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大山镇 大山镇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大山镇 大山镇

文章插图
大山镇(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大山镇)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大山镇 , 地处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南部 , 位于东径104°33′-104°48′ , 北纬25°20-25°38′之间 , 镇机关所在地距红果新城88公里 , 兴义市72公里 , 老厂镇29公里 , 距盘南电厂14公里 , 是盘州市南部的地理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 , 具有能源、交通、区位、生态和人力五大优势 。
大山镇海拔相对高差较大 , 最高处为2259.7米 , 最低处1306.1米 , 地形呈翼状 , 中间高两头低 。由于受地形影响 , 气候温差较大 。高山、雨谷两处相对较热 , 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 , 补泥 , 司寨平均气温在13.8℃左右 。多年平均降雨量基本均恆 , 一般在1380mm , 全年无霜期270天 ,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土地总面积14多平方公里 。其中 , 耕地面积9万亩 , 占总面积的42.78% , 林地面积4.96万亩 , 占23.5% , 牧草面积2.65万亩 , 占12.55% , 民居工矿用地面积1.15万亩 , 占1.46%;水域面积0.23万亩 , 占1.07%;土地面积2.77万亩 , 占13;13% 。经过两年的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 , 面积略有变动 。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大山镇 大山镇】2015年6月4日 , 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 , 盘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 撤销马依镇、大山镇 , 新设定的大山镇辖原大山镇、马依镇地域 , 镇人民政府驻大山居委会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大山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
电话区号:0858
邮政区码:561601
地理位置:中国西南地区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机场:兴义万峰林机场
火车站:兴义站、威舍站
车牌代码:贵B
地图位置建制沿革盘县历史悠久 , 有距今约3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盘县大洞(原名十里大洞) 。古为夜郎地 , 汉属宛温 。晋隶宁州 , 刘宋时置西安县 , 南齐称西宁县 。唐初为训州地 , 贞观八年(634年)置盘州 , 天宝后至宋代为于矢部(齐弥部)地 。元初置普安路 。后升招讨司 , 继改宣抚司 , 复为普安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卫府并设 , 改普安路为普安府 , 另置普山府(土府) , 土流二知府与卫同地分治 。后普山府废 , 普安卫升军民指挥使司(后变废 , 复称卫) 。永乐元年(1043年)设普安安抚司 , 十三年(1415年)安抚司废 , 改置普安州 。万曆十四年(1586年) , 迁普安州与普安卫同城而治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析州属三营三里地置普安县 ,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普安卫併入普安州 。嘉庆十四年(1809年)升普安州为直隶州 , 十六年改普安州为普安直隶厅 。宣统元年(1909年)改盘州厅 。民国2 年(1913年)改盘县 。解放后仍为盘县 。20世纪60年代 , 国家开展“三线建设” , 为开发盘县煤田 , 于1965年由盘县划出9个公社 , 云南宣威划出3个公社设盘县矿区(后改称盘县特区) 。1970年 , 盘县特区与盘县合併 , 仍名为盘县特区 。1985年末 , 特区辖17个区(镇) , 93个乡(镇);有汉、彝、布依、回、苗、白等28个民族 。1993年“建、并、撤”后 , 全县辖37个乡镇、747个行政村 , 后经合併为450个村 。1999年更名盘县 , 县政府驻地搬迁红果 , 到2003年底全县有人口117万人 , 其中农业人口约95万人 。1992年“建并撤”时由司寨、雨谷、高山和补泥四个乡组建而成 。2015年6月4日 , 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 , 盘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 撤销马依镇、大山镇 , 新设定的大山镇辖原大山镇、马依镇地域 , 镇人民政府驻大山居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