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瑜


张生瑜

文章插图
张生瑜【张生瑜】张生瑜(1969-2008),男,大学学历,经济师 。原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
基本介绍中文名:张生瑜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69年
逝世日期:2008年 
职业:经济师
学历:大学
性别:男
个人经历曾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处副处长、综合计画处副处长、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副主任、主任、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张生瑜在家中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于2008年7月22日凌晨去世,享年39岁,被誉为“药中茅台”的同仁堂痛失“少壮派”掌门人 。
张生瑜

文章插图
张生瑜张生瑜同志1969年3月6日生,河北省三河市人,1992年8月参加工作 。1977年9月至1982年7月在河北省三河县燕郊国小读书;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河北省三河县燕郊中学读国中;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河北省三河县燕郊中学、北市二十七中学读高中;1988年9月考入北经济学院工业经济系企业管理专业 。1992年7月毕业分配到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工作 。据同仁堂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张生瑜生前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而且平时工作劳累,但突发心脏病令人扼腕叹息 。张生瑜逝后,同仁堂股份公告称,张生瑜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公司现阶段日常工作由副董事长梅群代为主持,公司各项经营和管理活动一切正常 。据了解,张生瑜担任同仁堂股份董事长刚刚一年多 。2007年4月27日,同仁堂股份宣布,时年54岁的董事长殷顺海因兼任同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而辞去同仁堂股份董事长,选举时年38岁的副董事长张生瑜担任董事长 。主要贡献业绩2007年年报显示,张生瑜税前年薪为89.1万元,未持有同仁堂股份的任何股份 。目前,他还在同仁堂集团内部身兼数项要职:同仁堂集团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的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副董事长、同仁堂健康药业副董事长 。同仁堂股份历年报表显示,张生瑜完全成长于同仁堂,曾任同仁堂集团企业管理处副处长、综合计画处副处长,同仁堂股份证券部副主任、主任,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董事会秘书,同仁堂股份董事会秘书、副董事长 。曾担任同仁堂股份副董事长、2007年刚从同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职位退休的田大方先生提到此事,语气沉重连称“可惜” 。他说:“我在同仁堂很多年了,张生瑜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也是集团努力培养的一位非常重要的年轻干部,他非常聪明、勤奋钻研资本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在田大方担任同仁堂股份副董事长时,张生瑜担任董秘 。田大方介绍,张生瑜从大学毕业后不久就进入同仁堂集团,从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做起,对同仁堂有深厚感情和高度的忠诚,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做到今天实属不易,去年接任上市公司董事长,也是集团用人“知识化、年轻化”的标誌 。虽然还不满40岁,但张生瑜在资本市场名声显赫 。除了前文所担任的多项职务,他还是另两家上市公司的独董:从2008年6月担任顺鑫农业的独董,从2008年4月担任紫光股份的独董,上述两家企业均为在深交所上市的北京本地公司 。2007年张生瑜出任同仁堂股份新董事长时,引起机构热议 。申银万国认为,同仁堂股份近年高管变化虽频繁,但董事长一职10年没有变动,54岁的殷顺海此番让位于38岁的张生瑜,表明公司开始将重任交给年轻一代,标誌着古老的同仁堂迈向年轻化时代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明芳曾评价,张生瑜深知资本市场对同仁堂的期待,在担任董事长后,有望消除公司行销瓶颈,推动公司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改革1996年1月至1997年7月,张生瑜同志任同仁堂集团公司企业管理处、综合计画处副处长,参与了集团公司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方案及有关公司章程的制定工作,为同仁堂股改上市奠定了基础 。1996年参与申报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以及申报国家中医药局全国中药“五十强”工作,扩大了同仁堂的影响;参与湖南国公酒打假,有力打击了造假行为,维护了品牌信誉 。这期间,他还规範了下属企业乱担保现象,规範了经济契约文本,修订统计报表并定期编制集团公司季度、年度工作运行分析报告,为领导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1997年,他勇担重任,在集团公司拨离部分绩优资产组建股份公司的上市工作中,负责股份公司框架构成、改组方式、可行性方案的设计及招股说明书的制定等工作,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募集资金做了大量工作 。1997年7月至1999年8月,张生瑜同志任同仁堂股份公司证券部副主任,成功筹办了股东大会并参与了股份公司的资本运作工作 。1999年8月至2000年3月,张生瑜同志任同仁堂发展办公室第一项目组副经理,2000年3月至2001年4月,张生瑜同志任同仁堂科技公司董事会秘书 。期间,负责同仁堂科技公司到香港融资并在创业板上市工作,他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根据董事会决议精神,从同仁堂股份公司分拆出1亿元科技含量高的绩优资产,组建了同仁堂科技公司,并于当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2.4亿港元,成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使用同一国有资产进行二次融资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被业内称为“同仁堂模式” 。贡献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张生瑜同志历任同仁堂股份公司证券部主任、董事会秘书、同仁堂科技公司董事会秘书、同仁堂集团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主任 。期间,他认真贯彻董事会决议,在企业资本运作、企业融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同仁堂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五年入选“中证·亚商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并于2002年至2003年连续排名第一,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180家上市公司中股价最高,2003年入选标準普尔创业指数,是五家权重最大的公司之一 。特别是2005年,同仁堂股份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取得圆满成功,并创沪市三个之最,即“对价比例最低、投票率最高、同意票率最高” 。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张生瑜同志任同仁堂集团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同仁堂股份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副董事长 。2007年同仁堂科技公司在香港实现了海外增发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总计增发1320万股,募集资金约2.3亿港元 。这是同仁堂科技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同时这次增发也拓宽了股东层面,促使公司管理更加规範化,为同仁堂的整体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07年4月,张生瑜同志担任同仁堂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同仁堂股份公司董事长、同仁堂科技公司副董事长 。他能够认真领会董事会意图,坚决贯彻执行董事会决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他结合同仁堂实际,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在他领导下,同仁堂股份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在推动维护同仁堂品牌、改革行销体制、提升经营和资产质量、加强基础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 。人物评价张生瑜同志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同仁堂事业,他忘我工作,兢兢业业,为同仁堂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2年7月至1996年1月,张生瑜同志为同仁堂集团公司办公室干部,三次参与了申报双十佳企业评选工作,真实客观地撰写了申报材料,使集团公司三次被评为双十佳企业 。张生瑜同志在工作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考虑问题全面,处事严谨稳妥,作风正派,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团结同志,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尊敬和认可 。张生瑜同志的一生是兢兢业业、努力奋斗的一生,是忠诚同仁堂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 。张生瑜同志的逝世,使同仁堂失去了一位爱岗敬业的好乾部、好职工,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好同志、好战友 。他的逝世,是同仁堂事业的一大损失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为的事业,为祖国中医药事业,为同仁堂集团持续健康发展继续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张生瑜同志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