或女儿、女婿 。1931年在青岛避暑时突然瘁死,终年六十二岁,遗体安放在上海万国公蒋宋孔陈墓 。出身介绍倪桂珍(1869—1931),江苏川沙(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人 。1869年生于川沙镇中市街36-38号,因排行老三,故又名三姐 。其父倪蕴山,是耶稣教的一名牧师 。母亲是中国明代着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 。徐家世代为官,官称“文定公”,居住在现上海西南部的徐家汇,据说,“徐家汇就是以这个家庭命名,从字义上解释即‘徐家中心’” 。徐家汇后来划入法租界,教会的活动受到了租界当局的保护,由于这种历史与宗教的渊源,徐氏家族一直在租界範围有威望和影响 。在以“三寸金莲”为美的年代,倪桂珍因裹脚反应大,发高烧,父母不忍心看着小女儿再受折磨而终止了这种摧残肢体的酷刑,由此她便有了那个时代的女孩子中非常罕见的天足 。倪蕴山受西方影响,思想开明,所以倪家的孩子不分男女都给受教育,他把自己子女都送入教会学校读书,不包办子女婚姻 。倪桂珍幼年时在川沙读私塾,后随父去上海,就读于西门外白云观美国教会学校——稗文女子中学 。该校的办校目的是“传播福音,开闢门路”,以宗教课为主,所以倪桂珍成了一名虔诚的耶稣教信徒 。她的父母却是虔诚的基督徒,使她得以在较为开明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倪桂珍本人也是个奇特的女子,天资聪慧,5岁时便跟着家庭教师学写字,8岁入上海妇女联合救济会创办的布里奇曼女子学校读书,14岁因成绩优异被送进上海西门的佩文女子中学,17岁毕业 。她数学成绩很好,还弹得一手好钢琴 。联姻情况早年在美国鼓动宋嘉树逃离茶店自奔远大前程的那两个留学生牛尚周、温秉忠,回国后分别娶了倪家的大小姐倪桂清、二小姐倪桂姝为妻 。他们与宋嘉树在上海不期而遇 。望着老友孤独苦闷的样子,他们马上想到了已19岁尚待字闺中的妻妹倪桂珍,便主动地承担起月下老人的角色,为这对深受世俗偏见排斥的人走近对方积极地创造条件 。有着一双大脚,受过西式教育,能在钢琴上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这样的女子,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简直是凤毛麟角 。可在那个价值观、审美观被严重扭曲的社会,这些优良素质竟成了倪三小姐寻觅佳偶时的巨大障碍 。而宋嘉树那传教士的怪异身份,和他那不中不西的样子,也使他在通往婚姻的道路上几乎陷于绝望 。不过,这一切都在一个礼拜天的教堂里彻底地改变了 。这天,出于牛尚周、温秉忠的精心安排,宋嘉树陪着他们来到教堂 。当他一眼看到在唱诗班中高歌讚美诗的倪桂珍时,他真切地感到了上帝对他的垂爱 。眼前的姑娘是这样地朴实动人:乌黑平直的秀髮一丝不乱地向后梳着,整齐的刘海儿下是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温柔的目光中透着智慧和虔诚 。鬓角上的一小串珍珠跳动着灵性的光芒 。她并不美艳,却有着比美艳更吸引人的独特气质 。在宋嘉树看来,能与这样的姑娘结为终身伴侣,是一个基督徒足以快慰平生的美事 。宋嘉树的求婚非常顺利 。1887年仲夏他们举行了中西合璧式的婚礼 。先由传教士克拉伦斯·里德主持了一个简朴的仪式,接下来是中国传统的结婚宴席 。恐怕所有喝了高粱喜酒的来宾都不会想到,这个婚礼上的两位新人所组成的家庭会在此后的一个世纪中给中国的政坛带来多幺巨大的影响 。婚后,随夫住在崑山,成为宋嘉树所在教会——监理会的热心服务者 。1889年春,其父倪蕴山去世,倪桂珍回川沙治丧,并继承其父在川沙开创的耶稣教事业 。1890年,宋嘉树离开崑山,来到川沙,夫妻俩藉助川沙城南门大街“内史第”沿街3间(今川沙镇南市街65-69号)居住,并此开设福音堂 。每当礼拜天,宋氏即在城中牌楼桥闹市处布道演讲 。作为妻子和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公,倪桂珍是非常称职的 。新婚燕尔,倪桂珍便体会到了传教士的清贫 。宋嘉树的月薪不足15美元,寒冬来临时,倪桂珍连一条新围巾也捨不得买,日常的生活费用,也要靠她不断地抽取从娘家带来的嫁妆才能维持收支平衡 。由于月薪太低不能养家餬口,宋嘉树于1892年辞去了牧师职务,转而从事工商业 。他在川沙办过家庭印刷所,还在家中织造毛巾,后又去上海办印刷所和麵粉厂 。倪桂珍娘家的声望和广泛的社会关係,为宋嘉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在妻子这颗福星的照耀下,宋嘉树很快时来运转,成为上海滩上赫赫有名的实业家 。虔诚信徒作为基督徒,倪桂珍似乎比她的丈夫更虔诚,凡是在宗教信仰範围内所能做到的事,她却不遗余力去做 。在她丈夫以巨资捐助孙中山从事反清斗争的同时,倪桂珍也接济穷人,并且是学校和教堂的赞助人 。她的作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朋友们称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 。她一生笃信祷告的力量,常常一跪就是几个小时 。宋美龄曾这样谈到她的母亲:“在母亲看来,祷告上帝不仅是请求他祝福她的子女;乃是等候他的旨意 。对于她,宗教不是单行道 。她按照他的箴言生活,公正行事,爱慈悲,谦卑地与他同行 。她常向我强调这一点:我们不应当要求上帝做任何可能伤害别人的事 。她的去世对于她的子女是极惨重的打击,可是对于我的打击也许比较更重,因为我是她最小的女儿,曾十分依靠她而不自知 。(宋美龄:《祈祷的力量》,台湾《读者文摘》,1955年第7卷第4期) 生儿育女1889年7月15日,倪桂珍在川沙市南市街的“内史第”内,为宋耀如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 。倪桂珍与丈夫宋耀如为她起名为宋霭龄 。1893年1月27日这一天,宋耀如夫妇的第二个女儿诞生了 。宋耀如夫妇给她取名为庆龄 。他们还为她起了个英文名字——罗莎蒙德,是为了纪念恩人里考德牧师的女儿,自己的知己好友罗莎蒙德·里考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