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


盖碗

文章插图
盖碗【盖碗】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 , 中有碗的汉族茶具 。又称“三才碗”、“三才杯” , 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 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是在民间盖碗也指一种齐刘海髮型 , 因这种髮型的刘海像只碗盖在头上而得此名 。“茶托”又称“茶船” 。盖碗茶 , 须用滚烫的开水沖一下碗 , 然后放入茶叶盛水加盖 , 沁茶的时间看茶叶数量和种类约为20秒至3分钟 。在清雍正年间 , 盛行使用盖碗 。
基本介绍中文名:盖碗
分类:茶具
别称:三才碗、三才杯
历史:盛行于清雍正年间
分类:汝窑盖碗 , 青花瓷盖碗等
寓意: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简介我们 日常见到的盖碗一般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在 《中国茶叶大辞典 》中的定义为:盖碗 , 饮具。多见瓷质。上配盖下 配茶托  , 茶托 隔热便于持饮这是一类由碗、盖、托三件组成的盖碗 , 是现代茶馆中最常见的标誌性 盖碗茶具  , 被茶人们称 为 “三才碗 ”。另一种 是在 《中国古陶瓷图典 》中 的 说 法 是 :盖 碗  , 带 盖 的 小 碗  , 茶 具  , 流 行于清此类盖碗由碗和盖两件组成  , 近年来的茶文化复古潮流中 , 越来越多见 。用来沖泡茶叶的盖碗 , 过去多用来沖泡花茶和铁观音 , 已经没有限制 。使用时既可以用来泡茶后分饮 , 也可一人一套 , 当作茶杯直接饮茶用 。製作盖碗的材质有瓷、紫砂、玻璃等 , 以各种花色的瓷盖碗为多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 , 是要用盖碗的 。于是用盖碗 。果然 , 泡了之后 , 色清而味甘 , 微香而小苦 , 确是好茶叶 。”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中 , 鲁迅先生为什幺单单讚赏盖碗呢?其中 , 自有道理 。凡深谙茶道的人都知道 , 品茗特别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 。以杯、壶泡茶 , 不利于察色、观形 , 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 。杯形茶具呈直桶状 , 茶泡在杯中嫩叶细芽全被滚烫的沸水焖熟了 , 何来品茗之雅趣 , 只可作“牛饮”;北方盛行的大壶泡茶 , 茶温易冷却 , 香气易散失 , 不耐喝且失趣味 。此外 , 茶泡久了 , 品质也会下降 。无论从品茗鉴赏 , 或是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论 , 用杯、壶泡茶的不足均显而易见 。
盖碗

文章插图
盖碗而盖碗茶具 , 有碗 , 有盖 , 有船 , 造型独特 , 製作精巧 。茶碗上大下小 , 盖可入碗内 , 茶船做底承托 。喝茶时盖不易滑落 , 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 。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 , 喝茶时又不必揭盖 , 只需半张半合 , 茶叶既不入口 , 茶汤又可徐徐沁出 , 甚是惬意 , 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 。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 , 若要茶汤浓些 , 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 , 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 , 轻刮则淡 , 重刮则浓 , 是其妙也 。使用法宝:1、用盖碗品茶 , 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 , 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2、品饮时 , 揭开碗盖 , 先嗅其盖香 , 再闻茶香 。3、饮用时 , 手拿碗盖撩拨漂浮在茶汤中的茶叶 , 再饮用 。4、在闽南一些地区常以盖碗泡茶后再分茶 , 在北方地区通常用盖碗泡茶后就直接饮用 。使用从 形制 和功能 的角度 定 义  , 盖碗 茶具需 满 足如下要求 :口径及通高在 l0cm左 右  , 容量在200ml左右;有碗 、盖两部 分组成 的 盖碗 和碗 、盖 、托 三件组成的盖碗两式 ;在茶事活动中满足人们 沖泡 、品饮茶的功能需求 。「盖碗」原本是「个人」、「单次」使用的茶器 , 而且是「沖泡」与「饮用」功能合二为一 , 也就是将茶叶放入碗中 , 沖水后端给客人饮用 。当然也可以将茶泡好后 , 只倒入茶汤 , 这时的「盖碗」就有如杯子一般 。后来发现若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 , 亦有其方便之处 , 如看得到茶汤 , 易于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 , 而且去渣清洗比壶来得方便 。因而盖碗演变成了「沖泡期」 , 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 。所以「盖碗茶法」可分为「个人使用」与「多人使用」两种方式 。置茶:放入适量茶叶 。盖碗一般的大小为140ml , 若打算只冲泡一次 , 建议放2克茶叶(即水量的1.5%) 。可依个人的喜好稍做调整 。沖水:以适当温度的热水沖泡之 。计时:上述的茶水比例需要浸泡10分钟方得适当浓度 。10分钟后大致固定于那个浓度 , 所以此后可慢慢饮用 , 不会浓度继续升高 。饮用:端出奉茶 。打开碗盖 , 欣赏熏于盖底的香气 , 以盖子拨动茶汤 , 欣赏茶汤的颜色、茶叶舒展后的姿态 , 并使茶汤浓度均匀 。将盖子斜盖碗上 , 留出一道缝隙 , 大小足以出水 , 但可以滤掉茶渣 , 按住盖纽 , 端碗饮用 。正式场合连托端起 , 盖碗多人使用法轻鬆场合可只端起碗身 。饮用前若嫌汤温过高 , 可打开碗盖让其散热 。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时 , 就如同「小壶茶法」一般 , 仅是茶壶换成了盖碗 。盖碗倒水、倒茶时的拿法是:将「碗盖」斜盖 , 留出一道缝隙 , 大小足以出水 , 但可滤掉茶渣 。拇指、中指按住盖纽 , 快速倾倒碗身 。茶具的搭配与摆置方式同「小壶茶法」 。从静态道动态:茶巾拿到茶盅的下方 。将倒扣的杯子打开 。若拟「烫杯」 , 将杯子拿到盖碗的前面排成一列 , 杯托留在奉茶盘上 , 若不拟「烫杯」 , 则只将杯子翻正 。盖碗通常附有杯托 , 不需要另备茶船 。备水:将盖碗的位置腾出 , 将水壶拿到这个地方加水 。一切準备就绪 , 向客人行礼(或自行调整心情) , 表示就要开始泡茶了 。温碗:将碗温热 , 以免降低泡茶的水温 , 且可烘托茶香以利「闻香」 。若不是这两项原因 , 「温碗」可以省略 。备茶:放置适量的茶叶于茶荷内 。识茶:持茶荷认识茶叶的状况 , 以利沖泡 , 且便于向客人介绍 。赏茶:让客人从外观上先了解所要品饮的茶叶 。温盅:以温碗的水温盅 , 若省略了温碗 , 温盅也可以省略 。置茶:将茶荷内的茶叶置入碗中 。闻香:不论有无「温碗」 , 都可以持碗欣赏茶叶沖泡之前的香气 , 自己先欣赏 , 再让客人欣赏 。闻香时只取碗身与碗盖 , 欣赏后即行盖上盖子 。沖第一道茶:沖入所需温度的热水 , 沖水高度以盖子不浸到水为原则 。计时:沖完水 , 放回水壶 , 盖上碗盖 , 按下计时器开始计时 , 没计时器时用心算烫杯:以「温盅」的水「烫杯」 。若没温盅的水 , 先倒一些水入盅 , 再持盅烫杯 , 若无烫杯需要 , 甚或欲降低茶汤温度以利品茗 , 可不烫杯 。倒茶:待茶汤浸泡到所需浓度 , 持盖碗将茶汤倒入盅内 。备杯:若行「烫杯」 , 将烫杯的水倒掉 , 放回奉茶盘上 , 若未行「烫杯」 , 则直接进行下一个步骤 。分茶:持茶盅将茶分倒入杯 。端杯奉茶:端起奉茶盘 , 请客人自行端取杯子 。自己的一杯等回座位后 , 放下奉茶盘 , 再行端取 。沖第二道茶:调整水温 , 沖入适量的热水于碗内 。将计时器归零 , 重新计时 。持盅奉茶:把泡好的茶倒入盅内 , 将盅与茶巾放于奉茶盘 , 端奉茶盘 , 持茶盅将茶倒入客人的杯内 。去渣:泡到茶味变淡 , 持渣匙将碗盖内附着的茶叶清入碗内 , 再将碗内的茶叶清于排渣孔(或水盂)内 , 渣匙暂放茶巾上 。涮碗:倒半碗水 , 将渣匙清洗乾净 , 擦乾 , 放回茶巾盘上 。倒掉碗内残渣 , 放回碗托上 , 盖上碗盖 , 提起碗身 , 沾乾碗底 , 暂放于茶盅的上方 。归位:将碗托擦乾 , 桌面水滴沾乾 , 碗身放回碗托上 。清盅:将盅口滤网暂放茶巾上 , 倒入八分水于盅内 , 持盅将滤网的茶渣冲掉 。滤网归位后持茶盅于客人杯内倒入半杯热水 。客人品饮茗泉之美 , 也将杯子内的茶味沖洗乾净 。最后擦乾盖置 , 关掉煮水器 , 计时器归零 。(若不是继续以原来的茶具泡饮第二种茶 , 也不是为了表现茶道的完整性 , 可以省略「去渣」至「清盅」的动作 。)收杯:客人将杯子送回奉茶盘上 , 并向司茶或主人致谢 。茶具盖碗茶具 , 有碗 , 有盖 , 有船 , 造型独特 , 製作精巧 。茶碗上大下小 , 盖可入碗内 , 茶船做底承托 。喝茶时盖不易滑落 , 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 。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 , 喝茶时又不必揭盖 , 只需半张半合 , 茶叶既不入口 , 茶汤又可徐徐沁出 , 甚是惬意 , 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 。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 , 若要茶汤浓些 , 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 , 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 , 轻刮则淡 , 重刮则浓 , 是其妙也 。沖泡铁观音在泉州以盖碗沖泡为主 , 如果让我来推荐沖泡铁观音的茶具 , 首选盖碗沖泡哟 。不论是人多时 , 还是独自享受时都可以用盖碗 , 人多时用盖碗分杯 , 可以品尝茶道 , 独自品茗不想动杯 , 直接用盖碗喝茶 , 独乐乐哟 。分类盖碗按照品牌分为汝窑盖碗 , 青花瓷盖碗 , 青瓷盖碗等等 。程式1.洗杯——白鹤沐浴用开水洗净茶具 , 并提高茶具的温度 。2.落茶——乌龙入宫在福建省武夷山市称为“落茶”或“投茶” 投茶量可根据个人爱好而灵活掌握.一般为5--8克 。3.沖茶——悬壶高沖沖泡时最好能使茶叶在杯中旋转 。4.刮沫——春风拂面用杯盖轻轻颳去浮在杯麵的泡沫 , 5.出汤——玉液回公 , 把盖碗中的茶汤倒进公道杯中使茶汤浓淡均匀 。6.点茶——韩信点兵 ,  (关公巡城)将公道杯中茶汤公平均匀的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 , 以供嘉宾使用 。7.看茶——赏色闻香,(喜闻幽香)观赏茶汤的色泽并闻杯盖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 (领悟岩韵)品武夷岩茶要边啜边嗅 , 浅尝细品 , 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种花香和岩韵 。注:初用盖碗时 , 容易烫手 , 使杯中茶汤倒之不尽 , 会使茶汤显老 , 应多加练习 。茶艺盖碗泡茶 , 盖碗也称“三才杯”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 用来沖泡乌龙茶 。在福建省武夷山市 , 审评师在评审茶叶等级时 , 通常都用盖碗泡法 。用盖碗沖泡乌龙茶,便于观色闻香 , 所以专业茶师都偏爱用盖碗泡法 。用盖碗泡茶 , 具有简便、易学、不吸味、导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 。市场有售:五克、七克 、十克、等不同容量的盖碗 , 很容易就能根据自己所买的盖碗来定投茶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