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文章插图
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芒康县,中国第二个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中国滇金丝猴最重要的分布地之一,已发现滇金丝猴种群数量700余只(2013年) 。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斑尾榛鸡、马来熊、绿尾虹雉等珍惜濒危动物及其生态系统 。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山地生物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属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西藏芒康县
气候类型:山地气候
占地面积:185300公顷
级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滇金丝猴、斑尾榛鸡、马来熊
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
历史沿革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名西藏红拉山自然保护区,1985年被芒康县列为县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至1988年经西藏自治区珍惜野生动物考察队考察,确认为当地百姓称之为“準察”的滇金丝猴是世界濒临灭绝长类;1992年被西藏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11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位置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芒康县境内 。地理坐标为东经98°20′~98°59′,北纬28°48′~29°40′之间 。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形地貌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形特徵是相对高差大、纬度较低、强烈深切、地形破碎 。山高、谷狭、坡陡,裸露岩石与山底原始森林交叉镶嵌是保护区最为典型的地貌特点 。气候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500~4500米,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季气候温暖、晴朗和乾燥;夏季,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暖湿气流相遇,在此形成降水 。年降水和温度的分布极不均匀,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点 。水文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澜沧江及两江支流 。区域範围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红拉山为主,东西宽约30公里,南北长96公里,总面积185300公顷,共分为2个核心区、4个缓冲区及2个实验区 。核心区面积为87090公顷(其中朋波拉核心区面积50740公顷,与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相连;美德核心区面积36350公顷)占总面积的47%,主要是滇金丝猴栖息地及原始针叶林分布区;缓冲区面积为45770公顷(其中日根缓冲区面积18690公顷;麻吉缓冲区面积6460公顷;门巴缓冲区面积8220公顷;小昌都-亚中缓冲区面积12400公顷),占总面积的24.7%;试验区面积为52440公顷(其中盐井实验区面积9620公顷;徐中-普拉实验区面积42820公顷),占总面积的28.3% 。保护目标保护对象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斑尾榛鸡、马来熊、绿尾虹雉等珍惜濒危动物及其生态系统 。植被资源①保护区纬度高,山高谷深,山高谷深的地形使区内的原始森林保存比较完好 。保护区立体气候明显,森林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70%~80%,森林类型有阔叶林、针阔混成林、高山草甸等,分布着云南红豆杉、油麦吊云杉、云杉、冷杉、红松、雪松、高山松、高山栋、高山柳、红柳、白柳、山杨、云松、高山草甸等珍贵林木 。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79科235属447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还有种子植物231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7属14种,被子植物71科224属429种 。按资源用途分,区内有经济植物69科130属157种,其中药用植物52科107属132种 。名贵的药材主要有冬虫夏草、知母、贝母、大黄、胡黄连、红景天、当归、党参、三七等 。名藏药珍珠七十丸、二十丸、常觉等饮誉藏东,驰名区内外 。②代表植物:红松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c.)又名果松、海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为中国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 。云南红豆杉其它俗名:紫杉、神木,红豆杉属红豆杉科 。云南红豆杉是中国4种红豆杉之一,是以云南为中心分布区的地方特有种 。动物资源①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脉中部 。南北走向的山脉,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造成气候、土壤和森林植被类型的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扩展提供了通道,使保护区内蕴育了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包括珍稀濒危物种滇金丝猴等 。区内有脊椎动物19目39科158种,其中两栖爬行类2目4科6种;鸟类11目21科95种;哺乳动物6目14科57种 。②保护区内除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同大熊猫一样的珍贵的灵长目类动物滇金丝猴外,已发现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0种,其中有云豹、雪豹、斑尾榛鸡、绿尾虹雉等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12种;及小熊猫、猞猁、马来熊、藏马鸡、鹦鹉、秃鹰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48种 。区内其它珍贵动物还有苏门羚、林麝、岩羊、白腹锦鸡等 。野生动物药材有麝香、鹿茸、牛黄、雪蛙等 。芒康境内现有滇金丝猴700余只,每群在100只左右 。③代表动物:滇金丝猴保护区内有三个家族的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与大熊猫几乎同样珍贵,是堪称第二国宝的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金丝猴属共有4个亚种:越南金丝猴、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均被列为世界濒危动物的红色名单中 。滇金丝猴,又称黑抑鼻猴,也因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于是有人又称之为黑猴或花猴 。仅分布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不到40公里的云南德钦县、芒县非常狭窄的区域内 。绿尾虹雉别名贝母鸡,属于鸡形目雉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斑尾榛鸡别名花尾飞龙、飞龙,属于鸡形目松鸡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开发利用科学研究昌都2014年开展第二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取得重大发现:新发现雪豹、鹗、棕尾鵟、灰背隼、云雀和喜马拉雅斑羚等多个野生物种,芒康红拉山自然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数量从500多只上升到700多只 。旅游信息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名红拉山自然保护区,红拉山生态旅游区距芒康县城60公里,海拔2300~4400米,栖息着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灵长类动物金丝猴200多只 。生态景象壮观,有雪山、森林、峡谷、高山和深谷等自然风光 。保护区内地势险峻,但因滇藏公路贯穿于内,故而是西藏境内交通相对便利的一个保护区 。生态价值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垂直带与自然垂直景观明显,生态系统独特,它是中国罕见的低纬度,高海拔的保护区之一,是中国高原林区宝贵的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基因库 。具有很高的自然保护和科研旅游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