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华县下辖乡 大石桥乡


湖南江华县下辖乡 大石桥乡

文章插图
大石桥乡(湖南江华县下辖乡)【湖南江华县下辖乡 大石桥乡】大石桥乡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之地—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南端,萌渚岭下,是永州市与广东、广西交往的南大门,G207线穿境而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江华同志的故乡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大石桥乡
行政区类别:乡
所属地区: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
电话区号:0746
邮政区码:425000
地理位置:江华瑶族自治县
面积:92.43平方千米(2017年)
人口:23816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江华故居
车牌代码:湘M
乡情概况大石桥乡东邻大圩镇、小圩镇、两岔河乡,西界广西富川县新华乡和福利镇,南接涛圩镇,北连白芒营镇 。全乡总面积92.43平方千米(2017年) 。辖32个行政村 。共有人口23816人(2017年),瑶族人口约占全乡人口总数的95%,耕地面积为1368公顷,山林面积5912.3公顷,全乡人均年纯收入1298元 。作为全县三大烟区乡镇之一,大石桥乡支柱产业为烤菸产业,仅烤菸一项,菸农收入达1028万元,人平增收400元 。大石桥乡辖大石桥、蒲塘、大祖脚、寨背洞、荷家塘、安家、茶园、栎口、鹧鸪塘、新田、白泉塘、杨家木园、九工岭、油渡、井头湾、四张塘、洞尾、岩口、蕉源、牛尾背、岭头寨、中洞、源口、东辽、沙井、大莲塘、龙广田、沉塘、立下源、大竹坪、金竹沖、洪水32个村委会 。
湖南江华县下辖乡 大石桥乡

文章插图
大石桥乡国家级烤菸基地旅游资源大石桥乡人杰地灵,是曾任全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顾委常委——江华同志的故乡,1999年12月江华同志逝世以后,安葬在老家鹧鸪塘村后的青山上,青山形象独特,意义深远 。山上苍松萃柏,环境清幽 。现已成为江华人瞻仰革命先烈和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学习基地 。
湖南江华县下辖乡 大石桥乡

文章插图
红色教育基地——江华同志故居展厅民风民俗大石桥乡瑶民属“平地瑶”,有特有的瑶族语言—梧州话;有本土的民俗、民风,如坐歌堂、安龙等;有鸳鸯豆腐丸、风味香米花生糕等独特的民族风味小吃;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总管庙,据说其管辖大石桥、涛圩、河路口等乡镇的雨情、雨势,一到乾旱季节均有不少外乡人来膜拜 。具有优势1、区位优势 。大石桥乡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之地—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南端,是永州市与广东、广西交往的南大门,G207线穿境而过,沿207国道,北达县城沱江仅30分钟,南至广西贺州仅一小时,到广州也仅需8小时,交通较为便利 。2、年轻而富有活力 。大石桥乡设立于1995年,近几年来致力于发展乡内交通网、农业基础设施及各类阵地建设 。3.政策优势 。江华县属少数民族县,又是国家贫困县,享有一系列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 。大石桥乡属瑶族聚居地,又有独特的地理、资源人文优势,享有更多的民族优惠政策和投资环境 。道路及农业基础设施全乡32个村已有27个村通水泥路,总计完成水泥路硬化里程38公里,机耕道100公里,引水渠300公里 。人畜饮水工程2006年以来,该乡先后对8个村实施自来水工程改造,解决了8000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尤其是在大石桥村(乡政府所在地)设有日产水量40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 。电力通讯全乡32个村全部完成了农网改造,用电稳定,可按照投资商要求,配置各种电力负荷,确保正常供用电;电信设施基本健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建立了覆盖全乡的通讯设施,消除了信息盲区 。生活设施宾馆、饭店、学校、中心卫生院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2009年乡党委政府向上级争取到了乡敬老院建设、乡文化站建设、香港善恆会援建的中洞完小宿舍楼等项目 。至2009年底,敬老院、中洞完小宿舍楼建设均已完工,乡文化站建设已完成选址,即将进入建设阶段 。物产资源大石桥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条件好,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西河自南向北从该乡穿境而过 。大石桥乡是江华县重要农区和三大烟区乡镇之一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烤菸、玉米、花生、大豆、油茶、柑橘、桃、李、柿等 。全乡坚持以烤菸生产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蔬菜种植,走“烟--稻--菜”的发展路子,依託“万亩烤菸基地”发展“万亩蔬菜基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山林面积达5912.3公顷,以杉木、松木为主 。管理机构大石桥乡招商办是全乡招商引资的职能和服务机构,实行规範化管理一个视窗对外、热情办公、一条龙服务的办事制度,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外商提供办理证照所需的资料和文本,协助投资者办理相关报批手续 。招商引资项目1、无公害商品蔬菜项目市场预测:蔬菜是人们每天不可缺少的食物,城市居民食用的蔬菜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城郊的菜地,而目前城郊的大量土壤正在受到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侵蚀了大片的蔬菜种植地,再加上农民对农药化肥等的不科学使用,造成许多有害残留物沉积在蔬菜内,例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雌性激素等 。长期食用这类蔬菜,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消费者渴望吃到安全、健康的蔬菜 。重点是利用大石桥乡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及“烟--稻--菜”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拟在主烟区--中洞片、七星洞片、杨家木园片开发建设5000亩连片种植的、专供粤港澳地区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茄子、白菜、豆角、莴笋等无公害蔬菜及优质红薯等耐旱杂粮 。可採取独资或“公司+农户连基地”现代企业模式合资方式进行 。2、油茶种植项目市场预测:①茶油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且含维生素A和E,居各种植物油之冠,加之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的油茶籽,远离城市“三废”污染源,故从其种子榨取的油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食用油 。据了解,这种纯天然的绿色食用油在台湾市售价是花生油的二十倍,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誉为“东方橄榄油” 。目前油茶出口贸易空前活跃,前景广阔 。②我国已经启动了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示範作用 。③油茶种植4年后可投产,8年后即可进入丰产期,生长周期短,采果时间较长,正常情况下丰产期可达40—50年,树龄可达200年 。大石桥乡属丘陵地形,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发展油茶生产可谓得天独厚 。拟在中洞片进行连片开发荒山10000亩,可採取独资或“公司+农户连基地”现代企业模式合资方式进行 。3、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大石桥乡人杰地灵,是曾任全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顾委常委——江华同志的故乡,1999年12月江华同志逝世以后,安葬在老家鹧鸪塘村后的青山上,青山形象独特,意义深远 。山上苍松萃柏,环境清幽 。现已成为江华人瞻仰革命先烈和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学习基地 。可採取独资或合资方式开发成红色旅游区 。4、瑶俗开发项目大石桥乡瑶民属“平地瑶”,有特有的瑶族语言—梧州话;有本土的民俗、民风,如坐歌堂、安龙等;有鸳鸯豆腐丸、风味香米花生糕等独特的民族风味小吃;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总管庙,据说其管辖大石桥、涛圩、河路口等乡镇的雨情、雨势,一到乾旱季节均有不少外乡人来膜拜 。可採取与江华瑶族自治县其它瑶俗项目同时开发成独具特色的瑶俗旅游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