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山


仙居山

文章插图
仙居山【仙居山】仙居山,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仙居乡发旺村境内,主峰高525米 。山势呈南北走向,山体面积4平方公里,植被面积为95%以上,主要生长松树、栗树 。仙居山的南端为万丈峭壁 。峰顶有元角洞、观音洞、罗汉洞、龙王洞、三仙洞等五个自然山洞 。洞内怪石嶙峋,曲径通幽,蔚为壮观 。盛传唐时然灯道人曾在元角洞住过 。有诗曰:“灵鹫山下号然灯,时赴蟠桃添寿城 。神舞虹霓透汉宵,腰悬宝篆无生天 。”并在此修一寺庙,名仙居寺,此山以寺得名沿用至今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仙居山
地理位置:湖北省荆门市
主峰高:525米
山体面积:4平方公里
人文情怀桥头镇有三分韵味:山,水,田园;其中一份就在仙居山 。仙居山就象一幅高山流水画,飘逸而又风致,悬在镇的南天门;又象山水盆景,巧夺天工,摆放在镇的南大院,细细把玩,惊叹不已 。仙居山,俗称栲栳山 。栲栳山此名太土里土气了,哪儿有点书卷气,哪儿有点艺术味,毫无蕴含仙风道骨,实在名不副实,有伤大雅,误人品味 。此山承四明山余脉,虽已边缘化,北近杭州湾,但是,四明山的余风尚在 。四明山乃道家第九洞天福地,而道家最高境界则是仙,故仙居山亦多仙气仙迹 。松槓石,传说与铁拐李有关,棋盘陀,曾见南斗北斗手谈,石屋洞,不知哪位道家羽化所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引无数慕名者前来驻足,后来者络绎不绝 。秦始皇求仙东巡,也许登上过峰头,眺望东海中虚无缥缈的蓬岛,突发奇想,命徐福浮槎入海,索求长生不老之丹 。徐福东渡遗址,近在咫尺------达蓬山;渡海造船,也许徐福曾将斧头伸向仙居山,不知砍去了多少仙树,才得以浮桴于海外 。东汉的严子陵,不在自家门口垂钓,(那时的仙居山尚属余姚境内,堪称严高士的故乡,后来居然生脚跑到慈谿来了,真是世事不可料也)却跑去富春江,终于成不了仙 。倒是五代的罗隐,曾跑来仙居山垂钓,不愧是着名诗人,赐给坐过的石头一个极雅的名字:钓鱼石 。也许此石再修练千年,或可羽化成仙,如孙悟空,如贾宝玉,而吾等已不复见之矣 。最聪明的要算南宋的莫子纯,跑到山上读书,,沾了仙气,不但养成了为人称道的名节,还捞了个一榜会元,可惜急于做官,最终屈居第二 。仙居山有东西两峰,恰似两个常年修道之士,于是渐渐成了气候,似乎能呼风唤雨,俗称:“山头戴帽,非雨即风” 。这祥云仙雾笼照山上的茶树,其茶则被唐代的茶圣陆羽称为“仙茗” 。有时这祥云仙雾出岫而泻,瀰漫湖泊田野,浸润每家每户,闻之则沁人肺腑,顿觉神清气爽,神思飘飘矣 。祥云仙雾落入谁家,哪家必出名人 。余秋雨近水楼台先得月,他浑身祥云仙雾与光环,多多少少沾染了仙居山的仙气,故他的文笔,飘逸散澹,自然而无造作,有仙家之神髓,做学问而不辍,修道如此,能不大成乎?!董银芳称颂余秋雨的书法:“线条含蓄而风致,结体内敛而不张扬”,颇合道家修内而不张扬于外的宗旨;仙居山不露峥嵘,一派平和温良,含蓄而又风致,两者岂是偶合?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 。
仙居山

文章插图
书籍记载《韵味桥头》一书记载仙居山两峰夹一溪,长年细水涓涓,不似嵇康弹琴,洋洋洒洒,却如伯牙抚弦,风韵雅致;无王昭君出塞之声,有浔阳江畔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悦耳 。和以鸟鸣,如闻天籁;月映于潭,聆听“二泉映月”,清风徐来,吹拂衣襟,则飘飘欲仙尔!故每重阳登山,吟自製七律以兴怀:何处桃源树转低,忽惊东海与天齐 。仙人指路枰犹在,莫子书墩诗未题 。茶泡菊花香有味,潭涵雁影鸟鸣溪 。休论徐福浮槎事,携酒呼朋石洞栖 。仙境就在眼前,夫复何求,何必舍近而求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