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时代


地质时代

文章插图
地质时代【地质时代】地质时代,是地质学专业术语,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时期 。指只能用地质学方法来测定的冰期和冰期以前的时代 。
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质作用不同,时代特徵也不一样 。
基本介绍中文名:地质时代
外文名:Geologic time scale
划分: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
单位:宙、代、纪、世、期、时
别称:地质年代
使用:地质学和考古学
地质时代简介只能用地质学方法来测定的冰期和冰期以前的时代 。地质时代,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时期 。地质时代的单位为:宙、代、纪、世、期、时 。整个地壳历史划分为隐生宙和显生宙两大阶段 。宙之下分代,隐生宙分为太古代、元古代,显生宙又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代之下又可划分若干纪如寒武纪、侏罗纪、第四纪 。每个纪又分为二个或三个世,世下分若干期,世以上的划分与名称是国际性的,是世界统一的,世以下的划分与名称是按各地区实际情况来决定 。与地质时代各单位相对应的地层单位为:宇、界、系、统、阶、带 。其关係如下:单位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 。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带 。例如寒武纪是地质年代单位,寒武纪所沉积的地层就叫寒武系 。同理,古生代沉积的地层叫古生界 。下表为地质时代简表(时间单位:百万年)宙代纪符号开始时间(百万年前)持续时间(百万年)生物发展阶段隐生宙太古代Ar没有国际性的划分方案38001300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蓝藻存在,但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 。元古代Pt没有国际性的划分方案25001958蓝藻和细菌开始繁盛 。至末期,无脊椎动物出现 。显生宙古生代Pz寒武纪 ∈542.053.7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 。与元古代化石相比,若干门类无脊椎动物,尤其是三叶虫“突发性”开始繁荣 。低等腕足类、古杯动物等发育 。奥陶纪O488.344.6藻类广泛发育 。海生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笔石、头足类、腕足类、棘皮动物(海林檎)等非常繁盛,板足鲎类出现 。发现可靠的四射珊瑚 。钙藻发育 。志留纪S443.727.7在末期,裸蕨类开始出现 。腕足类和珊瑚繁荣 。三叶虫和笔石仍繁盛 。无颌类发育 。至晚期,原始鱼类出现 。泥盆纪D416.056.8早期裸蕨类繁荣,中期以后蕨类植物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 。腕足类和珊瑚发育 。原始菊石出现 。昆虫和原始两栖类(迷齿类)最初发现 。鱼类发展 。至晚期,无颌类趋于绝灭 。石炭纪C359.260.2真蕨、木本石松、芦木、种子蕨、可达树等大量繁荣 。笔石衰亡 。珊瑚、蜒类、腕足类很多 。两栖类进一步发展 。爬行类出现 。二叠纪P299.048至晚期,木本石松、芦木、种子蕨、可达树等趋于衰落,裸子植物如松柏类等开始发展 。菊石、腕足类等继续发展 。本纪末,四射珊瑚、床板珊瑚、三叶虫、蜒类绝灭 。巨大的爬行类(恐龙)出现 。中生代Mz三叠纪T251.051.4裸子植物进一步发展 。腕足类减少 。菊石和瓣鳃类发育 。迷齿类绝迹 。爬行类发展 。哺乳类出现 。侏罗纪J199.654.1真蕨、苏铁、银杏和松柏类等繁荣 。箭石和菊石兴盛 。巨大的爬行类(恐龙)发展 。鸟类出现 。白垩纪K145.580本纪后期,被子植物大量发展 。有孔虫兴盛 。菊石和箭石渐趋绝迹 。爬行类至后期急剧减少 。新生代Kz第三纪R65.563.7植物和动物逐渐接近现代 。早第三纪大型有孔虫(货币虫类等)繁荣 。硅藻茂盛 。哺乳类繁荣 。第四纪Q1.8至今本纪初期人类祖先出现 。在地球历史中,发生一些天文与地质事件,将事件的时间段叫做地质时期 。在各地质时期,在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空间及太阳系和地球所发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壳运动、岩石、构造、古生物、地磁、古气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记录 。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质作用不同,特徵不同 。地质时期地质时期及划分在地球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发生一些天文与地质事件,将事件的时间段叫做地质时期 。在各地质时期,在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空间及太阳系和地球所发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壳运动、地层、岩石、构造、古生物、古地磁、古冰川、古气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记录 。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质作用不同,特徵不同 。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地球形成时期、地壳形成时期、进入太阳系前时期、进入太阳系时期、地月系形成时期、新生时期,见下表 。地 质 时 期 与 特 征 表地质时期特 征代(界)宙(宇)同位素年龄Ma进入太阳系时期地月系形成时期新生时期这一时期是一颗彗星撞击地球而开始的 。这颗彗星在太阳系裂解,形成绕太阳的小行星带 。彗星的组成物即有岩石又有冰和大气 。在冰里存在着各种生物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增加了水、大气和新的生物物种 。原有的生物发生变异或进化 。新生代(界)显生宙(宇)今—65这一时期是月球被地球俘获形成地月系而开始的 。月球绕地球转动,使地球的引力场、磁场发生了变化 。在月球引力所形成的晃动作用下,地球的外球发生了旋转,形成地极和磁极的移动 。在生物界,动物和植物都发生了变异,形成高大的树木和大型的动物 。中生代(界)65—250这一时期是地球进入太阳系成为行星而开始的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有了太阳的光照,形成了绕太阳的公转和自转,有了昼夜的变化 。在地球的内部,地核或内球偏向太阳引力的反方向,不在地球中心 。在地壳,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由两极向赤道的离心力;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地壳形成自东向西的运动 。形成高山、高原,形成沟谷洼地和平原 。在生物界,开始爆发式出现即开始复活 。随着太阳系的演化,地球由进入太阳系时的轨道面即轨道面与太阳赤道面夹角大约23°26′,演化到现在的地球轨道面与太阳赤道面近平行,地轴由垂直轨道面变为倾斜在轨道上运行,形成一年的四季变化 。在岩石建造上,出现大量的石灰岩 。古生代(界)250—543进入太阳系前时期这一时期是地壳已经形成到地球进入太阳系前的一段地质时间 。这是一段没有阳光的地质时期 。在这一段的前期,地壳的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强,高山被剥低,在沟谷和坑洼地中沉积了巨厚的原始沉积 。在这一段的后期,地壳活动变弱,地表温度渐渐降低,到了冰点以下,形成全球性的冰川 。元古宙(宇)543—3800地壳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是由地表熔融物质凝固开始到有沉积岩形成的一段地质时间 。随着温度降低,熔融物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水流动汇聚到张裂沟谷和大坑洼地中,产生的气留在地球表面,形成大气圈 。地核俘获宇宙物质的不均,地表各处温度高低不均产生大气流动 。在这一地质时期,有了水和大气,产生了风化、剥蚀和搬运作用,开始形成沉积岩 。太古宙(宇)3800—4600地球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是由地核俘获高温熔融物质开始到地表熔融物质凝固形成地球原始外壳的一段地质时间 。在距今46亿(?)年前,由铁镍物质组成的地核俘获了高温熔融物质形成巨厚熔融层 。熔融层与地核接触部位温度降低,形成内过渡层;与外壳接触部位形成外过渡层;熔融层形成液态层 。在这一地质时期,形成了圈层状结构的地球 。熔融物质凝固形成收缩,在地表形成张裂沟谷高山 。宇宙天体撞击,在地表形成大坑洼地 。始古宙(宇)4600—? 地球形成时期始古宙(宇)这一时期是由地核俘获宇宙高温熔融物质和少量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开始的,到地表熔融物质凝固形成地球最原始的外壳的一段地质时间 。在距今46亿(?)年前,在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由铁镍物质组成的地核俘获宇宙高温熔融物质和少量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在地核外形成高温熔融物质巨厚层 。地核与高温熔融物质间形成内过渡层 。地球外表温度降低,熔融物质凝固,形成地球最原始的外壳 。外壳与高温熔融物质间形成外过渡层 。高温熔融物质形成液态层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形成分层结构,由内向外:地核、内过渡层、液态层、外过渡层、外壳 。在地球表面,由于熔融物质凝固和收缩,形成张裂、沟谷、高山 。由于宇宙天体撞击,在地表形成大坑洼地 。地壳形成时期太古宙(宇)这一时期是由地表熔融物质凝固形成地球最原始外壳开始到有沉积岩形成的一段地质时间 。地壳和地球熔融物质凝固形成的外壳是不一样的 。地壳是由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和陨石共同组成的地球外壳,是地球经过长期演化后而形成的 。在这一地质时期:随着温度降低,熔融物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水和俘获的水流动汇聚到张裂沟谷与大坑洼地中,形成地球上最初的水域海洋和湖 。产生的气和俘获的大气留在地球表面,形成大气圈 。由于地核俘获宇宙物质的不均,地表各处温度高低不同产生大气流动 。在地壳形成时期,有了水和大气,产生了风化、剥蚀和搬运作用,开始形成沉积岩 。进入太阳系前时期元古宙(宇)这一时期是地壳已经形成到地球进入太阳系前的一段地质时间 。这是一段没有阳光的地质时期 。在这一段的前期,地壳的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强,高山被剥低,在沟谷和坑洼地中沉积了巨厚的原始沉积 。在这一段的后期,地壳活动变弱,地表温度渐渐降低,到了冰点以下,形成全球性的冰川 。在生物界,降落在地球上的原核生物开始复活和繁殖 。由于没有阳光,其他降落到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处于休眠状态 。进入太阳系时期【显生宙(宇)】这一时期是太阳捕获地球,地球进入太阳系成为行星而开始的 。地球进入到了有阳光的显生宙时期,是古生代的开始 。地球产生绕太阳的公转和自转 。现在的地球黄道面在太阳赤道面附近,二者夹角很小 。地球倾斜在轨道上运行,地轴的倾斜方向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34′,即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为23°26′ 。地球是在和太阳赤道面大约23°26′夹角方向运行被太阳捕获,变成绕太阳旋转的行星 。地球被太阳俘获,形成公转和自转 。形成时,地轴和轨道面是垂直的,地轴和太阳赤道面夹角大约为66°34′ 。太阳系和其他星系一样,在星系演化趋势作用下,地球由形成时的轨道面向太阳赤道面方向移动了23°26′,并已移动到太阳赤道面附近(如图1-3所示) 。在太阳系演化过程中,在无其他天体引力作用情况下,绕转星球的轨道形状不变,自转轴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不变 。地球由被太阳捕获时,地轴和轨道面是垂直的,和太阳赤道面夹角大约为66°34′ 。由于地球轨道面向太阳赤道面方向移动了23°26′,因此形成现在的地球赤道面与黄道面夹角为23°26′ 。地球被太阳捕获时地轴和轨道面是垂直的,地球两极终年无太阳光照,地球无四季 。随着地球轨道面向太阳赤道面演化移动,地轴发生在轨道面上的倾斜,地球有了一年四季变化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有了太阳的光照,形成了绕太阳的公转和自转,有了昼夜的变化 。在地球的内部,地核或内球偏向太阳引力的反方向,不在地球中心 。在地壳,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由两极向赤道的离心力;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地壳物质形成自东向西和由两极向赤道方向的运动 。形成高山、高原,形成沟谷洼地和平原 。冰川融化 。在生物界,开始爆发式出现即开始复活 。在岩石建造上,出现大量的灰岩 。地月系形成时期中生 代(界)这一时期是月球被地球捕获形成地月系而开始的,地球进入到了中生代时期 。月球绕地球转动,使地球的引力场、磁场发生了变化 。在月球引力所形成的晃动作用下,地球的外球发生了旋转,形成地极和磁极的移动 。在生物界,动物和植物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异或进化,形成高大的树木和出现大型的动物 。新生时期新生代(界)这一时期是一颗大彗星撞击地球而开始的(?),地球进入到了新生代时期 。这颗彗星在太阳系裂解(?),形成绕太阳的小行星带 。彗星的组成物即有岩石又有冰和大气 。在冰里存在着各种生物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增加了水、大气和新的生物物种 。原有的生物发生变异或进化 。地球开始有了高级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