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市历史政区 杏林区( 二 )


福建厦门市历史政区 杏林区

文章插图
杏林区杏林区的新垵、惠佐、林东、许厝、霞阳、田边、翁厝7个自然村(社)隶属龙溪县,宋为永宁乡新恩里三都,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从龙溪县析出置海澄县,属海澄县四里三都七图新垵保 。清袭明制,直至民初仍属海澄县三都 。民国25年(1936年)改制设区、镇、乡,属海澄县第四区霞阳乡、新江乡 。解放初属海沧区 。1958年底划归厦门市郊区海沧镇 。1978年为杏林区杏林公社的新垵、霞阳2个大队 。杏林区原属同安县的自然村(社)有43个 。宋为安仁里明盛乡,曾营、杏林、高浦、西亭属旧十四都,前场属旧十五都,窑山、锦园、市头、马銮、西滨、蔡林属旧十六都 。上述自然村均属同安县灌口区 。1957年3月划归厦门市郊区 。翌年设杏林公社,1964年增设杏林镇,均由厦门市郊区管辖 。1978年09月01日 正式挂牌成立杏林区 。建区初期,辖地从郊区划出杏林镇和杏林公社组建,政区面积65.41平方公里 。1980年下辖杏林公社和杏东、杏西两个街道办事处 。杏林公社下辖杏林、曾营、高浦、锦园、内林、前场、西亭、马銮、西滨、霞阳、新垵共11个大队 。1984年底,杏林公社改为杏林镇,杏西、杏东两个街道办事处合併为杏林街道办事处,辖龙泉、日东、三秀、杏玻、纺织、东风、杏糖、白鹤、杏堤、文华等10个居民委员会 。1986年底,曾营村委会改为居委会 。1995年,全区面积65.41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11个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 。2003年04月26日起,将原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厦门市集美区管辖 。同时,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杏林南路29号迁至海沧镇 。海沧区是厦门市的郊区,与厦门岛隔海相望 。【从此杏林区退出历史舞台】行政区划自1995年起,杏林区辖1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11个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 。街道办事处(镇)村(居)委员会数居(村)民委员会名称杏林街道11东风、杏堤、纺织、杏糖、白鹤、杏玻、日东、曾营、龙泉、文华、三秀居委会杏林镇10新垵、霞阳、马銮、西滨、前场、锦园、西亭、杏林、内林、高浦村委会经济发展杏林是厦门现代工业发祥地,早在五十年代就被闢为工业区,形成纺织、化工、建材、冶炼等现代工业基础 。198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台商投资区后,杏林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