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与许仙


白蛇与许仙

文章插图
白蛇与许仙【白蛇与许仙】由杭州歌舞团演出的传统舞剧 。舞剧表现许仙与白蛇由恋到变,变中有爱,经历许多坎坷,最后留下无限悔与恨的爱情故事 。该剧另闢蹊径,从许仙入手,採用心理结构的方法,跳跃式地剪辑故事情节,较为成功地融现代技法与传统文化为一体 。
基本介绍中文名:白蛇与许仙
外文名:The  White Snake and Xu Xian
类别:传统舞剧
演出单元:杭州歌舞团
简介中文名称: 白蛇与许仙剧情介绍舞剧表现许仙与白蛇由恋到变,变中有爱,经历许多坎坷,最后留下无限悔与恨的爱情故事 。序总是离人泪孤灯摇篮人难寐,亦梦亦幻影相随,生怕回首偏回首,长夜怎忍离人泪 。舞段:“人难寐”、“影相随”、“偏回首”、“离人泪” 。第一场西湖之恋花如潮进身如风,堪羡西子意正浓,借得雨丝系情丝,轻舟摇进洞房中 。舞段:“春之风”、“春之情”、“春之雨”、“春之湖”、“春之夜” 。第二场端阳之变正嘴和尚念歪经,几番诡言打入心,许仙若不耳根软,岂能伤妻害己身 。舞段:“进谗”、“惊变” 。三场坎坷之爱九死一生因何来,救夫索夫只因爱,人生多少坎坷路,是是非非谁定裁 。舞段:“群鹤孤蛇”、“颠倒情怀”、“落叶知秋”、“水火不容” 。四场合钵之恨回黄转绿情方好,有情却被无情恼,金钵压碎团圆梦,饮恨人间向天啸 。舞段:“回黄转绿”、“两打三敲”、“金钵神威”、“天奈何兮”、“合钵之恨” 。尾场天地悠悠责任者责任描述创作者编剧:鲜于开选 。编导:鲜于开选、刘振学(特邀) 。作曲:邓尔博(特邀) 。配器:邓尔博、李跃、孙天强、宋家明、姚梦云 。舞美设计:周本义(特邀,布景)服装设计: 徐晓红 (服装设计), 莫小敏(特邀,服装)、伊天夫(特邀,灯光)、李树生(灯光) 。总策划:宋家明、邓京山、陈红冰 。演出者主要演员:张益仙、傅晶(饰白蛇A、B),王中尉、张斌(饰许仙A、B),刘小玲、袁桂珍(饰小青A、B),武林乔(饰法海) 。乐队:杭州歌舞团管弦乐队 。指挥:宋家明 。演出介绍演出大事记本剧根据民间神话传说白娘子和戏曲《白蛇传》等情节改编 。曾于1987年春演出 。经修改后,以全新面目参加第四届浙江省音乐舞蹈节演出,获优秀演出奖、艺术组织奖,并赴海口参加第三届海南国际椰子节演出 。1994年编导应邀赴香港为香港舞蹈团排练该剧,于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公演 。评论评论撷萃另闢蹊径舞许仙万宙该剧另闢蹊径,从许仙入手,採用心理结构的方法,跳跃式地剪辑故事情节,较为成功地融现代技法与传统文化为一体 。首先,编导将原作中以白素贞为中心人物的结构方式,改由许仙来代替,突破了由神及人、爱人及神的审美思维方式,直接寻找一种人与自然契合的精神,弘扬一种人类的生命力,追求我们中华民族悠久而独具魅力的文化传统 。其次,整个舞剧的心理结构是在维繫原故事情节完整性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虚与实的结合便相得益彰 。第三,舞剧从许仙的人文背景入手,使得白蛇、青蛇作为神所具有的一种魔力,增添了表现空间而汪洋恣肆 。青蛇在怒斥许仙时,不必再亲手击剑问罪,而是通过青蛇的心理活动外化,让舞台上出现手执棒槌的老太太,挨次鞭鞑许仙的肉体,也体现了一种人性所应具备的伦理道德观念 。(摘自1994年8月15日《舞蹈信息报》)沟通中西艺术的舞剧罗辛该舞剧既传统又现代,使中国民族舞剧找到了一种与世界舞剧艺术接轨的形式,符合当今观众的审美情趣 。音乐、舞蹈语彙也有突破创新,如“水漫金山”这场舞,数十名身着水绸服的舞蹈演员,随着颇具现代气息的音乐律动,跌宕起伏地起舞,一派波浪滔天的壮观景象 。总的追求是中国传统舞蹈语彙的现代化和西方舞蹈语彙的中国化 。(摘自1994年5月15日《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