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内部讲话:关键时,王健林说了什幺


王健林内部讲话:关键时,王健林说了什幺

文章插图
王健林内部讲话:关键时 , 王健林说了什幺基本介绍书名:王健林内部讲话:关键时,王健林说了什幺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页数:212页
开本:16
品牌:新世界
作者:朱甄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9787510448485
基本介绍内容简介《王健林内部讲话:关键时,王健林说了什幺》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朱甄 , 毕业于天津师範大学新闻系 , 自由撰稿人 , 关注财经方面的发展情况 , 已出版多部财经类书籍 , 如《正能量团队》《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等 。图书目录第一篇 关键时刻之刨业就是夹缝中求生存 敢闯敢干 , 从将军梦到生意场 第一章创业是勇敢者的游戏/2 第一节什幺哈佛耶鲁 , 不如自己敢闯 第二节发现商机 , 做钻石之地的开掘者 第三节审时度势 , 钟情于商业地产 第四节心怀壮志 , 最低目标是行业第一 第二章青春无关乎年纪 , 关乎态度 第一节致奋斗:勤奋可以弥补一切 第二节谷底反弹 , 到了黄河心也不死 第三节坚持到底 , 要有一种咬牙的精神 第三章别拿成功学书籍当“圣旨”/26 第一节绝不可能有一样的成功模式 第二节把命运拴在自己的裤腰带上 第三节稳步前进 , 强调风险控制 第四节做少数人支持 , 多数人反对的事 第二篇 关键时刻之经营也要顺势而为 万达撞上商业广场不只靠运气 第四章从事业到产业 , 决策之路的头脑风暴 第一节顺势而为 , 中国好莱坞的筑梦者 第二节卡位高手 , 每一步都踩在点上 第三节跨界挖矿 , 多元化走得更远 第四节大投人大产出 , 大目标大智慧 第五章战略优势 , 驱动利润的地产航母 第一节合作借势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二节扶持别人就是扶持自己 第三节左手玩地产 , 右手玩併购 第四节坚决把规模做大 , 做连锁化 第六章爆炸式发展背后的万达模式 第一节学而精:吸取沃尔玛管控模式的三大优势 第二节人无我有:订单商业地产模式 第三节多业态经营:一个万达广场 , 就是一座城市中心 第七章顶尖行销才能锦上添花 第一节与媒体互动 , 让其为我所用 第二节行销策划要“聚人气、留人气、回人气” 第三节品牌推介与宣传必须强势 第四节以书画收藏助力品牌公关 第三篇 关键时刻之用管理书写传奇 不信管电影院比造“两弹一星”还难 第八章把运营管理看成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不翻船的信息化管理 第二节 内部市场化 , 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客户 第三节万达速度:控制十八个月的开发周期 第四节準成本制度 , 算过账再开发 第九章不是人管人 , 靠制度管人 第一节要搞能用的制度 第二节工作好就是最好的关係 第三节不讲情面 , 一切按制度 第十章一定要找最优秀且最适合的人才 第一节为了人才会八顾茅庐 第二节万达学院:从挖人到内部培养 第三节成为受到自己尊敬的一个“人” 第四篇 关键时刻之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是经营文化 国际万达 , 百年企业 第十一章企业文化不是用来看的 , 关键是有用 第一节向我看齐 , 领导不是喊口号 第二节开放心胸 , 沟通贵在坦诚 第三节保持清醒 , 危机感不可丢 第四节关爱员工 , 让队伍既团结又活泼 第十二章长于做事 , 短于作秀 第一节执行能力强 , 发展速度快 第二节让一切工作成为精品 第三节要过金钱关的金钱观 第四节十三亿人是最好的市场 , 是最大的依靠 第十三章突破天花板 , 创新是惯性 第一节微小的创新也能颠覆世界 第二节创新者大部分成为先烈 , 少部分成为先进 第三节电商和实业一定是可以融合的 第四节扛得住诱惑 , 扎扎实实做实业 第五篇 关键时刻之德信拥有超越时空的力量 共创财富 , 公益社会序言从时代中脱颖而出的财富代言人 国际知名刊物《外交政策》杂誌评出20工3年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做出贡献的“全球百名思想家” ,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作为商界领袖入选 。他分别于2005年、2012年两度获得有“中国经济奥斯卡”之称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15岁当兵 , 28岁就当上团级干部 , 做着将军梦的王健林却遇到了国家裁军的大转折 。他转业到地方政府 , 后来把握住改革开放的大机遇 , 下海做了一名企业家 。经历就是一笔财富 , 军队给予了王健林很多东西 , 他洞悉了信念、纪律和执行力对一个组织的重要性 , 并在之后的创业和经营中将这些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从军人到商人 , 从将军梦到生意场 , 仗着一身胆气和坚守 , 他建立了千亿资产的万达帝国 。他一开始就专注商业地产开发 , 并带领万达将势力範围拓展到北京、上海、深圳等45个城市 , 在全国建立了超过60座万达广场 , 造就了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帝国 。万达发明了有中国特色的商业地产发展模式一一综合体发展模式 , 业界评价万达武汉楚河汉街项目“改变了武汉的功能和定位” 。万达早期商业地产项目并不成功 , 王健林便亲自向美国一家擅长做商场人流动向设计的购物中心学习 。万达规划院副院长朱其玮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 , 2003年春节前一天 , 绝大多数员工都已经离开 , 王健林让朱把购物中心的设计图拿给他 , 打算春节期间接着研究 。他总是拒绝模仿 , 大胆创新 。无论是商场的选址、设计还是商业地产的业态组合 , 他总是万达的最强大脑 。自从第一座万达广场开业后 , 王健林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强的执行在全国各个核心城市建造出了“城市地标” 。万达合作的商家超过5000家 , 持有的物业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米 , 形成了满场开业、场场火爆的奇蹟局面 。万达的成功 , 源于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 源于王健林超强的战略创新能力、企业经营能力、团队执行能力 。今天的万达有着自己的研究院、大学等智力支撑 , 也有着大数据管理、信息管理、资金管理等先进和完善的管理 。今天的万达已经不是一个地产商 , 而是一家文化企业;未来的万达不仅是在创造财富 , 还要丰富人的灵魂 。万达已经在收藏、旅游、影院、足球、杂誌等行业编织了一个巨网 , 王健林声称 , 未来要与迪斯尼一较高低 。今天的万达 , 不仅仅是中国的万达 , 万达已经在美国、英国等国家投资布局 。从2012年开始 , 万达跨国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3年6月19日 , 万达集团在北京举行投资英国发布会 , 正式向外界公布在英国的两项投资 , 总金额约10亿英镑 。王健林的野心是做到一个万亿资产的跨国集团 。“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 , 不要逆势而动 。”王健林如是说 。他善于借势 , 2002年 , 万达尝试向商业地产转型 , 首先想到与世界500强公司合作 。为了说服沃尔玛 , 他亲自登门拜访相关负责人 , 竟然不得入其门 , 后来还是通过他人的牵线才最终达成合作 。而如今宾主易位 , 沃尔玛要拜访王健林 , 也需提前预约 。在2008年之后的快速扩张时期 , 万达将政府的势能用到了极致;而收购AMC , 更是借了文化产业热的东风 。在万达的发展中 , 王健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 用心关爱员工 。广纳八方人才 。靠待遇吸引人 , 靠关爱感染人 , 靠事业留住人 , 靠制度规範人 , 靠文化凝聚人 , 这便是万达人才战略中的“简单制胜五部曲” 。王健林所带领的万达集团把“共创财富 , 公益社会”作为企业使命 。25年来 , 万达奉献于社会慈善事业的现金累计超过31亿元人民币 , 是全国所有企业中唯一7次获“中华慈善奖”的企业 。“我觉得中国民营企业家最重要的準则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诚信心 , 这个诚信心包括诚信纳税、遵守国家法律等;第二个就是社会责任 , 其实诚信心也是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 。” 他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却从未迷失自己 。多年来 , 不论晚上多晚睡觉 , 他始终坚持早上了点20分就坐在办公桌前 。他一年只有一周假期 , 而且不是连着休的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 , 在这样一个时代 , 新奇和困惑并存 , 危险和机遇同行 。依靠过人的意志力、自控力和战斗力 , 王健林从这个时代中脱颖而出 , 成为人人仰慕的财富代言人 。本书纵览王健林20多年的创业扩张史 , 摘录了王健林的讲话精华 , 包括他如何创业、如何智慧经营、如何精细管理、如何跨界创新、如何行销品牌、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如何延揽人才、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如何向其他开发者学习借鉴等一系列的讲话精要 。本书旨在传播万达集团的正能量 , 它既可以作为企业培训员工的内部培训教材 , 亦可以作为企业从业人员的成长教材 。读完本书后 , 你将了解到 , 在一个全新的大时代下 , 王健林是如何成长为万达的最强大脑以及企业灵魂的 , 以及万达20余年飞速发展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