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东下辖街道 东新村街道


上海普陀区东下辖街道 东新村街道

文章插图
东新村街道(上海普陀区东下辖街道)【上海普陀区东下辖街道 东新村街道】东新村街道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区中部 。东与朱家湾街道为邻,西与曹安路街道接壤,西南与沙洪浜、曹杨村2街道毗连,东南与胶州路街道隔江相邻,北与石泉新村街道相接 。面积1.94平方公里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东新村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上海市普陀区
地理位置:上海市普陀区区中部
面积:1.94平方公里
人口:6.4万余人
建制沿革1959年8月建立街道,以东新村命名 。办事处设在东新路330号,下辖25个居民委员会,共有居民2万余户,6.4万余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3万余人 。昔时东南临吴淞江,与其支河沙洪浜、西北部的虬江、梨园浜等构成水网地带 。20世纪初,江河沿岸村落较多,村民以种植棉粮为主 。20年代前后,沪杭铁路穿越全境,吴淞江沿岸兴建起棉纺、榨油等工厂,工人来境内定居,住房多为简屋、草棚,形成以东新村为中心的棚户区 。30年代初闢筑中山路(今中山北路),嗣后,道路两侧又出现一些新的居民点,仍以简屋为主 。1983~1988年,街道连续5次被评为上海市卫生街道 。武宁路(武宁路桥至中山北路,跨沙洪浜街道)于1985年由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容、交通、卫生”文明街 。东新路于1990年亦被评为文明街 。1993年3月3日,东新村街道办事处更名为东新路街道办事处 。
上海普陀区东下辖街道 东新村街道

文章插图
区域位置东新村街道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区中部 。东与朱家湾街道为邻,西与曹安路街道接壤,西南与沙洪浜、曹杨村2街道毗连,东南与胶州路街道隔江相邻,北与石泉新村街道相接 。面积1.94平方公里 。社会事业解放后,1954年普陀公园在光复西路255号建成开放 。这是全市棚户地区最早闢建的一座公园 。1956年,闢建的武宁路和武宁路桥成为通往市中心区的重要通道 。同时又闢筑了东新路 。1956~1978年间,陆续兴建武宁新村、武宁公寓、兰凤新村、兰田新村,在陆家宅一带兴建8幢高层住宅和一批多层住宅楼群,80年代起,岚皋路、中山北路南侧,也建有多层与高层相结合的岚皋新村,中山北路南侧36层的联合大厦和32层的物资贸易中心大厦的兴建,为中山北路物资贸易街的开发,创造了条件 。境内北部有铁路局所属大型石泉路货场、上海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北海饭店、曹杨路停车场、江苏饭店、江苏省汽车公司盐城分公司上海站等设施 。境内交通便捷,有14条公交线路经过设站停靠 。
上海普陀区东下辖街道 东新村街道

文章插图
境内有市属企事业单位27家,区属工厂11家 。80年代后期,街道大力发展经济,现有集体企事业单位90多家 。在武宁路桥以北的武宁路上,各类商店齐全,有武宁路一条街之称 。境内有区教育学院1所、中学5所、国小6所、幼稚园4所、託儿所16所(其中简托9所),街道图书馆、文化站及医院各1所 。其中晋元中学,是本区历史最悠久的完全中学,因纪念抗日英雄谢晋元取现名 。