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尾


度尾

文章插图
度尾【度尾】度尾、古称万善里,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西部,木兰溪上游 。度尾镇位于仙游县的西部 。北纬25度24分,东经118度34分,地处闽中丘陵地带,木兰溪上游,与泉州市的永春、德化相毗邻 。
基本介绍中文名:度尾
古称:万善里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西部
土地总面积:111.72平方公里
地理概况四面环山,中成盆地,平原地面海拔在100—300米之间,全镇土地总面积111.7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9.5万亩,耕地面积3.85万亩,设16个村委会,3个社区,全镇总人口82883人 。,山地面积10万亩,是仙游县的农业大镇 。是历史名人郑纪和国画大师李耕的故乡 。境内气候独特,属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溪流众多,木兰溪贯穿全境,水资源、森林资源和耕地资源丰富 。盛产度尾文旦柚等地方特色优质水果,建成万亩文旦柚基地、以欧洲鳗、鲟鱼系列养殖为主的淡水养殖基地和以巴西菇、蘑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三大基地 。特别是作为地方特色的优质水果度尾文旦柚,相继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誌称号,载入《中国土特名产年鉴》,2002年初成为全国首家原产地标记认证的水果品种,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度尾镇度尾地处闽中丘陵地带,四面环山中成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2.3℃,无霜期350天以上,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 。度尾镇物产丰富,享有“仙游东西乡”中的“西乡”美称,是仙游县四大镇之一 。粮食作物以水稻、地瓜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蔬菜等 。最负盛名的特产是度尾文旦柚,该水果曾被前国家主席李先念称讚为“无籽蜜柚”,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国家“绿色食品”标誌使用权;2002年荣获福建省农业名优特新产品展销会金奖,福建省名牌产品,国家“原产地保护标记”认证注册;2005年再次被认定为福建名牌产品;2006年荣获福建省名商标称号,是度尾镇对外推介的一张名片 。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仙游县度尾文旦柚为国家地理标誌保护产品,保护範围为仙游县度尾镇、大济镇现辖行政区域 。特产度尾盛产文旦柚、柑桔等水果,名贵果品文旦柚基地建设被列入1999年国家科委“星火计画”项目,到2002年规模可达2万亩 。养殖鳗鱼、中华鲟的天然宝地,已建立水产养殖、精茶名果、工艺美术、食用菌、水利水电、畜牧蔬菜等六大支柱产业 。具有地方特色的“竹编漆器”、“木雕绘画”、“绢画挂扇”等工艺品以及“二级茉莉花茶”等省部优产品畅销各地,名闻遐迩 。文化遗产度尾最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是度尾鼓吹乐 。度尾鼓吹乐形成于宋朝,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经过几百年来的民俗活动和民间习俗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风格的艺术表演 。度尾鼓吹乐,在整个莆仙乃至福建省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曲》中赞曰:“闽中雅乐,太古遗音 。”那幺,这个长鸣于兴化大地上的民间音乐绝响究竟有着怎样的迷人魅力呢?笔者日前走进仙游县度尾镇,近距离聆听和感受这一独特民间文化的光荣与辉煌 。据《仙游县誌》载,仙游民间音乐源远流长,“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又经长期演变发展,形成浓郁的地方音乐特色,有民间歌曲、戏曲音乐、器乐等 。仙游器乐较着名的有十音、八乐和大鼓吹等 。“大鼓吹”因演奏时吹大唢吶和打大鼓而得名,乐器有大鼓、大锣、大钹、二钹、小锣、钟锣和一对大唢吶(俗称“公母吹”,公的吹高八度,母的吹低八度,略有支声复调的因素),迎宾送客等大场面开场和收场都要用大鼓吹演奏 。据考证,度尾鼓吹乐是中国民间音乐史上较为古老的乐种之一,源于北宋,原为北狄军乐,传入中原后,与大曲相结合,成为黄门鼓乐 。经历代不断入闽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乐文化与当地民间音乐相融而成 。鼓吹乐可分“大鼓吹”“小鼓吹”“大棚吹”“三教吹”4大类,小鼓吹中最具特色的是《七枝谱》,也称客板吹,相传是宋代某藩王由南京携带一班鼓吹乐手入闽,后因战乱,宫廷乐师流散各地,至度尾下蔡、云水传授技艺,流传至今 。度尾鼓吹乐曲牌有“挂金牌”“将军令”“状元游”等,与古代迎宾仪式、军队凯旋而归场面相吻合 。度尾鼓吹乐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大唢吶为主、中小唢吶主配音,以鼓指挥,锣、钹配之,构成以鼓点指挥、唢吶主奏、锣鼓振节的导乐性特徵 。鼓吹乐的调式和板式则呈现出简朴的特徵,不繁複华丽,尽显简约质朴之美,其吹奏特点粗犷高亢,气势昂扬 。度尾鼓吹乐现存古典曲目221首,其中大鼓吹14首、小鼓吹46首、大棚吹11首、三教吹150首 。简谱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还是以“上尺工还合四乙”记载,随后才被翻译为“123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