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养脾胃不生病


食养脾胃不生病

文章插图
食养脾胃不生病【食养脾胃不生病】脾胃不好 , 身体健康就失去了保障 。中医养生专家教你如何养好脾胃不生病 。全书共10章 , 详解脾胃养生的大作用 , 细说脾胃病自我诊断的小窍门和科学的养脾胃之“道” , 提供数十种饮食及中药调养脾胃良方、数十个经络调养脾胃小妙招 , 一本书为你解决脾胃烦恼 。
基本介绍书名:食养脾胃不生病
类型:健身与保健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7122200329
作者:赵承勇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数:208页
开本:16
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
基本介绍内容简介求医不如求己 , 自己才是最贴心的保健医生 。药补不如食补 , 厨房才是最安全的家庭药房 。详解脾胃养生的大作用 , 细说脾胃病自我诊断的小窍门 , 提供数十种饮食及中药调养脾胃良方、数十个经络调养脾胃小妙招 , 一本书为您解决脾胃烦恼 。作者简介赵承勇 , 男 , 主治医师 , 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现湖南中医药大学) 。熟读《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等中医经典 , 曾出版《平衡养生10堂课》 。执业医师编号:199843110432930710215图书目录第一章脾胃是人体的“粮仓” , 健康全靠它们来养 脾胃相表里 , 论脾说胃话健康 人活一口气 , “有胃气则生 , 无胃气则死” 脾胃是五脏六腑的“粮库”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 脾胃好人更有精气神 脾升胃降功能强 , 人体“内环境”则平衡 第二章脾胃伤不起 , 察颜观色警惕脾胃有隐疾 吃饭“没胃口” , 脾胃有大责 易饿易渴 , 也是脾胃不佳惹的祸 “烧心” , 谨防脾胃在“闹彆扭” 腹胀 , 脾胃有可能正处在“水深火热”中 噁心呕吐 , 必与脾胃有关 胃痛 , 拉响脾胃需要关注的警报 肚脐“异象” , 告知你脾胃的健康状况 倦怠无力 , 也与脾胃有关係 看面相 , 透过五官知道脾胃的健康状况 第三章脾胃无虞重在养 , 饮食之“道”确保脾胃不受伤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最养脾胃的饮食方式 黄色入脾胃 , 黄色食物要多选择 甘入脾 , 甘甜的食物要适量多吃 吃饭多咀嚼 , 汤、粥最养脾与胃 刺激性食物要节制 , 爽了口舌伤脾胃 贪图寒凉 , 伤脾伤胃没商量 饑饱无常让脾胃受损 , 三餐定时定量好 养脾胃有良方 , 饭前先喝汤 饭后这些“事儿” , 脾胃易受伤 第四章养脾胃不需太麻烦 , 食物中有补益脾胃的“上品” 五穀为养 , 益气养血益脾胃 山药等薯类 , 都是养好脾胃的“灵根” 每天三颗枣 , 补益气血脾胃强 薏苡仁健脾除湿 , 功效很全面 栗子当零食 , 益气健脾很美味 花生养脾胃 , 是杂粮中的精品 乌鸡一身都可入药 , 皆是“脾胃灵” 绿叶蔬菜荞脾胃 , 滋养脾胃功效奇 木耳益气活血 , 养脾胃不可不备 大蒜养脾胃 , 为脾胃保驾护航 山楂养脾胃 , 横扫一切“没胃口”的毛病 第五章中药是补脾胃的天赐良药 , 善用中药让脾胃安康 人参是补益脾胃的“百草之王” 芡实补脾胃 , 南方家庭主妇用了上千年 甘草养脾胃 , 甘当“和事佬” 茯苓健脾渗湿 , 对症保健脾胃不虚人更靓 藿香帮脾胃除邪气 , 养生又治病 陈皮很常见 , 常用理气养脾胃 丁香芳香益气 , 也是养脾胃的宝贝 大黄益脾胃 , 重在除积 千姜养脾胃 , 温寒化湿最相宜 玉竹清热生津 , 让脾胃津液充足“动力”足 第六章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 益气血补脾胃的良方让人更刚强 “大米粥”是调养脾胃的天下第一粥 “红糖鸡蛋汤”益气养血 , 常喝人不虚 “三红茶”是人人都可选用的脾胃调理秘方 “红糖小米粥”补益气血 , 是寻常百姓的重要“补品” “黑紫二米粥”补气养血 , 常吃底气足 日常“腊八粥” , 健脾抗衰乐悠悠 “枸杞山药糊”补脾养胃 , 延年益寿 “二米南瓜粥” , 脾胃最需要的香甜粥 “茯苓养生饼”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益脾健胃美食 “人参大枣粥”是益气健脾的不二选择 第t章脾胃湿热爱生病 , 健脾除湿的药膳让脾胃安身心安 “赤豆薏米汤”常食脾胃无湿热 , 人更靓更健康 “薏米莲子百合粥”击退中焦湿热 , 无病一身轻 “二豆汤”清凉除湿 , 最适合暑夏季节饮用 “山药黑豆薏仁汤”除湿热健脾胃 , 可提神 “红莲枸杞鹌鹑汤”治湿热 , 健脾补虚劳 “荸荠羹”清热健脾 , 辅治一切湿热之症 “双枣莲藕炖排骨” , 常吃可避免湿热上身 “清心莲子田鸡汤”益气健脾除湿热 , 还你一片清凉 “土茯苓鳝鱼汤” , 值得家庭收藏的健脾除湿热美味 “车前草猪肚汤”健脾除湿热 , 适合家庭首选 “雪梨豌豆炒百合” , 奇妙的组合却有健脾胃的大作用 第八章脾胃虚寒生疾病 , 温养脾胃给身体带来“阳光” “猪肚墨鱼汤”暖身暖脾胃 , 常吃不怕冷 “豌豆糯米粥”补好脾胃 , 让身心一团和气 “补中益气汤” , 源自《脾胃论》的补虚寒名方 “枸杞萝蔔狗肉汤”也是暖胃祛寒的调补良药 “人参柴(乌)鸡汤”大补元气 , 健脾强身心 “莲子紫米粥”是美味的益脾祛寒粥 “人参蜂蜜粥”来一碗 , 虚病全解除 “白果莲子乌鸡汤”养好脾胃 , 无寒凉序言俗话说:“没啥也别没钱 , 有啥也别有病 。”但人吃五穀杂粮 , 怎能不生病 。那幺 , 病又从何而来呢?金代着名脾胃病大医家李杲说“内伤脾胃 , 百病由生” , 在他看来 , 脾胃受伤 , 是百病滋生的主要因素 。同时他还指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不定、寒温不适、劳役过度等都是内伤脾胃的根本原因 。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 , 工作压力很大 , 常常加班熬夜 , 或是昼夜颠倒 , 作息时间混乱;同时饮食不规律 , 饑饱无常 , 过食肥甘;再加上焦虑、抑郁、忧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 脾胃必然会受到损伤 。中医认为 , 胃主受纳 , 脾主运化 , 它们被历代医家称为“水谷之海” , 是“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 , 因为人体的生长发育 , 以及包括周身血液在内的维持生命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靠脾胃供给 。一旦脾胃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 身体肯定就会出现问题 , 而百病也会由此滋生 。中医常说的“脾胃虚则百病生” ,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脾胃虚弱 , 首先是胃的受纳与降浊功能受影响 , 以至于气血生化无源 , 使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头目肤发有失濡养 , 而发生病变;而脾失健运 , 不但其他脏腑组织得不到营养的供给 , 同时水湿内停 , 久蕴成湿热 , 或聚为水饮、痰浊等 , 这些都极容易引起和加重各种疾病 , 如眩晕、咳喘、胸痹心痛、痰多、腹胀、便秘、小便不利、水肿等 , 从而影响健康 , 加速衰老 , 缩短寿命 。另外 , 脾胃虚弱 , 会导致人体元气不足 , 体质自然不好 。然而“正气存内 , 邪不可乾” , 也就是说 , 如果体内的正气充足 , 病邪便无从损伤身体 。而体质不好的人 , 元气也虚 , 抵抗病邪的能力自然就差 , 感冒等病邪也会乘虚而入 , 危害健康 。关于脾胃与健康的关係 , 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概括说:“盖人自有生以来 , 惟脾胃以立命之本 , 胃强则强 , 胃弱则衰 , 有胃则生 , 无胃则死 , 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在这里 , 他将脾胃视为人的立命之本 , 胃气强则生命健旺;胃气弱则身体会逐渐衰退;胃气无时 , 就说明人的生命已经结束 , 真正地死亡了 。他还认为 , 在各种衰老与疾病的原因之中 , 脾胃虚损是最重要的因素 。这一理论 , 又一次将脾胃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高度 。可以这样说 , 如果脾胃不好 , 身体健康也就失去了保障 。所以 , 要想平安健康地生活 , 长寿少生病 , 就必须养好脾胃 , 即使治病也要兼顾脾胃的补养 。怎样才能养好脾胃呢?我们常听人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 , 一顿不吃饿得慌” , 这两句话不仅道出了食物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 也道出了食物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实际上 , 食物养生命 , 也就是养脾胃 。因为 , 食物通过我们口中进入食管后 , 首先停留的地方就是胃 。中医讲 , “胃以喜为补” , 也就是说 , 我们只有吃进去胃喜欢的食物 , 它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受纳与消化的功能 , 将之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一般来说 , 胃喜欢的主要是易于消化且对它没有刺激的食物 。脾也是这个道理 , 人们常说“冷食伤脾” , 试想一下 , 炎热夏天里 , 浑身内外燥热之时 , 突然吃下一口冷饮 , 体内原本温热且正在运行的脾胃受到寒冷的刺激 , 它们的工作必然会受到影响 。所以 , 食物对脾胃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 , 脾胃本身也需要气血的濡养 , 而气血来源主要依靠食物营养供给 。由此可见 , 养脾胃 , “食养”是最基本的方式 , 也是最佳的方式 。而食养脾胃也很有讲究 , 不但要遵循科学之道 , 结合中医学原理及常识 , 才能算得上是正确与完美的方法 , 同时还有许多民间经验及偏方值得学习与借鉴 。为此 , 笔者特别编着了这本《食养脾胃不生病》来献给所有珍爱生命与健康的朋友 。全书共分为10章 , 内容涉及脾胃功能理论、科学的养脾胃之“道”、养脾胃的食物与药材 , 重点介绍了许多养脾胃、美容的方法 , 以及从脾胃入手的常见疾病的食疗防治方法 , 以期科学、正确、全面地指导人们养好脾胃、远离疾病 , 在健康的大道上一路顺风! 编着者 2014 年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