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国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国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国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于2009年成立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目前是昆明理工大学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办学特色最突出的学院,是学校唯一的“五星”级学院 。经过多年建设,冶金与能源两个学科已成为了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科研研究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的构架体系中,冶金工程专业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已涌现出了以徐祖耀、殷之文、张国成、戴永年4位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界杰出人才,也培养出了一批省级、市级领导干部和企业家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在能源转换、热能动力、水电动力及热工自动化等领域也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基本介绍中文名:昆明理工大学国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成立:2009年成立
最突出的学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省级重点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学科建设目前,学院已形成了真空冶金、非常规冶金、冶金熔体(溶液)物理化学、重有色金属冶炼、冶金过程强化与节能减排、新能源製备等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院省校共建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拥有国家级、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等教学平台;拥有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学团队各1个;拥有省级、校级创新团队共10个;拥有国家级、省级、校级研究平台共16个;拥有国际合作研究室1个;拥有校企合作平台1个;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等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每年均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的教学科研课题,已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教学成果和专利技术 。李梦庚教授发明的“连续螺旋结晶熔析机”,被誉为“20世纪锡冶金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戴永年院士发明的“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和“卧式真空炉”已在国内外推广套用93台/套,创造产值超过20亿元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31人 。其中,冶金系教师78人,能动系教师22人,实验中心教师13人 。在专任教师队伍中,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2人、副教授25人;博导12人、硕导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4人;硕士学位教师37人;拥有各类人才22人,其中,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5人、省级特聘教授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省级创新人才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 。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画、“863”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一大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研经费3000余万元,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及教学成果奖励多项 。学院的发展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为基础,科学研究为核心,结合学院学科特色和优势,最佳化资源配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把学院逐步建设成为学科特色突出、科研力量雄厚的研究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