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王相岩漫赋

春日登王相岩漫赋【春日登王相岩漫赋】《春日登王相岩漫赋》由明代官员张崇雅所着,是一篇杂言古诗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春日登王相岩漫赋
创作年代:明代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作者:张崇雅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春日登王相岩漫赋》【创作年代】明代【作者姓名】张崇雅【文学体裁】杂言古诗作品原文春日登王相岩漫赋林虑山环数千里,突兀崇岩半天起 。燕台北拱瑞烟轻,函谷西来山气紫 。碧连嵩岳云,清引淇园月 。水帘千尺作龙吟,半卷寒云半飞雪 。桃溪松岩簇烟霞,仙原迥与嚣尘绝 。君不见,万仞峰堑,径开悬山迢递 。接天凝冱,墨染层岩环轩,纹枰月满台 。醉翁原非沉湎客,东山谢是济时才 。玉黎九华音尘杳,至今谁复问天台 。步蟾遥指苏门啸,猿鹤无亏萎芳草 。夏馥清尘独自矜,春山镇日东风扫 。作品注释王相岩:又名老道岩,宝泉岩 。位于林虑山主峰西侧的石板岩乡,距林州市区25公里 。相传,在3300多年前,殷商王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Fùyuè,名说,因做苦力于傅而称傅说),曾在这里居住过,因王者相者在此住过,所以叫王相岩,住过的小村叫王相村 。傅说是商朝第二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他和商汤时期的伊尹(Yīyǐn,名伊,尹是官名)被称为历史上的“奴隶双璧”,他们都业绩辉煌 。林虑山:太行山位于林州市西部的一段,被称为南太行林虑山 。突兀(tūwù):高耸的样子 。崇岩:高峻的山岩 。半天:空中 。燕台(yāntái):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筑台以招纳天下贤士,故也称贤士台、招贤台 。后作为君主或长官礼贤之典 。拱:耸起,隆起,弯曲成弧形 。瑞烟:祥瑞的烟 。函谷句: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成语“紫气东来”比喻吉祥的徵兆 。连同上句和下两句,指出林虑山的地理方位:燕台之南,函谷关之东,嵩岳之北,淇园之西,蒙受着燕台、函谷、嵩岳、淇园之祥瑞之气 。碧连二句:林虑山南连嵩岳碧云,东承淇园清月 。嵩岳,五岳中的中岳嵩山 。淇园,着名的周时卫国竹园 。水帘二句:千尺瀑布像水帘般落下,发出龙吟般的声音,一半像寒云,一半像飞雪 。桃溪二句:林虑山中到处可见:桃林夹岸的清溪和长着奇松的悬崖峭壁间漂浮着簇簇烟霞,这原仙人居住的地方与纷扰的尘世迥然不同 。嚣尘,纷扰的尘世 。迢递(tiáodì):高耸的样子 。凝冱(nínghù):结冰,冻结 。环轩:曲折的走廊 。纹枰(wénpíng):围棋棋盘 。醉翁:欧阳修的别号 。东山谢:即谢安 。《晋书·谢安传》记载,东晋谢安临危不惧﹐强敌压境之时﹐仍与客从容对弈 。后遂以“谢安棋”形容为人具有雄才大略和从容镇定的风度 。济时才:济世,救时的人 。才,此指有才能的人 。九华:山名,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 。旧称九子山,有九十九峰,以九峰最着,形似莲花,故名 。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 。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王(金乔觉)的道场 。原有佛寺三百余座,现存七十六座,有肉身宝殿、化城寺、祗园寺、甘露寺、地藏禅林等,珍藏大量佛教文物 。还有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等名胜 。夏季气候凉爽,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音尘杳:没有信息或蹤迹 。音尘,声音尘埃,比喻信息或蹤迹 。杳(yǎo),无影无声 。天台:山名,在浙江省东部天台、宁海、奉化等县市间 。东北西南走向 。为甬江、曹娥江、灵江分水岭 。主峰华顶山,海拔1098米 。风景如画,山峦竞秀,被誉为“山岳之神秀” 。山上有隋代古剎国清寺 。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佛教天台宗发源地 。步蟾:喻科举登第 。苏门啸:《晋书·阮籍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 。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 。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 。”后以“苏门啸”指嘨咏 。亦比喻高士的情趣 。猿鹤:猿和鹤,借指隐逸之士 。无亏:没有欠缺;没有损害 。萎:枯萎 。芳草:香草,常比喻忠贞的美德 。馥:香气 。清尘:他人车后扬起的尘土 。清,对人尊敬之意,用作对人的敬称 。自矜:抬高自己,自我夸耀 。镇日:整天,从早到晚 。作者简介张崇雅,明代官员 。河北省大名县人 。任林县知县,后为开封通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