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书


法书

文章插图
法书法书[fǎ shū]
一、法令律科之类的书籍 。
二、书法用语 。又称法帖,学习书法可以作为楷模的範本 。以及对古代名家墨迹的敬称,或以此誉称表达对书法作者的尊重之意 。
三、泛指道教术法的典籍书册 。
【法书】四、道教的图、纹、箓、字、符、篆,共称为“法书”,特指附有愿心念力和精神加持力的图文符箓 。
基本介绍中文名:法书
外文名:magic works
拼音:[fǎ shū]
代表:王羲之《兰亭序》、道家符箓
类别:玄门法书、丹墨法书
主要类别简介一、法令、律科一类的书籍 。一、法令律科一类的书籍 。汉 焦赣 《易林·乾之大畜》:“典策法书,藏在 兰台。” 南朝 齐 孔稚珪 《上新定法律表》:“法书徒明于帙里,寃魂犹结于狱中 。”二、书法用语 。(1) [model calligraphy]∶有高度艺术性的可以做为书法典範的字 。(2) [your honorable penmanship]∶敬辞,称对方写的字 。又称法帖,学习书法可以作为楷模的範本 。以及对古代名家墨迹的敬称,或表达对书法作者的尊重之意 。古时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规範的书法作品均可称“法书”,或称“书” 。法书不同于书法 。书法是书写的规範及法度 。法书是对前人书法艺术成就和代表名作的推崇与尊重,可以为学习的楷模範本,故又称法帖 。如:学楷法宗颜柳欧赵,学行法宗二王等等 。今通称所作之书法作品为法书,含有尊重作者之意 。《书法三昧》:“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 。”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诗句 。明清两代宫廷内府集中了历代法书作品,其情形见于康熙时所纂《佩文斋书画谱》和乾隆、嘉庆两朝所编《石渠宝笈》三编等着录中 。本世纪初,清代末帝退位前后,藏品流散而出 。世纪中叶,一部分越过海峡,至今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五十年来,由于政府的关怀和收藏家(张伯驹、陈叔通、朱文钧、罗福颐、邓以蛰先生)的贡献,众多精品复归紫禁城,于是书法宝库得以重建,饮誉中外 。明《祁忠敏公日记·癸未日曆》:“十月初四日……夜至浒墅关,关使者袁寰中(袁可立子袁枢)来晤,即于舟次报谢 。袁出家刻十余种及王觉斯法书以示 。”今传着作有《法书要录》、《中国法书全集》、《宝晋斋法帖》等文本资料 。不论是尺牍、诗文,还是写经、抄本,无不意涉瑰奇,思逸神超 。每每展卷,界破虚空,自能体会到: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留下笔迹,既流出了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 。三、泛指道教术法的典籍书册 。收存道教自身解读和掌控自然、社会、生命、修养及度化的知识、理念、方略、法术、窍门等内容的书籍,统称之为“法书” 。如陆静修《三洞经书目录》为道教经典的编纂创立了三洞、四辅、十二部的体例和原则,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四辅指太平、太玄、太清、正一,十二类为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讚颂、奏表 。《中华道藏》是古代的大百科全书,载有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学、历史、艺术、医学、化学、天文、地理、数学、技术各方面的丰富的内容 。四、道教的图、纹、箓、字、符、篆,皆被称为“法书”,特指附有愿心念力和精神加持力的图文符箓 。又称“玄门法书”、“丹墨法书”,似字似画,体系庞大、形态万端,含有包括:道纹、符字、云篆、天书、墨箓、丹书、火炼真文、雷篆、紫字、赤字、凤文、龙章、五行化书、印绶、箓牒、震书等等诸多称谓和形式,是道教沟通天人、化转形势、集聚能量、改变事物运行规则和轨迹的重要方式和武器 。法书的渊源及传承:法书的形成,起源于上古巫觋,商代时多用于记录占卜 。道教创始后,录入为一种重要法门和弘道济世的形式,多以符箓出现,被上清派、灵宝派、正一派、神霄派、清微派等诸多道门宗派奉为重宝,代代传承 。当代张继禹、黄信阳、道子张晋等道长继承并予以完善发展 。法书的作用法书是高道大德们在书写时使用“硃砂丹墨”,把愿心和念力用多年修行的积累和精气神完全倾注进去,磁化激发文字的灵力和精神力,然后结合使用道纹、印绶和款识共同组成真正完整的阵法和格局,以此驱动法则之力、神鬼之功,成功构建格局、凝聚祥和、提升气场、发散能量、增强运势,使其具有通神的灵性和加持力,发挥镇宅、宁神、招财、纳福、旺业、增运、祛邪、化煞、避祸、远病等法力效应,因此被称作“法书” 。法书的适用範围:可以改变格局形势和能量场,适用于风水布局;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适用于收藏和馈赠 。符与法书的区别:道家的符图,是道纹图案与文字的组合,有字有画,神效通灵 。但符箓形制和功用相对比较单一、不便于张贴或悬挂,且法力能量也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法书”以字为主,与道纹、印绶和款识等共同构成格局阵法,但本质上讲还是一件书法作品,有较强的艺术性,可以常年悬挂客厅、书房和办公室,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形成依据1、字字通大道:中国文字的形成,是我们一代代无数的先祖总结提炼了自身对自然、社会和生命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加以智慧的升华创造而成的 。造字取法有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取形示意、合形注声、通假腾挪、意会转注,每个字的内涵和意义都非常丰富 。比如“督”字,有监督和督促的意思,但为什幺用叔叔的眼睛才行呢?父亲母亲的眼睛可以吗?不行,关心则乱,会有怜惜溺爱的成份在,监督督促难以到位 。别人的眼睛不行吗?也不行啊,事不关己、难尽心力,受监督者也未必服气未必听从,或漠然处之,或做做好人、应付了事 。叔叔,代表的是长辈的威严和血缘亲情,才能尽心尽力完成监督与督促的责任 。从此可以看出,每一个字都是大心血与大智慧的凝结,都是“天人合一”的结果,字字通大道 。2、字字有神灵:中国文字,本身就来源于人类精神意志的创造,是自人类出现以来,长期积累整理对自然、社会和生命的接触、体验、了解与思考,经过深彻感悟,以智慧升华而成的一种信息符号与精神载体 。因此文字具有灵性与生命力,承载着丰富的信息 。“烽火连三月,家书值万金”,仅仅片纸只言,可以让人为之哭、为之笑、为之愤怒、为之欢悦、为之咆哮、为之奉以肝胆、为之干戈四起烽烟连天、为之决定一生的航向、决定一生的爱恨情缘 。文字,具有对人非常强大的能量,影响力、精神掌控力和感染力,信息之载体、精神之载体、灵魂之载体,拥有着沟通天地人与自然的强大能力 。书写法书时使用的丹墨,是精选泰山硃砂、红公鸡的鸡冠血、黄金粉、丹液和糯米清胶调製而成的,作为道门的符箓重宝,对使用者的要求很高,只有道教修行德行具佳的高功道长使用才能发挥出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